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按其主要特征应属于血液病。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目前国家上广泛采用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将队红体旬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血虫体属也称附红细胞体属。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实际上是种名,如锦羊附红体、温氏血虫体、猪附红体、牛附红体、人附红体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  相似文献   

2.
人附红细胞体的电镜观察及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附红细胞体(EH)的电镜特点及EH的感染率、发病 率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门诊及病房患者187例,观察末梢血涂片附红体感染强度;选择8例EH病,2例EH重度感染者的静脉血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本组附红体感染率为81.8%,发病率为5.2%;扫描电 镜下EH呈多形性小体,球形多见,直径为0.3-1.5μm寄生于成熟红细胞表面,寄生EH的红细胞表面出现皱褶、突起、凹陷,大型EH带有纤丝扒嵌在红细胞膜下。结论:非健康人群的EH感染率很高,电镜观察显示被EH寄生的红细胞可发生膜的改变,是导致EH病发生溶血的原因之一,大量附红体寄生于红细胞上,使糖代谢发生改变,导致血糖下降;尽管血涂片转阴,但电镜下仍可见到少量EH存在。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芝 《安徽医学》1999,20(4):67-67
  相似文献   

4.
用附红细胞体分别感染FMMU白化豚鼠和普通花色豚鼠,同时测定两组豚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探讨FMMU白化豚鼠的免疫学特性与病原体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MMU白化豚鼠对人附红细胞体比普通花色豚鼠敏感。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普通花色豚鼠,对病原体敏感性高于普通花色豚鼠,更适于建立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人附红细胞体在肿瘤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并初步分析感染因素。 方法 2016年8月—2018年7月从就诊人群中随机抽样,获得肿瘤组106人和健康体检组114人,采集EDTA-K2抗凝全血,采用瑞氏染色法和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对标本进行染色,以二者皆为阳性确定为人附红细胞体感染,并收集年龄、性别、血细胞计数、干预治疗情况等信息,运用χ2检验对阳性率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 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02%和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45,P<0.001);肿瘤患者组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不同系统肿瘤、是否经过干预治疗、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因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白细胞计数增加组中感染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χ2=2.885,P=0.089),健康体检组中儿童与成人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2,P>0.05)。 结论 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附红细胞体感染,但肿瘤患者比健康体检者更易感染人附红细胞体;肿瘤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能存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情况;肿瘤患者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与是否经过干预治疗、肿瘤系统类别、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健康体检者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23例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血样或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 3214份标本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1岁,于2014年2月25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不详,当时全身皮肤瘙痒,当地医院给予“罗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口服及静滴治疗发热,“龙胆泻肝丸”治疗皮肤瘙痒。间断治疗1月余,发热好转,皮肤瘙痒减轻。入院前1个多月,患者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尿黄、厌油、恶心,未治疗。入院前半个月在私人诊所服用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5剂后皮肤瘙痒进一步减轻,但乏力、纳差、恶心、厌油加重,尿黄赤,偶有发热(未测体温)。住院后肝功能检查:ALT 809 U/L、AST 826 U/L、ALP 286 U/L、GGT 244 U/L、总胆红素( TB )271.6μmol/L、直接胆红素(DB)175.6μmol/L,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余阴性。患者既往健康,不饮酒。查体:T 38.6℃, P 88次/min。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均可触及约3 cm,质软,无触痛,肝区有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①药物性肝炎;②发热原因待查。诊疗经过:入院后实验室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32 mm/h;尿液检查:胆红素(+++),余正常;肿瘤四项CA125134 U/L、余正常;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 CRP)、肾功能、血糖、凝血酶原时间( PT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均正常,甲、丙、戊肝抗体及巨细胞病毒抗体、抗HIV、RPR、风湿三项、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肺炎衣原体及支原体抗体、肥达试验、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布氏杆菌病检测均阴性。2次血培养均阴性。骨髓涂片检查示:感染性骨髓像、培养无细菌生长。心电图、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肝、胆、脾B超检查示:肝脾体积增大、胆囊炎及胆囊壁水肿、极少量腹水。胸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布朗运动与附红细胞体运动关系。方法悬浮液直接观察法。结果所有悬浮液的运动颗粒是一种颗粒。结论所谓布朗运动就是附红细胞体运动。所谓布朗颗粒就是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附红体病为人兽共患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疾病,了解龙岩市人及动物的感染情况。方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2006年龙岩市首次发现2例疑为间日疟病人,后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重度感染者。据了解2003年龙岩市发生一起猪附红体病流行。结果龙岩市人群的附红体感染率为35.57%;哺乳动物的附红体感染率为29.20%;禽的附红体感染率为26.80%;鱼未检出。结论龙岩市人、哺乳动物及禽均检出附红体,人与动物的附红体是否同一种类,人与动物附红体能否相互传播,传播途径是什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医务工作者,半年前有接触动物史.2008年2月,受凉后出现感冒症状,咳嗽,对症用药后缓解.1月前在外用餐后出现严重腹泻,用药后痊愈.  相似文献   

