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于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狭窄的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随访。结果2例患者中1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其中1例有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分期对2侧病变血管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1例左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右椎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同时对2处严重狭窄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于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52例,44例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性发作或脑梗死。7F长鞘置入颈总动脉,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行预扩张(19例),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对29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支架内再扩张。结果: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16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2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3-13个月(平均7.3个月),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颈动脉超声随访45例,DSA随访19例患者颈动脉均无再狭窄发生(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价伴对侧颈内动脉闭塞的高危颈内动脉狭窄病人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不适合颈动脉内膜剥脱的高危颈内动脉狭窄病人接受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术前颈内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为 (85 2± 9 4) % (70 %~ 98% )。术前和术后 2 4h采用NIHSS评分 ,术前和术后 3个月采用改良Rakin评分标准对这些病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随访 6~ 1 4个月。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 8枚支架均放置成功 ,残余狭窄程度 (5 3± 2 2 ) % (5 %~ 9% ) ,管腔狭窄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 (t=4 79,P <0 0 0 1 )。术中没有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术后 2 4h病人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保持在术前水平 [(2 5± 2 4)分 ] ;术后 3个月 ,改良Rakin神经功能评分为 (1 1 3± 0 99)分 ,同术前 (1 2 5± 1 2 8)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 =1 89,P >0 0 5)。术后随访 6~ 1 4个月 ,除 1例偶发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TIA)外 ,其他病人未再出现TIA和新的中风。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高危颈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自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6月 ,共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不宜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的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 14例 ,其中 3例为无症状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植入支架。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 (82 .3± 5 .1) %、(17.0± 3.8) %。1例术中发生同侧颞叶梗死但恢复良好 ,无其他手术并发症。临床随访 1年以上无 1例缺血再发作 ,影像学检查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特别适合于行CEA高危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尿道狭窄患者内切开的疗效及经验。结果:32例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4周,1次性成功29例,1例手术后拔除尿管不能排尿,再次内切开后成功,4例定期尿道扩张,术后进行尿流动力学随访6~24个月。结论: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75%~90%。随着检查手段的发展,颈动脉病变是1/3脑缺血性疾病的原因。本组报告主要是用支架置入技术治疗颈动脉病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5例患者均为2000年3月~2007年12月入我科,并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年龄47~71(56±14)岁,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85-11~1998—12共收治268例尿道狭窄/闭锁病人,采用窥视下液电效应、冷切、微波、激光、电切等腔内治疗方法,重建尿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逆行腔内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一例邓建林,林竞荷,李思桥女,31岁。住院号:89-915。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无定点的疼痛,后明确于右腰部,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疼痛剧烈,伴恶心呕吐,不伴尿频尿急,无肉限血尿及排石史,多次尿常规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主因发作性双下肢无力、言语不清1 d,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不清进行性加重4 h来我院就诊。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伴言语不清、流涎,平卧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共发作2次。曾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部CT检查示右颞叶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300 mg口服。4 h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频繁呃逆,精神差,反应迟钝,症状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4年收治两例双侧主支气管恶性狭窄至呼吸困难病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双侧支气管同时植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神经放射介入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以其创伤小,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成为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率,本文就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于目前临床常用的脑灌注成像检查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脑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术前筛选、术后评估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两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受难于摩托车交通事故,导致颅底多发性骨折并出现两侧眼球突出、外翻1周。体检:神志清,语言流利,颈软,两侧眼球突出、外翻(右侧显著),球结膜充血,眼球活动受限,眶周闻及血管杂音,压颈后杂音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为3.5 mm:右为4.5 mm,对光反射迟饨,双眼光感,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DSA造影发现两侧外伤性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 PCA)动脉瘤的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治疗;Pubmed数据库检索fetal PCA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文献以及所有有关fetal PCA的文献。结果通过支架辅助弹簧圈及支架后释放技术致密填塞动脉瘤,无瘤颈残留。Fetal PCA在患者中的总体发生率为4%~29%,且有血管异常或畸形的人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比正常人高。