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周,皮肤破溃1天入院。体检:左侧乳晕区靠外上象限见一直径6 cm的肿物,表面皮肤淤血、破溃,破溃范围3.5 cm ×2.5 cm;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5×109/L。B超检查:左侧乳腺乳晕区靠外上象限探及一大小6.8 cm ×6.5 cm ×4.0 cm低回声反射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其内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肝脏、胆囊、胰腺、双肾及脾脏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1岁,5个月前行双侧乳腺肿物粗针穿刺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双侧乳腺浸润性癌;穿刺标本免疫表型:左侧乳房浸润性癌细胞PR(++)、E-cadherin(+)、HER-2(++), ER(-);右侧乳房浸润性癌上皮细胞E-cadherin(+);ER、PR和HER-2均(-)。患者无乳腺癌家族史,穿刺术后给予化疗,化疗后左侧乳房肿块明显减小,右侧乳房肿块无明显变化。遂行手术治疗。体检:双乳对称,大小正常,双乳皮肤无红肿、溃疡,无“酒窝征”、“橘皮样”变,双乳头对称,无固定、回缩、高抬,无乳头溢液、乳头糜烂,于右侧乳腺12点方向距离乳头3cm处扪及一大小8.0cm×4.5cm肿物,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于左侧乳腺12点方向距乳头约6cm处扪及一大小4.0cm×2.0cm肿物,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左侧腋下触及一大小2.0cm×2.0cm淋巴结,质实,表面光滑,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CT示:双侧乳腺上部增大,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块影,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左侧大小2.8cm×2.9cm,右侧大小2.6cm×3.9cm,左侧腋窝可见肿大淋巴结。双肺野清晰,双肺内未见明确病灶。纵隔无肿大淋巴结,心包及胸腔无积液。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7天入院。B超示左侧乳腺内非匀质低回声结节(BI-RADSⅣa类)。外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乳头无抬高、内陷及溢液;双乳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质硬区,大小3 cm×2 cm,边界不清,质略硬,活动度较差,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乳腺肿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左侧乳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切除肿物送快速冷冻病理  相似文献   

4.
例1,42岁,发现左侧外阴部包块5年,进行性增大,有压痛。查体:左侧外阴可触及皮下包块,大小3.0 cm×3.0cm×2.5 cm,表面皮肤无红肿及破溃,与周围组织边界清。例2,26岁,左侧外阴部包块2年,逐渐增大,无明显不适。查体:左侧外阴皮下包块,大小0.5 cm×0.5 cm×0.5 cm,表面光滑,略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清。病理检查眼观:例1,带皮肿物1个,大小2.5 cm×2.0 cm×1.5 cm,肿物位于真皮及皮下,略呈分叶状,无包膜,边界较清,切面灰白色,实性,有黏液感,质中,基底部未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性,75岁,体检发现左侧乳腺肿块4年,因偶有疼痛不适就诊。体格检查未见乳房皮肤明显红肿、破溃、乳头溢血和溢液。超声检查: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实质性团块,大小28 mm×19 mm, USBI-RADS:4A类。穿刺活检病理考虑为硬化性腺病,建议肿块完整切除后再次评估。患者入院后行左侧乳腺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眼观:灰白色结节1枚,最大径约2.5 cm, 切面质硬,界不清。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91岁,2年前发现左侧额部有一黄豆大小包块,偶有瘙痒,未予治疗,肿块渐增大至乒乓球大小,局部皮肤反复破溃、溃疡(图1),无发热、头痛、视物模糊等。既往无特殊病史。头颅专科查体:头颅大小、形状正常,左侧额部头皮见一肿物突出皮肤表面,大小3 cm×2.5 cm×2 cm,表面暗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边界尚清,基底部固定。口眼耳鼻无明显异常。