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以临床医师提高对重型手足口病的认识,及早发现,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多以高热、手足口腔及臀部斑丘疹、庖疹、精神差、惊跳、抽搐、心率增快为主,少数皮疹不典型。结论:重症可出现末梢循环障碍,高血压及高血糖、WBC、CK-MB、ALT增高,脑脊液异常。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级甲强龙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住院的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信息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患儿的特点是多发生在3岁以下,多有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抖动、少数患儿无典型皮疹。结论:重症患儿白细胞、血糖、心肌酶、胸片等有明显异常,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球对重症患儿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呼吸系统受累时及早给予机械通气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4.
76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早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6月至12月收住院的76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表现可不典型,3岁以下为高危年龄,发热发生率98.68%,出现精神差、肢体抖动、呕吐的比例分别为100%、69.74%、60.53%;血白细胞(WBC)〉15×10^9L-1占38.15%,血糖〉9mmoL/L占48.68%。病原学检查EV71阳性占40.79%,CA16占7.89%;本组病例发现高危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治愈69例占90.79%,死亡2例占2.63%。结论:注意观察高危因素,早期筛查出重症病例,给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冲击为基础,配合降颅压、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果断机械通气的综合治疗,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以手、足及口腔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传染病.虽为良性经过,若认识不足或经验缺乏,易漏诊、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笔者近3年诊治的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手足口病重症的认识水平,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抗炎、抗病毒、脱水及对症治疗。结果本组38例患儿中,1~4岁30例,农村多于城镇,重症患儿易并发肺炎、心肌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呼吸衰竭、微循环障碍等。结论人选病例中,37例治愈,1例死亡(病毒检测为EV71型感染患儿)。手足口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患儿,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宜春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0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患儿多有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抖动,少数患儿无典型皮疹。多发生在3岁以下。结论 重症患儿白细胞、血糖、CK-MB、血压变化与轻症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酌情使用甲强龙、丙球对重症病例重型患儿(第2期)有明确的治疗作用。重症病例危重型患儿(第3期、第4期)早期给予机械通气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重症手足口病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10年陕西地区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原、高危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56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重症HFMD,EV71感染占75.2%。临床特点:皮疹,持续发热,精神差、易惊,嗜睡,肢体抖动,部分伴呼吸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外周血中白细胞及CRP升高,高血糖。积极给予降颅压、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等对症治疗,临床痊愈出院119例,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者29例,死亡8例。结论:陕西地区重症HFMD多为EV71感染,均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尽早应用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防治病情进展。出现神经系统受累时需注意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心脏损害,早期机械通气,积极改善循环功能状态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探讨重病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对28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重症手足口病11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6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4~8月收住院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100%,出现肢体抖动、肢体无力或肌阵挛症状的占92.24%,反复或持续发热发生率为58.62%,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阳性74.51%;死亡4例,占3.45%。结论肢体抖动、肌阵挛、发热持续时间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临床表现特点,为早期诊断、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例重症HFM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治HFMD 4 229例,重症病例199例,占4.7%.重症病例发病以3岁以下多见,易惊为最常见表现,大部分病例有发热、心率快、血压高、白细胞高、血糖高等表现;脑脊液以细胞数升高较明显;EV71感染占87.9%;14例发生肺水肿.结论 发热、易惊、手抖、心率快、血压高等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及时行脑脊液检查对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71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1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加以总结。方法:对2008年4月至8月收治的17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皮疹以手、足、口为著,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可形成大规模流行,但只要及时、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并发脑炎重症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笔者医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4例咽拭子EV71核酸检测阳性的手足口病并发脑炎重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组,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64例患儿均有发热和皮疹.与重型组比较,危重型组中肌无力、抽搐、躁动症状的发生率较高,WBC、心肌受损相关指标(CK、CKMB、LDH、HBDH)、血糖及PCO2水平也明显升高.治疗上应积极采用甘露醇降颅内压(93.3%),酌情联合糖皮质激素(63.4%)及丙种球蛋白(15.9%)治疗,此外笔者医院重症病例通常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72.6%)营养神经,匹多莫德(71.3%)提高免疫力.164例重症患儿中治愈好转158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死亡5例.结论 EV71型HFMD并发脑炎重症患儿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细心护理,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通过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对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症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2月_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病例进行筛选,对这些筛选出来的病例,护理人员着重观察患儿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情况、面色变化,加强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指脉氧和血糖的监测,积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相关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筛选患儿49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有高度的警觉性,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手足口病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为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人群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3岁以下患儿占70.5%,男性(54.5%)高于女性(45.5%),农村儿童(95.5%)高于城镇儿童(4.5%),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1年10月治疗的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和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比,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等情况。结果:重症组1例患儿入院后2h内死亡,其他患儿均治愈后出院,经随访没有出现后遗症表现;经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有皮疹和发热的表现;重症组的血糖值、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普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多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治疗应及时,以有效避免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共433例,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统计治疗后患者情况。结果:患者白细胞计数平均(14.1±6.9)×109/L;血糖平均(8.4±5.3)mmol/L;PaCO2平均(28.9±8.3)mm Hg;CRP平均(6.89±10.1)mg/L;疗效有效率为86.8%;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6.5±2.1)h;病情未见变化甚至恶化的患者有57例(13.2%)。结论: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