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曲库铵在重症肌无力病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MG)患者对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敏感性有特异性的改变,本实验就施行胸腺切除术的MG病人应用阿曲库铵(atracurium)的剂量作了初步的探讨。资料和方法24例Ossermann分级为Ⅰ~Ⅳ级拟施胸腺切除术的MG病人,随机分为A、B两...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与麻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肌无力发病系由于机体产生的抗AchR抗体作用于神经-肌接头突触后膜,使功能性AchR减少,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T细胞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临床可见MG与脑腺功能之间有密切关系。电镜发现支持突触后膜相应改变。MG的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皮质醇、血浆置换法以及手术切除胸腺。MG病人对肌松剂显示特别的反应性。术中合理应用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并监测神经-肌接头功能对于术后的呼吸维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异氟醚对阿库氯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性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伍用,能延长肌松药药效和减少非去极化肌松药药量。本文比较了吸入不同MAC浓度异氟醚对阿库氯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资料和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无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的患者50例,平均年龄49(22~70)岁。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安定20mg、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碱1mg/kg,肌颤搐消失后气管插管,并吸入氧气和氧化亚氮1:1混合气体:吸入氧浓度维持在50%。分三组,对照组术中麻醉维持为静脉注射芬太尼,另两组持续吸入异氟醚,其中一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诱发肌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患者30例,予0.3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后术中不再追加肌松药;乙组患者30例,予0.3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维库溴铵0.3 mg/kg;丙组患者38例,予0.6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维库溴铵0.3 mg/kg。监测三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肌电位。结果三组患者在诱导5 min后(T2)、插管时(T3)、追加肌松药后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较麻醉诱导前(T1)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甲状腺分离前、后喉返神经肌电位比较及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喉返神经肌电位检测均100%成功,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无一例因麻醉操作或是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甲组患者中术中肢动率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对其喉返神经肌电位检测无影响,且可有效降低术中肢动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减重手术肥胖患者16例, 性别不限, 年龄18~65岁, ASA分级Ⅰ或Ⅱ级, BMI≥25 kg/m2。根据肥胖程度分为2组(n=8):O组, 25 kg/m2≤BMI<40 kg/m2;M组, BMI≥40 kg/m2。2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以闭环肌松注射系统静脉给予维库溴铵, 维持中度肌松水平。术毕停止给药, 肌松监测T2自然恢复时根据患者校正体重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记录肌松恢复时间和术后3 h残余肌松发生情况;于舒更葡糖钠给药后2、3、5、10、15、20、30、60、120、240、360和480 min时收集动脉血标本,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舒更葡糖钠浓度, 使用PKSolver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2组患者均未见残余肌松的发生, 患者血浆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均适用线性非房室模型。与O组比较, M组表观清除率增加(P<0.05), 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肌松恢复时间和不同时点血浆舒更葡糖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更葡糖钠...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将结束时常需补注短效肌松药以利缝合,因为已经注长效肌松药,此时再注短效肌松药,是否有可能因药物相互作用而有影响。为此作者为了观察已用潘库溴铵再用美维松对肌松时效的影响,特选择41例病人(ASAⅠ~Ⅱ)20~65岁,术中注用潘库溴铵或美维松,当肌松作用恢复到25%时,再注美维松10或70μg/kg。全部病人术前口服咪唑安定,均用阿芬太尼-异丙酚-N_2O-O_2麻醉,控制呼吸维持潮气末CO_25.0%~5.5%。超强刺激尺神经由肌电图(EMS)  相似文献   

7.
肌松药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阐述先用去极化肌松药插管随后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术中肌松,预注非去极化肌松药减轻去极化肌松药的束颤以及不同非去极化肌松药配伍使用时的相互作用及其优缺点等。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术后肌松作用消退与呼吸力学恢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opman等建议以TOF≥90%替代过去的TOF≥70%作为肌松残余作用和呼吸功能恢复的标准。本研究拟观察老年患者术后肌松作用自然消退过程中,肌松监测TOF比值与呼吸力学恢复之间的关系,为老年患者肌松药的合理应用和避免肌松药残余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异氟醚麻醉对美维松肌松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维松是新型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体内由血浆胆碱酯酶迅速水解。异氟醚同其它吸入麻醉药一样可增强肌松药的肌松作用。本文观察异氟醚对美维松肌松作用的影响,和吸入不同浓度的异氟醚麻醉对美维松肌松时效的影响。资料和方法ASA~级的成年病人18例,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择期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6例,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1MAC(浓度:1.2%);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1.5MAC(浓度:1.8%);组为对照组,术中用芬太尼维持麻醉。面罩吸氧去氮5分钟,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1…  相似文献   

10.
肌松药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阐述了先用去极化肌松药插管随后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术中肌权,预注非去极化肌极化肌松药减轻去极化肌松药的束颤以及不同去极化肌松药配伍使用时的相互作用及其优缺点等。  相似文献   