12.
附红体病(Eperythg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血浆中的单细胞原生物——咐红体(Epreythgrozoon)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本病呈全球分布,已有30多个国家发现人、畜中有附红体感染存在叫,我国于80年代有零星报道,90年代初作了较广泛的调查。安徽省至今无附红体病报告。为了摸清本病在阜阳市的存在与否,我们组织力量进行协作,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步查明阜阳市^畜中存在附红体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附红细胞体流行状况。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中国2001—2012年发表的有关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64篇文献,入选44篇。附红细胞体感染在我国分布广范,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1.88%,动物平均感染率为62.51%。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呈现家庭聚集性。结论我国为附红细胞体高感染地区,开展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研究对其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 绍例1患者,男,9岁。因发热、咽痛5天来诊,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憋气,无腹痛、腹泻。查体:T38.8℃,神志清,咽部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16.1×10^9/L,N0.84,L0.16,Hb125g/L,胸片未见异常,肝胆胰脾B超正常。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头孢拉定静脉滴注3天,体温持续不下降,加用阿奇霉素静滴2d,体温仍在39℃左右,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西部地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1996年,采用涂片染色法调查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和乌兰察布盟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结果表明:调查1529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3532%,感染强度以轻度感染者为多,占感染者的8962%。与附红细胞体感染有关的流行特征表明:性别组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秋季节感染率高于冬春季节;农牧区感染率高于城镇;疾病状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基本健康组,感染率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以老年组感染率最高,幼儿及少年组感染率低。本文还对附红细胞体在人末梢血液和骨髓内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奶牛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奶牛附红细胞体对兔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奶牛附红细胞体及被鼠转接的奶牛附红细胞体,腹腔接种连续7d静注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的新西兰兔,采用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的方式,观察附红细胞体在兔体内的出现及消长规律。结果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奶牛附红细胞体经小鼠转接后,可以造成兔感染,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附红细胞体在兔体内的首现期、高峰期、消失期分别为接种后的第5天,第6—7天和第9天。结论附红细胞体的宿主特异性可被打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 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最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O.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 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例1,男,35岁.高热2月余,体温持续39.5~40.0℃,纳差、嗜睡.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 青霉素、头孢氨苄、红霉素、环丙沙星抗炎治疗无效,拟发热待查于1999年6月入院.体检 :T 39.5℃,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肋下2 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人附红细胞体感染对小鼠白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凋亡以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检测。结果感染后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比例在感染后第3天和第5天分别由感染前的12.89%下降到10.83%和6.34%,CD8+T淋巴细胞比例由感染前的8.31%分别下降到6.16%和4.32%。白细胞凋亡的检测显示,感染初期感染组凋亡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人附红细胞体诱导细胞凋亡是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