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MWA)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仪行微波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在超声实时动态监视下,以其损伤小、痛苦少、简单、安全,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肝癌微波治疗的患者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经皮穿刺MWA治疗,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对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7例接受CT引导经皮穿刺MWA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疼痛29例,肝功能损害6例,气胸1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本组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案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36岁,因上腹部间断疼痛2年入院.体检:胸廓无畸形,右侧胸锁骨中线四、五肋间可见心尖博动,该处可叩出心界,并可闻及心音.左侧胸腔叩诊呈清音,叩不出心界,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未触及,剑下轻度压痛.胸腹透视:右位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3.0T大孔径MR引导下精确微波消融毁损局部复发/残留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至6月间,22例肝癌术后复发/残留患者(介入栓塞术后10例,外科术后7例,消融术后5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3.0T大孔径MR引导下精确微波消融毁损术.记录手术时间、技术成功率、完全消融率、并发症、局部进展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4-05收治1例全内脏反位并阑尾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观察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TACE)36例,联合组(TACE+PMCT)32例,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先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联合组1~2周后给予微波消融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2年,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联合组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88%和37.50%,对照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4-45%和13.89%,联合组和对照组AFP的下降率分别为75.87%和47.06%,联合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延长生存期.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内脏反位是指心、肺、肝、脾等胸腹腔内不成对的器官位于它所在脏腑的对侧位置上,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全内脏反位合并肾积水,更为罕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讨论有关该病的病因、发生机制、流行病学资料、诊断及影像学表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外科切除仍是首选有效方法,但是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因种种原因往往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另外,大肠癌目前发病率亦呈增高趋势,约有25%的大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发现有肝转移,在全部大肠癌的自然病程中发生肝转移者高达5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42例≤5 cm的原发性肝癌病灶均施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6、12个月随访,以后每年固定时间段随访,计算缓解率和控制率以及生存率。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6~97个月,术后1、6、12、24、36、48、60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0.48%、85.71%、76.19%、66.67%、57.14%、47.62%、33.3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5.24%、80.95%、71.43%、57.14%、38.10%。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24%、85.71%、76.19%、66.67%、52.38%。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是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式,可提高该疾病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肝癌射频和微波热消融治疗的肿瘤免疫学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 crowave ablation,MWA)是肝癌的微创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随机对照研究的存活率和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同样能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Ⅰa期小肝癌的近期疗效尚优于手术切除。射频和微波消融对比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临床疗效指标和并发症等均无明显差异。射频和微波消融治疗不仅能直接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原位彻底灭活肝癌组织,而且还能提高肿瘤局部和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数量及其抗肿瘤功能,现就它们在肝癌治疗中的有关肿瘤免疫学方面进展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Polysplenia syndrome (PS) is rarely encountered in elderl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spleen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ardiac and gastrointestinal abnormalities including partial or complete agenesis of dorsal pancreas. Situs inversus totalis (SIT) is a rare congenital anomaly with mirror image of viscera combined with dextrocardia. Occurrence of SIT and PS in the same patient is exceedingly rare. We present the first case of adult PS with SIT accompanied with annular pancrea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对近肠道部位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局部疗效、长期预后,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74例初发近肠道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局部肿瘤进展,计算术后长期生存率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90枚肿瘤中的84枚首次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93.3%;局部肿瘤进展10.8%;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3%、74.3%、45.9%和87.7%、51.4%、31.1%;HCV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肿瘤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皮MWA是治疗近肠道肝细胞癌安全、有效的方式,术前肠道准备、穿刺采用平行肠道进针方式、术后禁食水可降低肠道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受微波治疗的临床或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1个月行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共消融56枚病灶,最大径<3 cm 43枚,3~5 cm 8枚,>5 cm 5枚.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传统穿刺基础上,先引入导管鞘,再经鞘管同轴送入微波针进行消融.采用传统微波针直接穿刺16例20枚病灶;导管鞘辅助穿刺25例36枚病灶.MWA治疗后1个月查增强MR评估疗效.结果 41例患者成功完成TACE联合经皮MWA治疗.两种穿刺术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病灶最大径<3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病灶最大径3~5 cm及>5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种穿刺方法不同大小病灶1次穿刺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穿刺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血管瘘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而针道转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中的穿刺次数,从而降低了出血、血管瘘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70岁早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效果,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早期HCC患者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7.3%,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5%、73.0%、50.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1%、47.8%、34.3%.结论 MWA是治疗老年早期HCC患者安全有效的方式.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或联合微波消融(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安全性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或联合MW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两组术后AFP、肝功能、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表现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射频联合组术后3个月边缘复发率9.8%,微波联合组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联合组术后AFP平均下降为(412.47±373.81) ng/ml,微波联合组平均下降为(278.72±269.2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射频联合组ALT平均升高至(81.22±49.50) U/L、AST平均升高至(93.71±50.94) U/L,微波联合组ALT平均升高至(139.53±97.77) U/L,AST平均升高至(181.43±140.16) U/L;两组ALT及AS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射频联合组并发症1例,微波联合组并发症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1年生存率无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或联合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射频联合组术后比微波联合组术后肝功能损伤轻微.  相似文献   

16.
