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霞  周光武  陈建华 《内科》2014,(3):264-265,277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Scys 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胱抑素(Scys c)在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46例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入院时均抽取静脉血检测Scys c、hs-CRP、CTn I水平,AMI组恢复期检测Scys c。并对AMI组进行Scys c水平与hs-CRP、CTnI、年龄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Scys c、hs-CRP、CTn I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AMI组恢复期Scys c水平比急性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ysc与hs-CRP、CTn I呈正相关,与年龄无关。结论 AMI急性期Scys c、hs-CRP、CTn I显著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 I(CTn I) ,肌红蛋白 (Myo)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动态变化 ,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用固相双位点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了 13例 AMI患者 (5例溶栓再通、8例未溶栓 ) CTn I,Myo并与 CK- KB进行比较。结果 :1溶栓与未溶栓组 CTn I在 AMI胸痛后升高时间较 CK- MB早 (均 P<0 .0 1) ,但以Myo升高时间最早 ;溶栓成功组 CK- MB,CTn I和 Myo升高时间均较未溶栓组提前 (均 P<0 .0 5 ) ;2溶栓与未溶栓组 Myo达高峰时间较 CTn I和 CK- MB均早 (均 P<0 .0 1) ,但 CTn I与 CK- MB达高峰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溶栓再通组 CK- MB,CTn I及 Myo达高峰时间均较未溶栓组提前 (均 P<0 .0 5 ) ;3CK- MB,CTn I和 Myo3种生化标记物以 Myo最早恢复正常 ,而以 CTn I在血清中持续时间最长。结论 :Myo和 CTn I在 AMI早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CK- MB,CTn I及 Myo3者结合可以提高对 AMI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联合快速检测定性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因胸痛发作发病3 h~6 h,临床疑诊为AMI的病人120例.入院后即刻在床边采集静脉血测定Mb和cTn I,比较Mb、cTn I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Mb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cTn I为94.4%和92.0%,Mb明显高于cTn I(P<0.05或P<0.01);而cTn I的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5.8%和97.1%,Mb为83.3%、58.3%和78.3%,cTn I明显高于Mb(P<0.05或P<0.01);采用Mb联合cTn I检测,其特异性达到100.0%,高于单纯Mb和cTn I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b及cTn I快速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或排除AMI,方法简便快捷,适合于急诊及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肌钙蛋白 T(CTn T)和肌钙蛋白 I(CTn I)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 ,对 36例施行手术的心脏病患者 ,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即刻、1天、3天、7天进行血清 CTn T、CTn I和心肌酶 (CK、CK-MB)的动态检测。结果显示 ,患者组转流前 CTn T、CTn I与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CK、CK- MB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术后即刻各指标均呈明显升高 ,2 4小时 CTn T、CTn I达到高峰 ,明显高于 CK、CK- MB(1~ 3倍 ) ;术后 7天 CK、CK- MB均降至正常 ,而部分患者 CTn T、CTn I仍处于较高范围。认为 CTn T、CTn I是心外科手术中心肌保护和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特异指标 ,其变化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并对预后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疑诊AMI的急性胸痛患者,按最终确诊结果分为AMI组28例、非AMI组22例,按胸痛时间分为<2h和2~4h两组.50例患者胸痛发作4h内进行血浆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检测,观察H-FABP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胸痛发作≤4 h检测H-FABP、cTnI、MYO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2.1%、46.4%、57.1%,前者与后两者相比,P均<0.05;H-FABP、cTnI、MYO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86.4%、90.9%、59.1%,H-FABP诊断AMI的特异性与MYO相比,P<0.05.胸痛发作<2h和2~4h者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5.0%和91.7%.结论 血浆H-FABP检测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敏感性高于cTnI、MYO,特异性高于MYO.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对决定溶栓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的AMI患者,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等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太理想[1-3].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发病6 h内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BNP和c Tn I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心肌梗死范围,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30例。同时间选取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常规组,对四组受检者进行BNP和c Tn I联合检测,对四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当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不断增大时,显示BNP与c Tn I的检测水平也在不断增高,AMI患者与常规组受检者相比,BNP与c Tn I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联合检测方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达到93.24%与75.00%,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而言,采取BNP和c Tn I联合检测方案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为显著的早期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定脂肪酸结合蛋白 (H 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自行开发的H FAB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对 12 6名健康体检者和 5 3例AMI患者血清H FABP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肌红蛋白 (MYO)、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肌钙蛋白I(cTnI) ,并对AMI进行动态观察 ,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 H FABP在AMI后 (1 84± 0 6 4 )h血浆浓度即开始升高 ,比CK MB、cTnI早 (P <0 0 1) ;时间浓度动态曲线与MYO相似 ,与CK MB、cTnI相比曲线前移。