CT示左侧额部头皮软组织内见一大小1.8 cm×2.8 cm×3.0 cm肿物,宽基底向外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6岁,双侧腋下斑块伴左侧斑块溃疡3年余.2001年4月,患者发现双侧腋窝各约2 cm×2 cm大小的红色斑块,瘙痒、轻微疼痛、表面溃破.数日后,右腋下斑块溃疡自行"痊愈",而左侧腋窝斑块反复发生破溃.2003年6月,右腋下斑块又发生破溃且不再自行愈合,斑块面积逐渐扩大.2004年6月在院外做左侧斑块活检,其切片送我院病理科会诊,诊断为皮脂腺癌.继而,患者转入我院诊治.查体:见左侧腋窝有约5 cm×6 cm不突出皮面的红色斑块,形状不规则,表面有浅表溃疡,创面有白色分泌物.右侧腋窝斑块约4 cm×3 cm,淡红色,表皮完整,可见散在疣状增生物.双侧腋下无肿块,表面未见到副乳腺.双侧乳腺无肿块.无副乳腺和乳腺癌病史及相应表现.经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性,58岁,因左侧乳腺肿块8个月于2014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外侧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明显不适,后肿块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并出现明显胀痛,遂来医院就诊。查体: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大小4. 0 cm×4. 0 cm的肿块,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度不大,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全麻下行左侧乳腺肿块切除术,切除肿块及周围乳腺组织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镜下见较多炎细胞浸润和散在的异型细胞,不易明确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性,48岁,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0cm×9 cm大小,5个月来肿物明显增大。体检:右侧乳腺较左侧乳腺明显增大,皮温及张力较高,可见一大小40 cm×30cm的肿物,几乎占据整个乳腺,呈多发融合,部分区域凸出皮肤表面。CT示右侧乳腺巨大肿物,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高密度钙化及不均质低密度坏死,右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右侧乳腺恶性肿瘤并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左侧乳腺未扪及明显肿物。该患者无乳腺癌家族史,育有一女,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性,83岁,1年前发现右侧乳腺肿块,约枣核大小,无红肿疼痛,未予诊治。1年来肿块逐渐增大至馒头大小,伴压痛,无局部皮肤破溃、流脓,门诊拟"右侧乳腺肿块"收入院。体检:右侧乳房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8 cm×7 cm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6个月,因发现左侧额部肿物3个月入院。查体:左侧额部可触及大小1.2 cm ×1.0 cm的不活动皮下肿物,质硬,无触痛,触之活动性差,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颅脑CT平扫:左侧额部骨质缺损,骨质内见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填充,CT值约50 Hu,大小1.2 cm ×0.7 cm,各部位脑组织形态、密度未见异常改变(图1)。磁共振头部平扫:左侧额极见小不规则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压水像呈略高信号,左侧额局部骨质内类圆形等T1稍短T2信号,压水压脂像呈稍低信号,大小1.3 cm ×0.7 cm ×1.4 cm,局部软组织略膨出(图2)。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本例读片资料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提供,通讯读片编号BB19-1。患者女性,42岁,查体发现右侧乳腺单发结节,超声示结节位于右侧乳腺10点钟方向,距离乳头4 cm处,低回声,大小2. 4 cm×1. 5 cm×0. 9 cm,方向与皮肤平行,呈椭圆形,边缘较清晰,内部为囊实性,以实性为主,无明显钙化,超声印象BI-RADS 3类。眼观:不整形软组织1块,大小2. 5 cm×1. 8 cm×0. 5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性,34岁,2015年2月26日发现左侧乳腺肿块就诊,无疼痛、发热,无乳头凹陷溢液,无局部皮肤改变。超声检查示左侧乳腺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大小3.9 cm×1.2cm×2.6 cm,界尚清,内示血流信号,双侧腋窝未探及异常淋巴结形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均为正常值。