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血流变学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 2 6 1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 用毛细血管粘度计在 2 5℃恒温下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粘度低切 ,血浆粘度、文氏血沉明显升高 (P<0 .0 5和 P<0 .0 1) ,而红细胞压积低于健康人 (P<0 .0 1) ,纤维蛋白原除恶性淋巴瘤及肠癌外均有明显增高 (P<0 .0 5和 P<0 .0 1)。结论 血流变指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病程观察具有实用性的临床意义 ,而且血浆粘度对良性恶性的肝、胃疾病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结果,确定本地区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考值.方法 用普利生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400例正常人(分年龄)的全血粘度值和血浆粘度值.结果 400例正常人的全血粘度测定值:切变率为高切10(1/S)、中切60(1/S)、低切150(1/S)的粘度值、毛细管血浆粘度值.结论 几个参数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四个值都会有所增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温度对血粘度测定的影响 ,努力提高血粘度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用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仪在不同温度下检测 40例健康人群的全血粘度。结果  2 0℃时的粘度值明显高于 3 7℃时的粘度值 (P <0 0 1)。结论 温度对血液粘度的检测结果影响甚大 ,严格控制仪器测试温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与血液流变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经临床确诊的59例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高切值、中切值、低切值、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对它们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9例糖尿病患者(男性32例,女性27例)与59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8例)进行比较,全血粘度高切值、中切值、低切值、血桨粘度,红细胞压积均增高,血沉增快,有显著的差异,P<0.05或<0.01。结论糖尿病人由于代谢紊乱,血糖升高,血液理化特性改变,导致血液不同切变率下粘度增高,血沉增快。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与血液粘度的关系太原市人民医院(030001)付红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刘宏伟临床观察表明,血液粘度增高可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发展及血栓形成有着重要影响[1]。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往人们只注意到血脂增高...  相似文献   

6.
复方紫归胶囊对去势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莉 《中国药房》2002,13(2):76-77
目的 :探讨复方紫归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大鼠的防治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去势大鼠作为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 ,观察复方紫归胶囊对去势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复方紫归胶囊对去势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降低 ,并能降低血小板粘附率。结论 :复方紫归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大鼠的防治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解瑞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1004-1005
国产 Fasco系列全自动血流变粘度测定仪是目前临床检验科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全血、血浆粘度测定仪。笔者在多年的临床检验工作中,逐步探索、整合出该系列主机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现报道如下,希望能有助于同仁们日常工作参考。1 故障现象血液或清洗液不能吸入及排出, 或吸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红细胞超微结构,用核孔膜滤筛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气各项指标.结果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异常改变,正常双凹圆盘形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各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全血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滤过指数值与氧分压呈负相关(r=-0.765 P<0.01),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r=0.548 P<0.05),与pH值呈正相关(r=0.657 P<0.01),全血粘度与滤过指数值呈正相关(r=0.905 P<0.01).异常红细胞数增多明显,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明显.结论 细胞在形态及功能等方面的异常对肺心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如在疾病的进程中切断红细胞异常所起作用,可望改善肺心病的症状,减缘肺心病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跆拳道运动进行大强度训练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位跆拳道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前后观察血液流变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发现大强度训练后体检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运动前(P<0.01),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是引起运动员能力下降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大鼠脾切除手术前后的血液粘度,血小板数及平均红细胞表面面积与体积之比(MSA/MCV)的观察比较,发现脾切除后大鼠全血浓度及血小板数MSA/MCV比值均显著增加,从而提示脾脏对循环血液的流变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果对临床上脾切除患者术后易出现的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钟萌 《首都医药》2000,7(5):44-44
血液粘度增高,血液流变性就发生改变,这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老年性疾病的重标志之一.下面介绍几种能降低血液粘度的中药: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北方地区多发于冬、春两季.由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以往都采用以季节、临床特性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应用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对EHF进行诊断尚未见报道.我们对EHF各期(发热期、少尿期及恢复期)进行了包括:血浆的高切、低切、粘度比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血流变学检测.根据我们测试结果表明,在EHF早期血流变学的高切、低切、粘度比和红细胞压积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血流变学的检测,有助于EHF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的多种指标,如血液粘度(ηb)、血液还原粘度(ηr)、血浆粘度(ηp)等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判断、药物评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部分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质量控制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血液流变学各检测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血粘度等指标的检测也在不断地推广应用.人们认识到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多少会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5.
用麻醉开胸狗对比观察了低分子右旋糖酐与氟碳乳剂稀释血液对急性心肌缺血时全血粘皮与侧支血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氟碳乳剂稀释血液除具有与右旋糖酐稀释血液相同的降低全血粘度、增加侧支血流量、提高缺血区心肌供血量/需血量比值等作用外,还可使血氧分压与活性氧明显增加,因而使缺血区心肌供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近交系NJS小鼠全血粘度及其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高胆固醇血症NJS小鼠16只为实验组,C57BL/6J小鼠16只作对照组,同时测定全血粘度及血清胆固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NJS小鼠在低、中切变率全血粘度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P<001),高切变率两组间全血粘度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全血粘度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提示近交系高胆固醇血症NJS系小鼠全血粘度增加可能在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对大鼠血瘀证模型血细胞聚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细胞聚集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以全自动血流变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以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显著升高,同时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导致的异常改变的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葛根素具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抑制其异常增高的血细胞聚集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粘度与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并观察活血化瘀法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40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患者在放疗同时口服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的中药汤剂.放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粘度,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痰浊结聚型鼻咽癌的低切血液粘度、中切血液粘度分别为(18.47±1.76)、(9.64±1.1)mPa·s,高于气血凝结型、火毒困结型.治疗后所有鼻咽癌患者的血液粘度显著下降.结论 鼻咽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粘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活血化瘀法干预能降低鼻咽癌患者的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盐酸丁咯尔地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测定盐酸丁咯地尔静脉给药对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结果盐酸丁咯地尔10mg/kg组可使全血粘度在高切变率80S^-1时下降了17.1%,在低切变率时下降21.9%,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下降了28.2%。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细胞聚集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以全自动血流变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以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 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显著升高,同时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导致的异常改变的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葛根素具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抑制其异常增高的血细胞聚集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