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细胞癌TACE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也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对HCCTACE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TACE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也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对HCCTACE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其预后意义。采用单变量、多变量Cox生存分析确定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以多变量分析的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其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总生存期(OS)能力。绘制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概率与实际OS结局间的一致性。结果 CONUT评分预测OS最佳截断值为4,AUC值为0.766(95%CI=0.691~0.841)。高CONUT评分(≥4)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P=0.014),血清AFP水平更高(P=0.002),肝储备功能(P<0.01)和TACE治疗反应(P<0.01)更差,中位OS更短(P<0.01)。Child-Pugh分级、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基于肝细胞癌(HCC)患者微创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复发评分系统,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HCC患者160例,根据2年内肿瘤是否复发,分为非复发组(n=79)与复发组(n=81)。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危险比(HR)构建复发评分系统,并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复发组,进行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结果 性别、肿瘤数目、甲胎蛋白(AFP)、纤维蛋白原、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APR)是HCC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低风险复发组HCC患者1年、2年、3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1.4%、77.1%、68.2%,高于中风险复发组的 86.2%、58.6%、48.5%及高风险复发组的50.0%、28.9%、2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6,P<0.001)。结论 该复发评分系统是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HCC患者肿瘤复发的有效预测指标,有利于临床医师做出诊疗决策。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前后血供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前后血流灌注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1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治疗前7例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图呈均匀高灌注,14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液化坏死区无血流灌注。门静脉灌注图,20例呈低灌注,1例无血流灌注。TACE后肿瘤组织HAP及HPI显著减少,HPP无明显变化。5例病灶碘油完全充填,16例病灶部分区域碘油充填,碘油区无血流灌注,肿瘤残留区仍有血流灌注。结论:CT灌注成像为评价TACE疗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影像组学是近年来研究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疗效评估和预后的新方向、新热点。其目的是通过将影像特征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特征达到探索成像组织病理及生理信息的目的。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将影像组学应用于TACE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像组学在TACE中的疗效预测、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案制定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预测TACE疗效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影像组学的优势及目前面临的难题,就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速度快、预后差等特点.患者有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临床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是否能引起HBV激活,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相关报道并未统一,本文就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TACE术后对HBV激活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靶向免疫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ACE联合靶向免疫药物治疗(联合组)16例,单纯靶向免疫治疗(单纯组)21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mOS和mPFS分别为14.0个月(95% CI:4.59~23.41)和6.0个月(95% CI:4.04~7.96),单纯组分别为11.6个月(95% CI:4.53~18.67)和4.5个月(95% CI:3.38~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45)。联合组的ORR和DCR分别为68.75%和87.5%,较单纯组(4.76%和33.3%)均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结论 与单纯靶向免疫治疗相比,TACE联合靶向免疫药物治疗晚期HCC的疗效明显提高,且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预测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行TACE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分析不同的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对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11例患者,36例(32.4%)发生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1级、2级和3级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20.4%(11/54)、41.8%(23/55)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hild-Pugh评分为A级与B级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28.9%(28/97)和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Child-Pugh评分为A级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1级和2级的患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20.4%(11/54)和39.5%(17/43),Child-Pugh评分为A级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2级患者的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Child-Pugh评分为A级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1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白蛋白-胆红素评分预测肝功能衰竭的AUC为0.80(95%CI:0.721~0.876),Child-Pugh评分的AUC为0.698(95%CI:0.604~0.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经皮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治疗组)135例采用TACE+伽玛刀治疗,B组(对照组)124例采用TACE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查肿瘤大小,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 259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A、B两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3.7%、50.8%;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5.9%、71.2%、54.1%和82.3%、65.3%、52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优于单纯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能谱CT探讨TACE在H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HCC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利用能谱分析软件(GSI)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用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观察病灶,在病灶最大层面测得首次发现未经介入治疗患者的HCC病灶(A组)、TACE术后无碘油沉积的部分病灶(B组)、术后远处新发病灶(C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碘含量并计算其标准化碘浓度(NIC)、肝癌碘浓度比率(ICratio).