膈顶部原发性肝癌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膈顶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的治疗转归.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共有2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RFA,其中42例56个肿瘤位于膈顶部,定义为A组.另有209例368个肿瘤位于非膈顶部,定义为B组.结果 初次RFA后,A、B两组的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比86.6%;9.5%比11.5%和7.1%比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B组按肿瘤具体部位进一步分为肝实质内、包膜下、空腔脏器旁以及肝门部肿瘤,再与A组比较,显示上述5个不同部位肿瘤完全消融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顶部和非膈顶部直径<3 cm,3~5 cm和>5 cm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0.2%,76.9%,50%和96.6%.78.1%.69.2%,两组同等直径范围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2.3%和59.2%,总生存率分别为90.O%和92.O%.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6.6%和52.4%,总生存率分别为82.7%和84.2%.A、B两组1、2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膈顶部肿瘤位置的特殊性影响着RFA后疾病转归,但与其他部位肿瘤相比,膈顶部肿瘤在治疗效果、治疗风险、局部复发以及生存预后方面均不逊色,膈顶部肿瘤并非RFA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膈顶部肝肿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133例隔顶部肝癌患者(A组)及同期接受治疗的136例肝癌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膈顶部肝肿瘤的技术路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MWA治疗后,A、B组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8.7%和95.6%,A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明显低于B组(P=0.036)。两组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9.0%,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8%、57.7%和50.3%。B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0%和57.8%,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1%、77.8%和71.9%。B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膈顶部肿瘤位置的特殊性影响MWA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更易复发,但膈顶部肿瘤并非MWA的禁忌证,MWA仍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两种针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技术,并比较其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62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治疗组中80例患者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基础上接受了直接微波消融术、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案,对照组82例患者仅接受TACE术.结合文献报道及医疗实践,我们探讨了合理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分析了临床结果.结果 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复查肝脏增强MRI显示5例(6.2%)患者静脉癌栓完全消失,14例(17.5%)患者静脉癌栓明显缩小,43例(53.8%)静脉癌栓稳定,18例(22.5%)静脉癌栓进展.治疗组门静脉癌栓进展显著慢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直接微波消融术用于肝内段门静脉癌栓,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消融导管术用于肝外段门静脉癌栓上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22对早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HBV-HCC)微波消融(MWA)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49例经MWA治疗早期HBV-HCC患者术前外周血,应用ELISA检测外周血IL-6与IL-22的含量,同期30例健康人作对照.据x-tile软件计算cut-off值将IL-6和IL-22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Kaplan-Meier分析两组的无瘤生存期,Log rank检验差异性,Cox回归筛选影响HBV-HCC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HCC组的IL-6与IL-2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13.20(11.87~15.79) pg/ml和10.47(9.50~13.82) pg/ml,P=0.001;IL-22:42.18(34.39~57.44) pg/ml和25.45(22.31~30.12) pg/ml,P<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HCC患者术前低IL-6、高总胆红素和低白蛋白水平预示较短无瘤生存期,IL-22对HCC复发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低IL-6(≤13.2 pg/ml,HR:3.721,95%CI:1.674~8.272,P=0.001)与低白蛋白水平(≤41.0 g/L,HR:2.085,95%CI:1.101~3.950,P=0.024)是影响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IL-6和白蛋白水平可作为MWA治疗HBV-HCC患者预测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