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晓芬  蔡映云 《上海医药》2006,27(10):455-45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多种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CD8 T淋巴细胞等)、炎症介质(白三烯B4等)和细胞因子(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参与了C  相似文献   

2.
齐天杰  阎锡新  张鲁涛 《河北医药》2011,33(20):3045-3047
目的探讨血液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对非HIV感染患者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及诊治规范,入选IPFI组患者61例,非IPFI肺炎组患者47例及同期健康对照组体检者30例。收集记录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组病例CD3CD;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情况。结果白色念珠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占总检出菌株数的46.03%,同时本研究曲霉菌(30.16%)感染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水平,IPFI组较非IPFI肺炎组(t=5.910,P〈0.05;t=7.395,P〈0.05)及健康对照组(t=6.443,P〈0.05;t=7.428,P〈0.05)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MODS患者40例(年龄40岁~86岁)和非MODS患者40例(年龄27岁~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v(美国BD公司)定量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CD8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结果:相比非MODS患者,MODS组CD3+T、CD4+T、CD8+T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均降低(P<0.01)。与MODS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CD4+T的百分比和CD4+T/CD8+T值降低(P<0.05或P<0.01),而CD3+T和CD8+T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死亡组MODS患者损害更为严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MODS患者免疫功能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惠红霞  石超  薛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16-2617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CD4+CD2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8+细胞则明显升高(P<0.05);重型再障组与慢性再障组比较CD4+CD25+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CD3+,CD4+,CD4+/CD8+,CD4+CD25+无统计学意义.(2)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CD4+CD25+明显升高(P<0.01).(3)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s+,CD4+CD25+明显升高(P<0.01).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CD4+CD25+T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且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有助于了解再障患者的免疫状态、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无症状期艾滋病HIV感染者CD+4 CD+8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力被破坏情况,制订相应的艾滋病(AIDS)防治方案.方法对1344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CD+4、CD+8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发现18例免疫力极度低下(CD+4<30个/mm3)的处于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其CD+8T淋巴细胞值≥(400~800个/mm3).结论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中存在着免疫力极度低下者,由于高水平的CD+8T淋巴细胞的抗病毒作用而使之处于无症状期,但其免疫系统已严重受损,任何机会性感染都会诱发他们发展为AIDS.测定其CD+4、CD+8T淋细胞作为预见HIV感染状态和进展为AIDS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朝东  王洪志  韦超 《中国药房》2009,(12):891-893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介素-6 (IL-6)的影响及其对CAP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CAP对照组、TGP低剂量组、TGP高剂量组,每组12只。给药后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及IL-6在各组大鼠前列腺中的表达。结果:CAP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呈明显炎症状态,TGP低剂量组腺体结构改善,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TGP高剂量组炎症状态明显消退,只有极少量炎症细胞散在分布;与CAP对照组比较,TGP低、高剂量组CD4+T淋巴细胞及IL-6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GP对CAP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前列腺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IL-6等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过高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力被破坏情况,制订相应的艾滋病(AIDS)防治方案.方法对1344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CD+4、CD+8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发现18例免疫力极度低下(CD+4<30个/mm3)的处于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其CD+8T淋巴细胞值≥(400~800个/mm3).结论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中存在着免疫力极度低下者,由于高水平的CD+8T淋巴细胞的抗病毒作用而使之处于无症状期,但其免疫系统已严重受损,任何机会性感染都会诱发他们发展为AIDS.测定其CD+4、CD+8T淋细胞作为预见HIV感染状态和进展为AIDS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PNS(肾病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PNS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淋巴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体内异常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参与了PNS的发病过程.PNS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纠正或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可应用于PNS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斑秃患者皮损处T淋巴细胞表型的研究及Fas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斑秃患者皮损处浸润T淋巴细胞的表型及Fas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斑秃患者皮损处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Fas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活动期和稳定期斑秃患者皮损处无论是毛囊周围还是血管周围CD4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均明显多于CD8T淋巴细胞 (P <0 .0 5 ) ;斑秃活动期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与稳定期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as :与对照组相比较 ,斑秃患者皮损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Fas的表达例数较多 (P <0 .0 5 )。结论 斑秃患者皮损处浸润T淋巴细胞以CD4T细胞占优势 ;Fas在斑秃皮损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被自限性清除或发展为慢性感染;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在病毒清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HBV感染后的临床转归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有赖于双重刺激信号的作用:第一信号来自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即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B7家族分子与T细胞上的CD28家族分子相互作用提供的共刺激信号。共刺激信号决定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演变规律及意义。