11.
在硬质支气管镜下行异物取出术 ,由于对喉头、气管的刺激很大 ,且手术中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需共用气道 ,术中憋气、气道痉挛时有发生 ,甚至可导致严重缺氧 ,重者危及生命。为寻求能保障手术安全且利于手术医师操作的麻醉方法 ,我们对应用中效肌松药维库溴铵、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及不用肌松药的三种麻醉方法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997年 7月至 2 0 0 2年 2月期间拟急诊行硬质支气管镜下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0 6~ 8岁 ,体重 6~ 2 4kg(异物存留时间较长而并发肺部感染或肺脓肿的…  相似文献   

12.
肌松是全身麻醉中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肌松药在满足气管插管和手术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肌松残余。肌松残余一般指全身麻醉中使用肌松药的患者,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出现残余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患者主观上不适感受以及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一系列肺部并发症。近年来,受益于新一代肌松药、肌松拮抗药以及肌松监测的应用,肌松残余发生率有所下降,肌松残余相关的严重肺部并发症和死亡率也相对减少。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肌松残余缺乏客观定量检测,且肌松残余常发生隐匿,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并增加医疗负担,因此必须重视肌松残余的防治。本文对近年来肌松残余的发生情况、危害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两种不同用药方式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肌松效应及对恢复速度的影响。方法 32例ASAⅡ~Ⅲ级择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及芬太尼,以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维持麻醉。Ⅰ组术中每当T1恢复到10%时单次静脉推注0.05~0.1mg/kg顺式阿曲库铵,Ⅱ组当T1恢复到5%时开始微量泵输注顺式阿曲库铵(2~3μg/(kg.min)),两组维持肌松T1〈10%,直到手术关腹后停止给药。术中记录肌松作用时间、最后注药或停药距T1为25%时间、恢复指数,并计算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两组肌松效应和恢复指数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位时间用药量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注药或停药距T1为25%时间,Ⅰ组长于Ⅱ组(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可产生良好的肌松效应,术中持续微量泵注射顺式阿曲库铵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肌松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术后肌松药残余作用在临床上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文讨论了神经肌肉阻滞恢复的标准,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肌松监测,拮抗药的使用,并发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后颅凹占位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寻找不影响神经传导功能监测的合理肌松深度。方法选择后颅凹桥小脑角区(CPA)占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不用肌松药,即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插管后到电生理监测结束前不用肌松药;B组使用肌松药,即在电生理监测过程中维持TOF值2%~25%。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BIS值在40~60。记录不同TOF值时肌电图波幅。记录手术时间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的用量。记录患者围术期的SBP、DBP、HR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神经监测,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B组(P0.05),A组3例患者术中发生体动反应,B组在TOF为三个信号时有4例不能进行电生理监测。两组各时点DBP、SBP、HR及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去极化肌松药辅助下维持TOF值在2%~25%不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时可避免术中出现体动反应并可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肌松药不仅用于手术室的全麻病人,在ICU的应用亦日益广泛,现将我院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肌松药的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13~78岁,多为35~50岁。脑出血伴呼吸功能不稳10例、重型复合创伤致呼吸衰竭或ARDS8...  相似文献   

17.
新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完全恢复的全标准是TOF比值≥0.9,TOF值〈0.9可视为有术后残余肌松箭毒化作用(PORC),在临床工作中,全麻恢复期能观察到有残余肌松阻滞,为了降低PORC的发生率,使患者完全恢复骨骼肌收缩功能和反射活动,以抗胆碱酯酶药作为拮抗剂拮抗残余肌松。但抗胆碱酯酶药有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衡量肌松拮抗的利弊,并做出合理的决定,对麻醉医师来说尤为重要。本篇就术后肌松残余阻滞作用及肌松拮抗应用方面的争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术中维持深度肌松和中度肌松在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10月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1例,年龄45~62岁,BMI 17~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深度肌松组(n=31)和中度肌松组(n=30).深度肌松组麻...  相似文献   

19.
重视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 ,欧美先后对全麻后并发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而肌松药残余作用所致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高已引起高度重视。Tiret等调查与分析法国 2 0万例全麻病人 ,因麻醉原因致死的 65例病人中 ,近半数系肌松药残余作用所致。英国Lunn等报道 1 1例全麻后呼吸抑制患者 ,其中 6例为肌松药残余作用所引起。英格兰Cooper总结 5年的全麻后并发症 ,53例中即有 2 4例系因应用肌松药后拮抗不充分致呼吸抑制。澳大利亚、威尔士的学者分析近 2 0年的全麻并发症 ,应用肌松药后拮抗不充分乃系死亡的主因之一。国内肌松监测乃系一薄弱环节 ,此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深度肌松和中度肌松对腹腔镜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患者79例,男53例,女26例,年龄45~64岁,BMI 18~28 kg/m2,ASAⅡ或Ⅲ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深度肌松组(D组)和中度肌松组(M组),每组40例。D组术中静脉泵注罗库溴铵0.5~0.6 mg·kg-1·h-1,维持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肌颤搐计数(PTC)在1~2次之间。M组术中静脉泵注罗库溴铵0.2~0.3 mg·kg-1·h-1,维持四个成串刺激(TOF)保持出现1~2个肌颤搐。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于入室即刻、术后24、48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术后寒战发生情况。使用手术状态评分评价术者对肌松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