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术是治疗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临床常采用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治疗。为使乳突术腔能够早日上皮化,在完成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后通常还要做耳甲腔成形术。为了研究不同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开放后干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82例耳甲整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84~1993年10月共行乳突根治术同时作耳甲整形术82例(82耳),并与对照组78例(78耳)相比较,发现耳甲整形术后,乳突腔易于上皮化,且上皮化所需时间短,并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较少发生上皮堆积和胆脂瘤复发,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耳甲整形组:82例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16~68(平均33)岁;右耳37例,左耳45例;行经典式乳突根治术49耳,改良根治术33耳;术后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64耳,骨疡型中耳炎18耳。对照组:78例(78耳);行经典式乳突根治术64耳,改良乳突根治术14耳;术后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56耳…  相似文献   

3.
乳突根治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开放式手术中,为方便术后换药、增加乳突腔通气和引流,需要行外耳道成形术或耳甲腔成形术以扩大外耳道[1].2009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尝试用耳前带蒂皮瓣修复扩大外耳道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处理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的方法。方法:应用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58例(58耳),清除病变的同时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随访1~3年,仅有1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1.72%)。外耳道接近正常形态,保留含气乳突腔。纯音听阈提高30dBHL以上者(极效)5耳,提高20~29dBHL者(显效)11耳,提高10~19dBHL者(有效)30耳,总有效率为79.31%(46/58),〈10dBHL者(基本无效)8耳,无听力提高者(无效)4耳。术后平均气导听阈明显减少。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助于修复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改善听力,降低胆脂瘤复发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并Ⅰ期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并Ⅰ期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7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58耳,骨疡型20耳)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随访1~2年的效果,根据病变范围与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术式的乳突根治并Ⅰ期鼓室成形术,保留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完壁式)鼓室成形术28例,切除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开放式)鼓室成形术40例,上鼓室鼓窦开放、上鼓室外侧壁重建鼓室成形术6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4例.结果 术后2个月干耳率为94.87%(74/78),语频听力提高≥15dB占73.07%(57/78),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率为14.28%(4/28),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穿孔率为15.00%(6/40).结论 根据颞骨CT、听力学检查及临床特征,选择适当手术径路及方式,既可根除病灶,又可行听功能重建,提高干耳率与听力,故乳突根治Ⅰ期行鼓室成形术是有效可行的,但要指出,行完壁式根治伴鼓室成形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病变要轻并局限在上鼓室,同时要彻底清理胆脂瘤上皮,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处理好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突腔的方法。方法:以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31耳,骨疡型3耳。并行外耳道后壁中Ⅰ期鼓室成形术,修补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结果:经5年随访观察,外耳道接正常形态,保留含气突腔,达社交听力者16耳,达实用听力者16耳。结论: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鼓室成形订,对解决乳突根治后遗留乳突腔或大外耳道,改善听力,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  相似文献   

7.
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一期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患者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及耳甲腔成形和Ⅲ型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术腔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经耳后切口行中耳乳突病灶切除同时行鼓室成形、耳甲腔成形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非常成熟的技术,术中行外耳道口扩大时,由于需切除部分耳甲腔软骨,加上术腔纱条填塞时间较长,易引起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笔者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性外耳道后壁和乳突遭不同程度破坏的III型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选择及疗效。方法 收集44例(共45耳)临床诊断为III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根据乳突破坏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手术:27耳乳突破坏未达鼓窦患者(A组),采用单纯乳突修理+外耳道成形术+必要时行耳甲腔成形术治疗;18耳乳突破坏达鼓窦患者(B组),采用乳突切开+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年,均无胆脂瘤复发,无外耳道塌陷、狭窄或闭锁,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100%,平均干耳时间(12.1±2.3)d,具有光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100%;B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94.4%,平均干耳时间(28.1±3.5)d,具有光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88.9%。结论 III型外耳道胆脂瘤可根据乳突破坏是否达鼓窦而采用不同的术式:破坏未达鼓窦患者,采用单纯乳突修理+外耳道成形术+必要时行耳甲腔成形术;破坏达鼓窦患者,采用乳突切开+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疗效均显著。  相似文献   

10.
软壁外耳道重建的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壁外耳道重建的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3例(76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以耳后肌骨膜瓣行软壁外耳道重建,不做耳甲腔成形术,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或砧骨雕刻后行听骨链重建。观察术后外耳道的形态和功能、术后听力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干耳时间为术后(21.1±3.1)d。术后外耳道形态基本正常,保持了正常的功能。随访6~24个月,术后气导听力平均改善(14.5±6.1)dB HL。结论:应用耳后肌骨膜瓣行软壁外耳道重建的鼓室成形术能使外耳道的形态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需行耳甲腔成形术,听力改善满意。  相似文献   