方法:我院2002年7月~2004年6月收治的16例急性肝炎、40例慢性肝炎及46例重型肝炎病例的抗凝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对不同类型肝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CD3 ,CD8 细胞计数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型肝炎组与非重型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CD3 ,CD4 ,CD8 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幼稚的CD4 ,CD8 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的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差异,乙型肝炎随着病情严重及病程延长,CD3 ,CD4 ,CD8 淋巴细胞逐渐减少,重型肝炎出现大量幼稚的CD4 CD8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免疫状态,对免疫调节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提取物湘A 1号(HNA-1)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恒河猴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利用HNA-1治疗SIV感染恒河猴,同时对不同时间点的冻存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幼稚型细胞、中央型记忆细胞和效应型记忆细胞的分类和计数,并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低剂量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P<0.05),且停药后较快回落.高剂量组治疗8周和16周后幼稚型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长(P<0.05),低剂量组治疗8周和16周后也出现了明显增长(P<0.05).转换成细胞绝对数后,高、低剂量组幼稚型CD4+T淋巴细胞分别从治疗前的(364±342)个/μl、(309±216)个/μl,增至治疗8周后的(699±319)个/μl、(639±33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病毒载量改变不明显.结论 中药能有效增加SIV感染恒河猴的外周幼稚型CD4+T淋巴细胞,HNA-1可能会延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发生,有望作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辅助药物加快免疫重建,值得更长期、全面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守秋  李帆  李小民 《安徽医药》2023,27(9):1741-1744
脓毒症是急诊及各大重症监护室( ICU)的常见疾病,免疫功能紊乱作为其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关于 T淋巴细胞的相关研究居多。病原体一旦入侵机体时,机体会同时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其中 CD4+T淋巴细胞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起核心作用。 CD4+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调节性 T细胞( Treg细胞)作为一种负性免疫分子,在脓毒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研究就 Treg细胞的来源、机制及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为临床上脓毒症的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史增梅 《河北医药》2012,34(13):1978-1979
1995年,Sakaguchi等首次分离获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D+4CD+25T细胞,称为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1].研究表明,CD+4CD+25T细胞是存在于正常机体内的一类同时具有免疫无能性和抑制性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T-T细胞接触性抑制,对抗原提呈细胞(APC)和免疫效应细胞发挥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对某些病毒、肿瘤细胞等抗原物质具有杀伤作用,与自然杀伤细胞构成机体的重要防线,以上2种细胞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CD8+ T淋巴细胞对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作用,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重建提供思路。方法对844例感染HIV病毒14年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CD4+和CD8+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发现25例长期感染者,CD4+ T细胞低下≤200个/mm3个,但CD8+ T细胞≥800个/mm3,他们没有并发症状,身体基本健康,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有并发症的艾滋病患者。结论高水平的CD8+ T淋巴细胞,对于感染者抵抗并发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示CD8+ T淋巴细胞在患者免疫重建和对抗击HIV病毒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曾晓霜  周建林  彭昊 《中国医药》2023,(8):1277-1280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关节炎性病变,常累及软骨及周围组织,最终可导致关节衰竭并伴有疼痛和残疾。许多证据表明免疫机制贯穿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CD+4、CD+8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分化、组织浸润、免疫亚群失衡以及释放不同的细胞因子,激活相关细胞通路,造成滑膜炎症、软骨丢失、降解、内稳态失衡以及软骨下骨重建等。现就CD+4、CD+8 T淋巴细胞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主要源于B淋巴细胞的低度恶性小淋巴细胞疾病,其特征是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中累积。大量研究表明.CLL细胞和其他B细胞恶性肿瘤一样.不能表达或弱表达共刺激分子,以致不能有效地递呈抗原及激发T细胞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使得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并不断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CCP)患者抗凝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健康对照者抗凝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的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随机抽取的30例CCP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30例健康对照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的水平。结果:CCP患者CD4+T细胞急性期低于缓解期,急性期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患者CD8+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尚不能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健康对照者高于急性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P患者既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又存在免疫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甲型 H1N1流感病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甲型 H1N1流感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 2009年 11月 5日至 2017年 1月 15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所收治的 73例临床资料完整且没有基础免疫疾病的甲型 H1N1流感病人血清总 T淋巴细胞、 CD4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 CD8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甲型 H1N1流感病人 CD8+T淋巴细胞在诊断初期即已升高(42.27±11.13)cells/ul,并在恢复期基本恢复正常(29.26±12.99)cells/ul;总 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则在诊断初期有不同程度下降(44.09±13.51)、(47.27±7.73)cells/ul,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 CD4+T淋巴细胞与 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病程中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4,0.415,0.618;P=0.892,0.106,0.082),但随病情好转有升高趋势。结论甲型 H1N1流感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其FOXP3的表达情况,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猪囊尾蚴感染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1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含量,同时观察CD4+CD25+T细胞中表达FOXP3群体的百分含量。结果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为6.11%,较正常人(3.94%)明显升高(P<0.05);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表达FOXP3的细胞百分含量为15.67%,与正常对照组(11.0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显著升高,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猪囊尾蚴感染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