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2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A、B组各120例.A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后6h即进食;B组产妇于排气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结果 A组6~12h内有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者明显多于B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励产妇早进食,可增强其食欲,促进乳汁分泌及肠蠕动顺利恢复,以进一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分析康妇消炎栓在会阴侧切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4年4月~2017年9月接收的经会阴侧切术顺娩的产妇中,随机抽取90例产妇,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5例奇数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45例偶数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愈合情况、疼痛情况、住院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Ⅰ级愈合率(71.11%)高于对照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行会阴侧切术后采用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极大的降低了产妇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促进了产妇的愈合和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侯红梅 《北方药学》2016,13(5):74-75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对70例二次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70例二次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术后6h给予四磨汤口服液,20mL/次,3次/d口服.对照组35例,手术后给予常规饮食、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肠呜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有所提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腹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二次剖宫产术后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能促进术后使用镇痛泵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有利于产妇进食,促进乳汁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产褥期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时期,一般规定6周。此期产妇子宫、乳房、消化、泌尿系统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其恢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护理以促进产妇恢复。此期主要观察及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2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A、B组各120例。A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后6h即进食;B组产妇于排气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结果 A组6~12h内有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者明显多于B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励产妇早进食,可增强其食欲,促进乳汁分泌及肠蠕动顺利恢复,以进一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刘洁 《河北医药》2012,34(2):315-315
爱婴医院规定24 h全部母婴同室,其优点主要是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和促进新生儿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1].因此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产妇焦虑程度,促进产妇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观察剖宫产患者在围手术期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结果通过观察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剖宫产患者恢复非常快,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服务,使剖宫产产妇疼痛减轻,有效预防了术后并发症,产妇身体恢复比较快,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了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比的方法探讨不同护理方法措施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的影响,最终找出能促进产妇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有利于产妇及早康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法或方法组合。结果表明,参试几种处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肠蠕动、提早肛门排气和排便、及早进食、提高哺乳质量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综合考虑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与产妇的接受、满意程度,以术后6小时后进清淡不合糖无渣流质处理最为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9.
张海妮  邓月桂 《北方药学》2012,(10):109-109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麻醉、卧床及创伤等原因不易早日恢复,致使产妇营养缺乏、过度消耗,常影响产妇的切口愈合、机体恢复。胃肠道的运动从抑制到完全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排气,对于促进患者早日正常饮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免疫力有重要意义。所以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本人通过拟定实施剖宫产术后促进产妇胃肠功能早日恢复的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收集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使用缩宫催乳汤与康复治疗仪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治疗,研究该方法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生产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缩宫催乳汤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案,对产妇产后的子宫恢复情况、肠道恢复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泌乳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后子宫恢复情况、肠道恢复情况、出血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泌乳成功率和纯母乳喂养率高于观察组,血清泌乳素水平也较观察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缩宫催乳汤与产后康复治疗仪联用,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快速恢复,有助于产妇子宫、肠道以及各项身体功能的恢复,利于泌乳,且不对产妇和新生儿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正常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40例,正常分娩产妇42例,观察剖宫产与正常分娩产妇产后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产后剖个月宫产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产妇,剖宫产产妇产后阴道后壁、阴道前壁、子宫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产妇。结论: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建议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以恢复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10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观察组50例术后常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余50例产妇作空白对照.分别比较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及泌乳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产后出血量减少(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米索前列醇可促进产妇肠蠕动,有效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避免溃疡形成的好方法。方法对28例糖尿病性皮肤溃急性湿疹患者采用控制血糖、祛湿排毒、消炎抗过敏等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基础,以皮损局部湿冷敷、氦-氖激光理疗的方法治疗。结果病情平稳,所有皮损均顺利修复,临床症状消失,皮损愈合。结论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行皮损局部处理和氦-氖激光理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皮损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消灭溃疡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艳平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3):60-60,69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应用产妇安颗粒治疗术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8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 10例 ,在手术流产后、药物流产胚囊排出后 1h~ 12h内服用产妇安颗粒及口服抗生素。对照组 170例仅在术后口服抗生素。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人工流产后服用产妇安颗粒 ,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 ,减少阴道出血量 ,促进月经恢复。  相似文献   

15.
侯雯莅  余瑞欣  李凤艳  刘君 《河北医药》2012,34(18):2782-2784
产褥期是女性围生期保健的重要阶段,也是妇女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帮助产妇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使她们从生理、心理等方面适应角色的转换尤为重要.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1].产后康复是针对女性产后这一特殊生理时期的主要器官而进行的恢复治疗,不仅包括子宫、阴道、盆底、乳房等器官的恢复,还包括心理等方面的恢复.从而使产妇安全渡过此阶段.产前宣教的目的是使妊娠结束时母婴健康.产前即进行个人卫生、膳食营养、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宣传,对促进妇女产后康复、婴儿健康成长、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庄玉翔  段语  高建霞 《江西医药》2021,56(10):1771-1773
目的 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60例作为对象,依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注射液,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术后6、12、18及24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6h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18及24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了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211-212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影响,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6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产妇进行精心护理,总结护理经验,降低产妇术后不适感,促进产妇早日康复.结果 126例剖宫产产妇均顺利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进行精心护理,能有助于产后泌乳,减少并发症发生,对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穴位艾灸联合开塞露对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在内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术后48 h尚未出现肛门排气或排便者给予开塞露纳肛.同期剖宫产产妇40例为试验组,术后加用穴位艾灸,取神阙、足三里及内关穴,每次灸10 ~ 15 min.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相关指标比较,并采用抑郁和焦虑评分量表(SAS和SDS)评估产妇心理状态.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2.5%(37/40),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5.3±3.7)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1.4±5.2)h,使用开塞露协助排便8例20.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70.0%(28/40)、(33.5±4.2)h、(41.6±4.8)h、17例42.5%.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开塞露协助排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前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术后试验组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穴位艾灸、开塞露并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肠功能恢复,并改善产妇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庄玉翔  段语  高建霞 《江西医药》2021,56(10):1771-1773
目的 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60例作为对象,依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注射液,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术后6、12、18及24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6h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18及24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了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抽取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9例,另一组为镇痛麻醉组29例.镇痛麻醉组行PCEA镇痛麻醉,并与同期相似条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对,同时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总产程:镇痛麻醉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优;产妇产后恢复良好;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镇痛率高达96.55%.结论 对于产科分娩镇痛,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效果,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