结论 Fetal PCA较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手术并发症,综合考虑闭塞载瘤动脉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尽量选择保留血管采用后释放技术是保留载瘤动脉同时治疗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收治的312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颈内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单侧颈动脉狭窄组和双侧颈动脉狭窄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双侧病变组136例,单侧病变组176例。完成术后1个月随访的患者303例,完成术后1年随访的患者224例。312例患者共植入391枚支架。两组患者围术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病变组7.6%和单侧病变组1.2%;P<0.01)。单侧病变组术后早期不良事件(死亡、卒中、围术期TIA、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双侧病变组低(5.2%/11.4%),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病变组中期不良事件(死亡、卒中、围术期TIA、围术期心肌梗死、再狭窄)发生率较单侧病变组显著升高(21.8%/9.7%,P<0.01),其中死亡、围术期TIA、再狭窄的发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功能不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CAS)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男性、双侧颈动脉病变、肾功能不全、支架植入术前6个月内脑缺血症状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是中期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S术后,双侧病变组较单侧病变组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26例对侧颈动脉闭塞、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CAS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均<30%.15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或血压下降,嘱患者咳嗽或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后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支架急性闭塞,术侧大面积脑梗死,经内科治疗语言和肢体功能基本恢复.5例患者术后出现过度灌注,控制血压后于术后72 h内缓解.术后随访(28.5±10.1)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2例患者复发头晕症状,其中1例患者术后36个月超声复查发现支架内重度再狭窄,未接受相应治疗.2例患者术后再发脑梗死,经内科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事件.结论 CAS治疗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颈动脉重度狭窄病变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术前颅内侧支循环的评估和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Percutaneous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VA) stenosis seems a safe,effective and useful technique for resolving symptoms and improving blood flow to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 and good long-term results.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ortuosity of the vessel,stent placement is a real challenge.The new coronary balloon-expandable stents may be preferred.A large variability of restenosis rates has been reported.Drug-eluting stents may be the solution.Aft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percutaneous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of extracranial VA stenosis is technically feasible,but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trials to demonstrate that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is superior to best medic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探讨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17例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1岁),1例为偶然发现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伴有脑实质内血肿,1例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为偶然发现的其它部位动脉瘤破裂.动脉瘤位于小脑上动脉1例,脉络膜前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3例.囊性动脉瘤9例,夹层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1例.所有动脉瘤均为小动脉瘤,2例梭形夹层动脉瘤缺乏明确瘤颈,15例为窄颈,其中5例体-颈比≤2,10例体-颈比>2.结果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囊状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囊状动脉瘤和2例夹层囊状动脉瘤不全闭塞,1例夹层囊状动脉瘤瘤颈残留;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完全闭塞,1例不全闭塞、载瘤动脉部分闭塞.术后3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其他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分14例,2分1例,4分2例.术后6~9个月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显示,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3例不全闭塞,1例瘤颈残留患者复发;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1例载瘤动脉再通.末次随访显示14例保持mRS评分0分,1例保持4分不变,2例mRS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外科手术治疗较困难的周围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何种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取决于动脉瘤部位、性质、形态、血管入路迂曲程度和载瘤动脉供血区功能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18年12月30日收录的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文献,CAS组为试验组,药物治疗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数字广度(DS)测试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评估结果。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RCT、16篇队列研究文献,1 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AS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术后1个月MMSE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1,95% CI=-0.24~2.27,P=0.11),MOCA量表评分显著升高(MD=1.88,95%CI=0.83~2.92,P=0.000 4);术后3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MD=2.06,95%CI=0.62~3.50,P=0.005;MD=2.42,95%CI:0.9~3.95,P=0.002);术后6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MD=2.79,95%CI=1.47~4.11,P<0.000 1;MD=3.18,95%CI=1.73~4.63,P<0.000 1),DS测试评分、BI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1.37,95%CI=-0.1~2.83,P=0.07;MD=-2.53,95%CI= -7.62~2.56,P=0.33);术后1年,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7,95%CI=-4.58~5.33,P=0.88)。结论?CAS可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3、6个月认知功能,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尚需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