AMI后 2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6 4 7%、80 4 1% ;4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9 16 %、91 2 6 %。 结论 AMI后 2、4hH FABP检测对AMI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望成为重要的早期和排除诊断的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肌钙蛋白I(cTn-I)和B型钠尿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AMI患者74例作为AMI组,43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抽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用于cTn-I和BNP检测,AMI组于入院后即刻抽肘静脉血3mL,置于肝素抗凝管后送检。结果 AMI组cTn-I和BN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诊断界值为0.03ng/mL,BNP诊断界值为100pg/mL。cTn-I联合BNP检查时,对AMI的诊断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结论 cTn-I和BNP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因急性胸痛住院的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 h、3~6 h和>6 h三组,检测各组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比较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胸痛发作≤6h时不同心肌标志物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病例最终确诊为AMI 62例,非AMI 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非心源性胸痛10例).<3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7.5%、9.1%、45.8%;特异性分别为83.3%、91.6%、91.6%;3~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1%、54.5%、63.6%;特异性分别为94.4%、88.9%、93.7%;>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1.3%、93.7%、75.0%;特异性分别为83.3%、94.4%、100%;3种检测指标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4%,cTnI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7.5%.结论:H-FABP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诊断AMI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指标CK-MB、cTnI,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K-MB、cTnI相当.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cTnI与CK-MB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1.
CK及 CK- MB为诊断心肌损伤的血清学金指标 ,但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CK及 CK- MB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我们动态观察了 3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下简称心肌炎 )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 I)及 CK、CK- MB浓度变化 ,以评价 CTn I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本文观察组为 30例心肌炎患者 (年龄 3~12岁 ) ,均按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确诊 ;对照组为 2 0例健康人 (年龄 7~ 12岁 )。观察组发病 5~ 30天 ,就诊或住院时 (治疗前 )第一次采血 ;用青霉素与能量合剂常规治疗 1个月或 3~ 5个月第二次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指标中现阶段主要采用肌钙蛋白检测,心肌中存在肌钙蛋白T(Tn T)和肌钙蛋白I(Tn I),当AMI心肌出现损伤后血清中肌钙蛋白的水平开始逐渐升高,肌钙蛋白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一般在心肌损伤后的3~6h后,肌钙蛋白诊断窗口为3h-14d,如何能更早的预测AMI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根据临床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FABP检测在胸痛后3h内对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 Tn T。因此同肌钙蛋白相比,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特别是胸痛时间在3h内较肌钙蛋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各项对于H-FABP的研究也提示其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作为观察组,以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时空腹抽取静脉血;AMI组于发病后4 h取血,以后每4 h取血1次,24 h后每天取血1次,直至7 d.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项指标,比较这3项指标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的cTnI、Myo以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Myo、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7%、90.0%、80.0%;特异性分别为96.9%、85.4%、94.8%.结论 急性AMI患者的cTnI、MB、CK-MB的值均明显升高,3项指标对AMI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中以cTnI最佳.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诊断指标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建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与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测定的方法 ,并通过与CK、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 DH)比较阐述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 6 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2 8例 ,稳定性心绞痛 17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9例。建立 CK- MB单克隆抗体吸附测定与 c Tn I EL ISA双夹心测定的方法。同时观察血清 CK- MB、c Tn I、CK、AST、L DH在 AMI等疾患中的变化。