临床诊断乳腺癌,于2015年3月4日手术切除,术后患者拒绝化疗,予以中药对症支持治疗。2017年7月12日复查彩超示:左侧乳腺切口瘢痕后方探及不均质回声结节,大小约1.7 cm×0.8 cm×1.8 cm,界欠清,内示血流信号,双侧腋窝未探及明显异常淋巴结声像。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52岁,左侧乳腺肿块渐进性生长4年,无明显不适,自觉肿块变硬6个月入院。体检: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触及一大小2.0 cm×1.5 cm×1.0 cm的质硬肿块,表面欠光滑,边界欠佳,活动度欠佳。B超示:左侧乳腺1点钟方向可见一大小18.1 mm×15.1 mm×18.0 mm的低回声结节,BI-RADS分类:5类。MRI平扫+增强示:左侧乳腺外侧皮肤局部略凹陷并可见条片状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且可见分叶,BI-RADS:5级。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性,66岁,因发现右侧乳腺肿物7年余,增大6个月入院。体检:一般状态良好,右侧乳房增大,右侧乳晕区可扪及大小2.5 cm×2.0 cm包块,表面光滑,质硬,触痛不明显,与周围皮肤无黏连,无破溃及乳头溢液。乳腺彩超:右侧乳腺可探及一大小2.6 cm×2.5 cm×1.6 cm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其内血流不丰富。超声诊断:右侧乳腺实性占位。病理检查眼观:带梭形皮肤乳腺改良根治切除标本1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66岁。4年前患者体检发现左侧乳腺肿物,不伴疼痛,无局部皮肤红肿、破溃,无乳头偏斜、内陷等,未治疗,定期行乳腺超声复查,因肿物逐渐增大,现入住我院治疗。B超示左侧乳腺形态轮廓正常,层次清楚,11点钟处可见一大小0.9 cm×0.5 cm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欠规整,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双侧腋下未探及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左侧乳腺结节BI-RADS 3。实验室检查:CEA、CA125、CA153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性,62岁,因发现下腹部肿物逐渐增大伴间歇性疼痛2年余入院。体检:脐下腹壁见一直径约5 cm肿物,突出于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局部破溃,触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临床诊断:皮肤恶性肿瘤,转移癌可能性大。全身其余各器官影像学及体格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患者入院后行皮肤结节切除。病理检查眼观:送检皮肤及皮下组织1块,大小10 cm×8 cm×5 cm,其中皮肤大小8 cm×4 cm×1 cm,皮肤中央局部隆起,直径约2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咳嗽、气喘9个月入院。 CT示气管右前肿块影(图1),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腺癌。临床会诊考虑难以手术切除,遂行放、化疗。患者反复放、化疗多次,病情仍持续进展,出现肝脏、腹腔占位,腋窝及颈部肿大结节,临床考虑肺癌转移。于左侧乳头上方2点处见一直径约1 cm的皮肤红肿区,并触及质硬肿块数枚,固定,有压痛。彩超示左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最大2.9 cm ×1.7 cm×2.1 cm大小,界限欠清,形态不规则。遂行左侧乳腺肿物粗针穿刺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2 1岁。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包块 1个月 ,于2 0 0 2年 10月 6日入院。患者无乳房疼痛及乳头溢液。体检 :右侧乳腺外上象限皮下扪及 3 5cm× 2 7cm大小的肿块 ,质硬 ,边界不清 ,与皮肤粘连 ,活动差 ,无明显乳头下陷及皮肤皱缩 ,触之无疼痛 ,对侧乳腺未见异常 ,四肢及躯干等部位未发现肿块。遂行肿块切除活检。病理检查 :不规则形结节一枚 ,大小 3 2cm× 2 5cm×2 0cm ,表面粗糙 ,无包膜。切面灰白 ,质嫩 ,鱼肉状。镜下观察 :瘤组织沿乳腺导管及小叶间的纤维支架浸润生长 ,呈实性巢团状或不规则腺泡状及裂隙状 ,瘤细胞小 ,胞质少 …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3岁.因背部肿块1年渐增大于2004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体检:背部皮下肿块,大小约为20 cm×16 cm×5 cm,界清,质地软,无明显压痛.肿块皮肤破溃.另于右肘部及左髋部各见一皮下肿块,分别约5 cm×4 cm×3 cm和3 cm×2 cm×2 cm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