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引言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病程中约有75%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约34%的患者并发呕血和(或)黑便,平均出血病死率约为10%[1]。因此,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必须进行系统的密切监护,根据病情进展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病死率。2对周围循环及心脏的监护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常先表现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加强对周围循环的监护有利于对该症的救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症状的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出血速度的快慢不同而异。小量出血或缓慢出血可不发生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软弱;当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取非手术治疗38例(49.4%),经手术治疗39例(50.65%)。术后死亡1例,再次手术治疗1例,自动出院2例,其余73例未发生其他术后并发症(94.8%),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明确诊断,正确估计失血量,把握好手术指征及选择好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出血患者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1991~2001年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117例。其中经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者73例 ,占(62.4 %)。现总结这类患者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1临床资料本组73例中男性62例 ,女性11例 ,年龄18~82岁 ,60岁以上21例(28.8%)。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溃疡37例(50.7%) ,十二指肠溃疡26例(35.6 %) ,复合溃疡10例(13.7%)。本组病例既往经胃肠钡餐检查溃疡病32例(43.8%) ,胃镜检查提示溃疡病41例(56.2 %)。手术距出血时间<48h的27例 (37.0 %) ,3~5d内34例(46.6%)。5天以上12例(16.4 %)。术式为 :胃大部分切除术63例(86.3%) ,改良Nissen法6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依据护理手段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实施病症、心理、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病症的恢复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诱发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与精神紧张、药物因素、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应激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间断用药及其它因素有关。护理上主要通过以上诱发因素知识的健康教育,作好心理疏导,禁用对胃粘膜损伤的药物,加强饮食生活监护,预防应激性溃疡,控制HP感染,强调持续服药,有效地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汤启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5):119-119
目的 探讨经内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共93个出血病灶,采用经内镜注入无水乙醇方法治疗出血.结果 93个出血病灶中91个出血病灶均一次性达到止血效果,成功率97.85%,均未发生再次出血、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操作简单、易掌握、经济、方便、安全、可靠,设备要求不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无痛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容易误诊。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的出血征对预后有较大的相关性。为更好地诊治该类疾病,现将我院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服药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治疗总效率为6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1.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略微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小儿纤维胃镜技术的开展,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率大为提高,但由于其在基层医院尚未能普及,且儿童对此有恐慌的心理,难以配合。为弥补这方面不足,我院于1992年开始对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超声检查作了一些摸索,认为B型超声显像法,用于诊断本病是可行的,今将经胃镜、X线对照的58例小儿胃十二指溃疡超声确诊、误诊及漏诊的完全资料给予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1992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疑有胃十二指肠疾患的患儿452例,进行了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检出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49例,复合性溃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本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的诊治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保守治疗3例,穿孔修补术13例,胃大部切除术17例。结果 本组死亡1例,32例皆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CP)的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DU)出血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病人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病人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病人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与疼痛缓解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包括对大量呕血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下肢,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给予抗休克、纠酸、输血、静脉滴注止血药物等治疗,同时插置胃管,局部应用止血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出血先兆,准确判断出血量,加强饮食管理,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和患者的心理护理。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争取时间尽快止血,护理措施正确及时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照组行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内p H值改善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3d内,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6%,P0.05;观察组于治疗后24h、48h、72h的胃内p H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两药联用能短期内有效提高胃内p H值,进而促进早期止血,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首要病因 ,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发生率是胃溃疡的二倍 ,并且出血量大 ,易复发出血。为提高临床疗效 ,对我院 1997~ 1998年应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72例球部溃疡出血患者 ,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48小时内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伴黑便或呕血 ,估计出血量在 40 0~ 10 0 0ml,并经胃镜诊断为十二肠球部溃疡 (DU)的 72例住院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组 2 8例 ,年龄 16~5 7岁 ,平均 2 9.6岁 ,男 2 3例 ,女 5例。西咪替丁对照组 44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2 9.4岁 ,男 3 5例 ,女 9例。两组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2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致康胶囊每次1.2g口服,每天3次。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4/46);对照组为79.4%(2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4,P〈0.05)。结论致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较好,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往往需要外科紧急处理,但处理的方法又不尽相同。我院于1994~2004年间共收治91例该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虽不多见,但小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甚至可见于新生儿。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被误诊,延误治疗。我院1992~1996年共诊治5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40例,女12例,男女之比约为3.3:1;年龄最小者4个月,6岁以内10例,6~8岁3o例几岁以上12例。除4例急性穿孔手术证实外,其余均由钡餐X线透视确诊。l.2临床表现与分型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本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类型。1.2.且潜在型既往无消化道疾病表现,突然出现呕血、柏油样便(6例),或急性穿孔(4例);本组10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