结果 :血清 CK- MB单克隆抗体吸附法与 c Tn I EL ISA双夹心法回收率分别为 97%~ 113%、94.6 %~ 10 5 .6 %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3与 0 .990 ,分别与琼脂糖电泳法及国外实验室检测法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AMI胸痛发生后 12 h内血清 CK- MB的敏感性最高 ,12~ 2 4h的敏感性与 CK、c Tn I相当 ,高于 AST和L DH,而 2 4h后血清 c Tn I的敏感性最高 ;血清 CK- MB与 c Tn I对 AMI诊断的特异性和诊断有效性明显高于CK、AST、L DH。结论 :血清 CK- MB单克隆抗体吸附法与 c Tn I EL ISA双夹心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CK- MB与c Tn I两个指标相互补充 ,对诊断 AMI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胸痛患者4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98例,非AMI胸痛组192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8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c Tn I、CK-MB、Myo的测定。结果 AMI组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MI胸痛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均在入院3 h后升高,c Tn I、CK-MB血清水平在发病后12~24 h达峰值,Myo的血清水平6 h达峰值;c Tn I血清水平在3 d后仍持续升高;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3.2%,比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7.5%、75.2%、76.5%)和特异度(86.5%、84.4%、70.3%)均高。结论对于ACS患者来说,c Tn I是早期诊断AMI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微小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为临床诊断AMI、ACS危险分层、判断预后最好的单一诊断指标。c Tn I、CKMB、Myo联合检测避免了Myo、CK-MB持续时间过短的不足;c Tn I对发病后3~7 d再梗死不敏感。c Tn I、CK-MB、Myo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和再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不良后果预测价值.方法对123名高度可疑的AMI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系列检测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结果 (1)在发病后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内cTnT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38.8%、85.4%和94.2%,特异性为100%;(2)在发病后6小时和24小时内,CK-MB(活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0%和77.7%;(3)AMI患者随着cTnT水平升高,30天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cTnT快速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预测患者的不良后果.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宜床边检测.  相似文献   

17.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93例发病6h内的胸痛患者,其中AMI组32例,非AMI组61例[含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者22例,非心源性胸痛者15例];正常对照组选择69例正常人。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检测正常人和患者发病0~3h或3~6h血浆的HFABP含量,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6h内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在0~3h、0~6h时间段,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64.29%、84.38%)显著高于cTnI(28.57%、53.13%)和CKMB(21.43%、56.25%),与MYO(71.43%、7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特异性上,4种生化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准确性上,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0.979、0.958)显著高于cTnI(0.800、0.878)、CKMB(0.575、0.782)和MYO(0.796、0.882)。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其诊断准确性优于cTnI、CKMB、MYO。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17例AMI、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中的cTnI及CK-MB.结果17例AMI患者cTnI浓度均大于1.5ng/ml,11例UA及9例OMI患者cTnI浓度小于1..5ng/ml,3例UA患者大于1.5mg/ml.13例AMI、5例UA和1例OMI患者CK-MB浓度大于5.0 ng/ml,其余患者CK-MB浓度均小于5.0 ng/ml.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96%,阳性预测价值为85%,阴性预测价值为100%,正确率为92.5%;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73.91%,阳性预测价值为68.42%,阴性预测价值为80.95%,正确率为75%.结论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B型脑钠肽(BNP)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择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70名为对照组。c Tn I和BNP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中c Tn I和BN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Tn I和BNP是AMI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c Tn I和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i R-181a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56例为AMI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老人52例为老年健康受试者(HE)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 R-181a的相对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其表达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的相关性,ROC曲线法分析其对老年AMI的诊断价值。结果 mi R-181a在老年AMI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60±0.27),显著高于其在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1.18±0.30)(P0.05);在老年AMI患者血清中,mi R-214相对表达量与血清AST(r=0.647,P0.05),c Tn I(r=0.712,P0.01)均呈正相关;mi R-181a诊断老年AMI曲线下面积为0.834,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9%和69.2%。结论 mi R-181a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并且其可能是诊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