结果 TACE术后B组ICratio值明显低于A组和C组ICratio值,分别为(0.43±0.09)、(0.66±0.06)、(0.63±0.04),B组和A、C组ICratio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ICrati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次以上TACE术B组部分病灶ICratio值小于1~4次TACE术后部分病灶ICratio值,分别为(0.38±0.07)、(0.46±0.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灶术前ICratio值在碘油沉积区(0.65±0.05)与无碘油沉积区(0.61 ±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术后无碘油沉积HCC病灶部分同样具有一定疗效,且疗效与介入次数有关,而对远处新发病灶并无影响.同时能谱CT可以很好地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 入组的5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联合调强组(治疗组n=30例)与TACE组(对照组n=2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早期肿瘤反应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期(mST)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的早期肿瘤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对34.4%,P=0.043);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PFS(mPFS)分别为260 d和195 d(P=0.006),mST分别为468 d和431 d(P=0.195).治疗组出现2例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经20余天积极护肝治疗后好转.结论 TACE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可增加肿瘤早期反应率,延长肿瘤PFS,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微球联合碘油栓塞肝细胞癌(HC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球组,采用粒径100~300μm的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对照组,采用粒径350~560 μm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栓塞.术后观察生化及影像学变化,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共87例患者行TACE治疗,微球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后微球组疾病获益率与AF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的随访期间微球组介入治疗平均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6、12和18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HCC安全,较明胶海绵联合碘化油栓塞近期疗效更明显,能减少患者治疗次数,栓塞前应注意肝动脉门静脉瘘的预处理及微导管的超选.  相似文献   

15.
氩氦刀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氩氦刀治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和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的甲胎蛋白(AFP)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①将9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氩氦刀治疗组(A组)、TACE组(B组)和联合组(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②通过治疗前、后AFP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评价。结果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哑群(Th、Ts及Th/T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AFP及T淋巴细胞弧群指标分析,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组AFP下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好于其他单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由护理人员主导的综合干预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TACE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96例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介入科曾接受TACE治疗并服用核苷酸类似药物1个月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接受由护理人员主导的、医师和护士共同实施的综合干预.结果 ①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平均值(93.67±6.046)高于干预前(82.04±10.024)(P<0.05),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的比率(97.8%)高于干预前(62.4%)(P<0.05);②干预后血清HBVDNA处于正常范围的患者比率(45.16%)高于干预前(15.05%)(P<0.05).结论 由护理人员主导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TACE患者药物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清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含雷替曲塞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9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含雷替曲塞方案行肝癌TACE术,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90例患者中获CR 23例,PR 36例,SD 24例,PD 7例,有效率(CR+PR)为65.6%.1年生存率为72.2%,中位生存期(mOS)为15.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CLC分期、联合治疗、碘油沉积类型、血管瘤栓的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x2=9.83,P=0.002)、联合治疗(x2=6.40,P=0.011)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疼痛、呕吐及骨髓抑制,Ⅲ~Ⅳ级不良反应少见,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含雷替曲塞方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好,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 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残留率21%.肿瘤最大径在30 mm以下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0 ~ 50 mm完全消融率为92.6%,50 ~ 70 mm完全消融率为53.8%,而最大径超过7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仅22.2%(P < 0.01);肿瘤距离肝脏脏面≥ 10 mm和< 1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3.7%和46.2%(P = 0.01);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4.8%和50%(P = 0.014).结论 肿瘤最大径是影响肝癌TACE后完全消融的重要因素.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的因素还包括肿瘤毗邻肝脏脏面,肿瘤多发等.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因“腹胀、腹泻1个月余,血便1d”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入院体检:T 37.1℃,HR 90次/min,R 20次/min,BP 112/66 mmHg.门诊CT提示:①考虑肝左叶原发性肝癌并肝内转移或多中心型肝癌;②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并肝动脉-门静脉瘘;③疑左侧肾上腺转移,建议结合临床;④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入院后予以抑酸、止血、降门脉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