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伤寒学派认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不独为狭义伤寒而设。在辨证上详于寒,略于温;用药上温补多于寒凉。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的总称。在辨证上专于温,忽视于寒;用药上偏于寒,疏于温补。但两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概说温病的概念温病从何而起,热邪病毒滋生。诸般热病总名称,各具临床特性。温邪发病急速,初起即见热症。容易化燥与伤阴,还有多种辨证。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温病原由温热,伤寒来自六淫。同属外感性质分,区别在于因证。温邪上受口鼻,先犯太阴肺经。伤寒由表入肌层,证见风寒反应。一、温病的病因温病之因多种,温邪为患侵凌。戾气温毒与时行,均有传染烈性。民病当分四气,外感不外六淫。风暑温燥热中生,贵在审因辨证。 (1)风热病邪风乃春天主气,阳升大地回春。病多风热谓风温,具有升发特性。感受风热邪气,先伤华盖之经。发热  相似文献   

3.
伤寒与温病都是外感病,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同出一源,但在祖国医学史上,尊崇伤寒学说或温病学说的医家却形成了两大学派,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治伤寒之法可以统治温病;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寒、温异气,截然不同,治伤寒之法不可混治温病。温病学派反对伤寒学派最突出者,是元末王安道,他首先把温病的名称、治法、发病机制与伤寒截然分开。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不可正乎。”又  相似文献   

4.
《新中医》1972,(4)
外感发热病,是指外感六淫之邪而引起发热等证候及其变化的疾病(包括大部分急性传染病在内的发热性流行性疾病)的总称。对于外感发热病的诊治,过去有两种学说——伤寒学说、温病学说。这两种学说所讨论的治疗对象,同是外感发热病,只不过伤寒学说强调外感寒邪,详于治“寒化”之证;温病学说认为外感以温热发病为多,故详于治“热化”之证。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今天应以一分为  相似文献   

5.
曹云 《四川中医》1999,17(10):9-10
温病作为外感病中的一大类别,其致病主因总不离乎外感六淫,正如《索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古代医家根据“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的理论,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亦主要是四时“六淫”为患,只是在性质上具有属热的特点。作为六淫之一的寒邪,虽然本身不具温热之性,但是可有伏寒化温之变,继而出现以温热性质为著的临床特点;寒邪亦可作为一种诱因而导致某些温病的发生;有时尚可作为一种兼挟之邪而与其它温邪相兼为病。总之,寒邪对温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和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在…  相似文献   

6.
中医证候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外感病中医分阶段与应激反应的关系外感病是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 ,属广义伤寒之范畴。如《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也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 ,其所命名不同 ,”由此可见 ,外感热病 (伤寒 )是指感受六淫 ,疫疬等外邪 ,引起的一切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外感热病的证候分类方法繁多 ,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病因辨证不同 ,且伤寒与温病之间存在着寒温对立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之别 ,又异化有药用辛温及辛凉之分 ,前者用辛温之剂 ,后者用辛凉…  相似文献   

7.
外感发热性疾病是指感受六淫或疫毒而出现发热的一类病证。白长川将《温热论》和《伤寒论》理论融汇贯通,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提出了"汗""透""泄""截"四法。解表退热用汗法,伤寒温病均可汗,擅用麻黄;透散郁热用透法,伤寒温病均可透,妙用石膏配麻黄;给邪出路用泄法,上、中、下焦皆可泄;截断防传变用截法,温病截断在气分,伤寒截断在少阳。  相似文献   

8.
最早指出温病症状者,是张仲景。张氏在《伤寒论》中指出:外感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张氏对其症候虽论之言简,但明确指出了温病初起具热象偏重之特点温热学派的奠基人,是刘完素。刘氏(字守真,金代河间人)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应以寒凉  相似文献   

9.
急性持续性未明高热多是中医外感发热疾病的一个症状,其病因可寒可热,其病性可虚可实,其辨证方法或以伤寒六经辨证,或以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就个人经验看,属温热病的居多。在发热早期,是邪正相搏,正气抗拒外邪而发生的实证;在后期或因温热病邪或由寒化热,伤津耗液,以致阴虚发热。但也有阴已虚而阳亢盛,高热不止,虚实互见的。所以应诊这样的病人,要求更详尽的询问病史,了  相似文献   

10.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就伤寒和温病的关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1.
外感病,是指由六淫、疫疬等病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因其常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又称外感热病。外感病包括伤寒和温病两大类,所以《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是外感病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伤寒之邪自皮毛而入”,“温邪自口鼻而入”,  相似文献   

12.
郁保生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06-1307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就伤寒和温病的关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3.
<正> 自从《内经》,《难经》和《伤寒论》都把温病包括在伤寒之内以后,伤寒和温病曾长期地处于合论阶段.继因多数医家在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伤寒论》详寒略温,未能满足临床上治疗外感六淫疾病的需要,才把温病从伤寒中分化出来,明确地划分了伤寒和温病的界限,并进一步认识到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之分.如王道安说:"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因伏热在内,虽见表证,惟以里证为多,法当清里热为主,佐以清表之法,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经典为中医之魂,经典中的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各自为辨证论治体系。然外感热病包括伤寒与温病,却有不同的辨证体系,只有寒温统一方能完善外感热病学体系。试从小柴胡汤到蒿芩清胆汤来分析总结六经、六淫统寒温,并在药物治疗上得到寒温统一的印证。  相似文献   

15.
正发热常是感染性疾病和一切急性传染病的主症。"伤寒""温病"无有不发热者,而热之高低与升降又关乎病情的轻重和进退,是预测病程久暂顺逆的要症。其有六经证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有卫气营血和三焦证型。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  相似文献   

16.
曾伟权  刘伟栋 《河南中医》2012,32(2):247-248
外感热病初期应辨患者发热是属伤寒还是伤温;随着病情发展,伤寒由太阳向阳明传变,温病由卫表进入气分,此时皆可用攻下泄热法治疗,阳明证攻下即可,温病则须攻下兼祛湿;外感热病进入后期,伤寒由三阳转入三阴,温病由卫气分转入营血分,故治疗此期伤寒当注重温阳以壮命门火,治疗此期温病当养阴,以滋肝肾化源.  相似文献   

17.
房昌 《山西中医》2009,25(11):27-27
发热,是临床最多见的症状之一,它既可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也可因内伤之气虚、血虚、阴虚、气郁、血瘀等所引起。《伤寒论》以六经辨证来辨治外感热病。近代温病学派又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之法,辨治各种温热病引起的发热。内伤发热多与情志郁结、劳倦、宿食、痰饮、瘀血等有关。医者当审证求因,对证治之。但同一患者在其发病的不同阶段发热的病机不尽相同,医者临证尤当细辨之。笔者治愈1例反复发热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叶氏此语出自《外感温热篇》第十条:“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对于其中的气血二字,虽注家纷纭,但于此处则随文衍义,未作较明确的解释,只有陈光淞注曰:“气指温病言,血指伤寒言,盖寒伤营,热伤气……”现代《外感温热篇浅释》亦引用陈氏之言,并说“刘河间亦谓‘寒伤形……寒伤血’所以‘气血’二字,在这里指的是伤寒和温病。”然而‘气血’二字,于此作伤寒、温病解,确实给人以牵强之感,因此笔者仅抒管见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9.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外感发热是常见的中医急症之一,由外感六淫邪毒或温热、疫毒所致,以恶寒、发热、体温升高、口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于温病、伤寒发病过程中,多表现在西医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热阶段,尤以病毒感染性疾病多见。但目前,抗病毒的西药疗效欠佳,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