11.
耳甲腔成形术在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对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乳突病变切除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同时行耳甲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77例,其中41例(41耳) (治疗组)采用耳后切口施行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36例(36耳)采用耳后切口施行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 3 年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干耳情况并行纯音听阈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5.66±8.40 dB HL,骨气导差为26.05±8.15 dB,术后3年气导平均听阈为23.55±7.10 dB HL,骨气导差为10.79±5.52 dB.平均干耳时间24.25± 5.37天,治愈率100%.未发生外耳道狭窄.对照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3.78±9.25 dB HL,骨气导差为25.65±8.55 dB,术后3年气导平均听阈为29.33±8.32 dB HL,骨气导差为17.10±6.62 dB,12例发生外耳道狭窄,其中有8例胆脂瘤复发,干耳时间32.35±15.60天.结论 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同时行耳甲腔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对骨性外耳道缺损重建及对听力、干耳、术后大术腔引起耳部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6~2010年收治胆脂瘤型中耳炎7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放式,采用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组为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术中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或重建骨性外耳道。结果 与传统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相比,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在听力提高、干耳及消除不适症状方面有更好疗效。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保留或重建骨性耳道对术后提高听力、尽早干耳及消除“根治腔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同—软骨膜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应用自体复合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和耳后反“Z”字形改形法带蒂肌皮瓣填塞乳突腔治疗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37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示气骨导间距缩小0-10dBHL12耳,11-20dB14耳,21-30dB7耳,31dB以上4耳;显示大多数病例听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此种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 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23例患者,术中无胆脂瘤者10例,有胆脂瘤者13例,选择手术方式不正确占17.39%(4/23),病灶残留、清除不彻底者占78.26%(18/23),术腔引流不畅者占82.61%(19/23),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4.78%(8/23)。再次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10耳(43.48%),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2耳(8.70%),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8耳(34.78%),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4.35%),乳突根治术2耳 (8.70%)。术后术腔抗生素纱条填塞14 d,持续消炎治疗1周,嘱患者滴耳、定期返院换药等综合治疗。术后5~9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7周。手术后23耳均干耳,无再次复发,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1耳(91.30%)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液等症状,且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言语听阈、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水平,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仔细的术前CT阅片、耳内镜及听力学评估、手术者扎实的耳显微外科基本功、术式的选择、病灶残留、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病变等均是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如行再次手术时,应当充分认识复发原因,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达到干耳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胆脂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例手术治疗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9例骨质破坏局限于外耳道且范围小者,行外耳道病灶清除术加外耳道耳甲腔成形术;对10例胆脂瘤侵入上鼓室或乳突累及中耳者,采用耳后或耳内进路,行乳突根治术5例,改良乳突根治术5例,病变清除后,均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较术前提高10~20dB9例,无变化10例。随访1~12年,无复发。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耳镜检查及颞骨CT扫描,在EACC的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研究设计的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间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71例(71耳)施行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基础上,应用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外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乳突术腔填塞术,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2年。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为3周~1.5个月,平均29d。全部乳突术腔获干耳。结论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行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以下优点:乳突术腔愈合时间短,上皮修复覆盖好;可避免乳突术腔植皮;术后干耳率高,基本无需术后乳突术腔清理。  相似文献   

17.
耳甲腔成形术在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1990~1997年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98例,其中1期鼓室成形术21例,均同时作耳甲腔成形术,随访结果示干耳率明显提高。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8例,男52例,女46例;年龄18~61岁;手术证实胆脂瘤型26例,骨疡型62例;合并耳后骨膜下脓肿3例,迷路瘘管3例,面瘫1例。98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同时行1期鼓室成形者21例,用耳后颞肌骨膜瓣填塞乳突术腔者3例。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按常规开放式乳突根治,取耳后切口或耳内切口进路,于手术显微镜下作乳突轮廓化,彻底清除病灶,小部分病例作Ⅰ…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儿慢性中耳炎的治疗争论较多。该作者对50例(59耳)15岁以下患者的慢性中耳炎施行了鼓室成形术,男34耳,女25耳,8岁~13岁45耳(76.27%)。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非胆脂瘤型中耳炎28耳,胆脂瘤型中耳炎31耳。非胆脂瘤型中耳炎均采用完壁法鼓室成形术,其中I型27耳,单纯鼓膜修补1耳,3耳凿开乳突,开放前、后鼓室,改善乳突和鼓室之间的通路,二次手术4耳。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分阶段手术,先行一期手术,然后进行二期手术以检查胆脂瘤是否残留或复发以及含气腔是否存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开放…  相似文献   

19.
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33耳做耳甲腔成形术(成形组)及187耳未做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的乳突极治术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成形术后干耳时间平均为5.1周。术腔肉芽的发生率为6.4%,仅1例术后因残余胆脂瘤再次手术;对照组平均干耳时间为7.5周,术腔肉芽的发生率为23.4%,有3例术后胆脂瘤复发,成形组无一例在冷空气环境中出现头晕,耳鸣,耳部不适等症状。结论: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方法,寻找一种既能彻底清除病变,又能获得符合生理功能的外耳道及良好的术后听力的手术方式。方法 常规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利用自体耳屏软骨重建外耳道后壁,并行一期鼓室成形术。结果 随访1年以上,25耳外耳道形状及功能接近正常,2耳外耳道后上壁及上鼓室外侧壁部分塌陷及粘连;听力情况显效6耳,有效14耳,无效7耳,总有效率为74.1%。复发情况术后1例病变复发,复发率为3.7%。结论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利用自体耳屏软骨重建外耳道后壁,并行一期鼓室成形术,既能彻底清除病变,又能获得符合生理功能的外耳道及良好的术后听力,是一种治疗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比较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