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宁 《江苏中医》2001,22(1):17-1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以集簇性水疱伴有疼痛为主要特征,多呈条索状,单侧分布,宛如蛇行,红斑水疱累累如蛇串,故中医称为蛇串疮。现代医学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外伤、中毒、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过劳、情志过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潜伏病毒的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神经节发炎,产生神经痛。疼痛又可致局部肌肉持续收缩,血流受阻,组织缺氧加重,以致疼痛成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患带状疱疹后由于病毒在皮肤内增殖,促使皮肤细胞产生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中持续产生痛觉冲动,因此疱疹后仍遗有神经痛。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疲劳过度、外感时毒、素体亏虚有关。本病初期的疼痛以实证为主,后遗神经痛以虚实夹杂为多,并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河南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张保国(454150)河南南阳地区中医院杨运清(47306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现代医学病名,以病情顽固著称、中医归属于“缠腰火丹、蜘蛛疮”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疤疹消失后,仍有局部刺痛、灼痛,且年龄越...  相似文献   

3.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疼痛是其特征及主要症状,常为阵发性、针刺样疼痛,伴灼热感,或者触痛,有时疼痛可延续到皮  相似文献   

4.
闫秋虹  陈宏 《吉林中医药》2010,30(3):208-209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集中于止痛,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很难根除疼痛。治病求本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确立的基本治则,既重视疾病的症状又不忽视其本质。疼痛只是本病的外在表现,在"治病求本"思想指导下,针对疼痛的根源——"不通,不荣"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屡获奇效。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健 《河北中医》2002,24(4):271-271
带状疱疹临床较多见 ,经治皮损消退的部分老年患者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可持续数月和数年。 1 998~ 2 0 0 1年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7例 ,获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1例 ,女 1 6例 ;年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族祥  张秋生 《中医杂志》2002,43(10):765-76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对此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1996年以来,我们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8例均为皮肤科门诊或住院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男49例,女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临床常见,其疼痛持续时间可达数周、数月甚至1年以上,患者的年龄2/3以上超过50岁。笔者运用活血祛淤,益气养阴之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患者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52岁,平均67.3岁;病程最短24天,最长13个月。平均2.1个月;疼痛部位在三叉神经者41例,肋间神经者23例,上肢神经者8例,腹部神经……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对此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2008年以来,我们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对此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2008年以来,我们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因热毒损伤阴血,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具体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活血化瘀;益阴养血,活血化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01-30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0.62%)高于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2.50%)低于对照组(21.88%),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经常出现于胸胁部的肋间神经、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等部位。大多数病例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性痛伴随持续性烧灼痛,也可为仅有发作性痛;部分病例可表现为针刺样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神经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加剧,老年患者多疼痛明显,苦不堪言。病毒如果侵犯了三叉神经的眼支时,引起眼部的带状疱疹,不仅疼痛剧烈,并且炎症会影响到角膜或眼球,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性角膜炎,愈后留有角膜瘢痕而失明,严重者甚至发生全眼球炎;当面神经和听神经受累时,可发生面瘫和听觉障碍(耳鸣、耳痛);当骶神经受累时,可发生神经源性膀胱…  相似文献   

13.
针刺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小平 《新中医》1999,31(12):22-22
笔者针刺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57例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3周~3个月。后遗神经疼痛患者以老年、体弱及多病者为常见,疼痛部位以胸背部居多,其次为腰腹部,头颞及外耳部也常有所见。2 治疗方法21 针刺取穴 取疼痛相应节段的夹脊穴。辨证取穴为:气滞血瘀取支沟、阳陵泉、合谷、三阴交;阴虚不足取劳宫、太溪、复溜;湿热郁滞取曲池、阴陵泉、三阴交等。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先确定胸背部相应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复元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口服腺苷鈷胺、维生素B1、奥沙普秦治疗,治疗组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60例中治愈32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70%;治疗组60例中,治愈41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88%。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有食欲不振、恶心,停药后恢复。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带状疱疹经验。方法:以医案的形式阐述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为毒、火、湿、热郁阻经络,外攻肌肤;肝气郁结,肝经火毒蕴积皮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老年体弱,经络失疏,致使气滞血瘀;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以正虚血瘀兼夹湿邪为患。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泄火利湿,疏肝健脾,通络止痛。结论:辨证论治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8月 ,笔者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8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6例中 ,6 9例为门诊患者 ,17例为住院患者 ;男 5 4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5 4岁 ;后遗神经痛病程最短2 0天 ,最长 5个月。带状疮疹发病部位为 :胸部 2 5例 ,背部2 0例 ,腰部 2 1例 ,腹部 9例 ,股部 4例 ,头面部 7例 ;其中顿挫型 6例 ,大疮型 4例 ,出血型 4例 ,坏疽型 1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 :当归 15 g,赤芍15 g,生地 2 0 g,枳壳 12 g,延胡索 15 g,桃…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西医难治之题,运用仲景六经辨证,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经方为基础,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复元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临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49岁以下16例,50~60岁4例,61例以上12例;病程1~7个月,发病部位额部2例,胸腰部26例,上肢2例,下肢2例.均有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E及镇痛药等治疗史.  相似文献   

19.
赵英明  高俊杰  毛英 《河北中医》2005,27(8):580-580
1999~2004年,我们应用中药活血化瘀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并与西药治疗2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胡美根 《江西中医药》2006,37(11):44-44
病例1.刘某,男,72岁,2006年4月1日初诊。 患者今年2月初因右侧头面部起水疱,疼痛剧烈,在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以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干扰素,口服阿昔洛韦片后,水疱逐渐干燥,但疼痛无明显好转,夜眠不安。检查:右侧头面部有数片色素沉着,少许结痂及脱屑,舌苔暗,苔白,脉弦滑,口干苦,便干。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辨证:气滞血瘀,毒热未尽。治法:解毒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紫草15g,茜草15g,板蓝根30g,丹参15g,枳壳10g,木香10g,厚朴10g,延胡索10g,全蝎10g,木瓜10g,制乳没各10g,全瓜蒌15g,大黄6g,薏苡仁30g,牛膝10g。服用7剂后,疼痛减轻,继服14剂,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