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先天性肝外门腔静脉分流(Abernethy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Abernethy畸形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男性,20岁。反复间歇性便血20年。重度贫血貌,外周血WBC 2.0×109/L,RBC 2.6×1012/L,HB41g/L,PLT 125×109/L;粪红色软便,OB(+++),血液(++);经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部血管彩超、腹部CT血管重建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行结直肠周围血管离断和直肠下段曲张静脉缝扎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年,生活质量好。结论 Abernethy畸形分为Ⅰ型和Ⅱ型,Ⅱ型患者肝外门静脉广泛扩张并导致门腔静脉分流,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因上腹不适,烧灼感4d,于2006-07-12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高干科。入院时体温正常,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全身未见出血点,上腹部轻压痛,血常规示红细胞(RBC)4.59×1012/L,血红蛋白(Hb)143g/L,白细胞(WBC)8.8×109/L,血小板(PLT)66×109/L,肝功能异常,直接及间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1岁.喘憋伴尿量减少1周,于2014年2月12日入院.体格检查:T 36℃,P 63次/分,R 17次/分,BP146/88 mmHg,神志清楚,自主体位,面容无异常,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不等,心律不齐,HR 63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7.5×10^9/L,N 0.69,红细胞3.92×10^9/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237×10^9/L,尿素氮42.27 mmol/L,血肌酐876.3μmol/L,血钾6.33 mmol/L,B型钠尿肽2 980 pg/ml.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女,13岁。15d前出现左下腹部隐痛,时轻时重,伴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粘液,在乡镇卫生院诊为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及药物等治疗无效,于1993-06-02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8.7℃,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7/9.4kPa,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肝脾(-),下腹部稍膨隆,未见胃肠型及逆蠕动波,左下腹部可触及约7cm×6cm肿物,中等硬度,活动度差,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闻及高调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化验Hb 115g/L,RBC 4×10~(12)/L,WBC 26×10~9/L,N 0.82,L 0.18。B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5岁,因左下腹隐痛不适15 d,于2008年8月12日入蓬莱市中医医院.近15 d来,患者左下腹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大便不成形,2~3次/d.查体:T 36.8 ℃,HR 82次/min,BP 130/86 mmHg.腹部稍膨隆,无包块,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稍弱,直肠指检阴性.实验室检查:WBC 4.5×109/L,L 0.28,N 0.69,RBC 4.0×1012/L,Hb 122 g/L,PLT 193×109/L .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左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 d"于2012年9月19日入本院。疼痛开始为阵发性绞痛,入院前1天成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巩膜黄染,左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墨菲征(-),血清脂肪酶907 U/L。入院前上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右位心,内脏反位。  相似文献   

7.
伴t(9;22)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12岁,因乏力、腹胀半月,发热一天入院.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侧颌下均可触及一大小约2 cm×2 cm肿大淋巴结,质中等,活动度好,无压痛,心肺未见明显异常,门诊血常规示WBC48.2×109/L,HGB56 g/L,PLT22×109/L,腹部B超示脾脏大小140 mm ×45 mm,实质回声均匀,提示脾大.  相似文献   

8.
张剑  王昆华 《山东医药》2010,50(42):31-31
患者男,31岁。因反复上腹痛伴腹部包块2个月,加重2 d,于2009年1月16日就诊。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触及包块,每次发病症状持续0.5~1 h自行缓解。入院前2 d患者再次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外周血WBC17.20×10^9/L,N 0.88,Hb 82 g/L。粪隐血实验++++。胃镜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既往史和家族史不详。查体:患者呈急性痛苦面容,口唇、脸颊部、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后半个月、腹腔积液、胸腔积液1周入院。既往史:半年前患重症急性胰腺炎(serve acute pancreatitis,SAP),精神分裂症病史。查体:腹部膨隆,上腹部轻压痛,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44 U/L,尿淀粉酶176 U/L;血常规:白细胞3.5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4%。腹部CT平扫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肝内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2007年2月因"上腹痛15 h"入院.体检:上腹部有压痛.实验室检查示WBC 19.6×109/L,血淀粉酶U/L,血糖13.6 mmol/L,LDH 580 U/L,AST 366 U/L.腹部CT提示胰腺坏死及胰周大量渗液,Balthazar分类为E级.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给予禁食、空肠营养、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于2007年4月出院.出院时复查腹部CT仍提示腹腔较多渗液,2个月后复查腹部CT提示胰腺巨大假性囊肿,其后患者辗转至多家医院就诊,未果.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5岁,2012年2月18日因"髋关节疼痛4个月"就诊.患者就诊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髋关节疼痛,有时伴有鼻出血,左上腹不适,无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院外治疗效果差,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5 cm可触及,质韧,无压痛,双髋部压痛,活动受限,双侧Gaenslen试验阳性.入院后行全面检查,查血常规:白细胞46.14×109/L,血红蛋白102 g/L,血小板276×109/L,嗜碱细胞0.77×109/L.白细胞分类:早幼粒细胞0.02,中晚幼粒细胞0.12,嗜碱0.02.腹部B超:肝右前叶钙化灶,脾脏肿大,脾脏大小21.7 cm ×7.5 cm,体积明显增大,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左肺上叶慢性炎症,左肺上叶及左肺门钙化灶;纵隔内及双侧腋下小淋巴结;肝内钙化灶;脾大,肝脾周围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6岁。因头晕乏力2个月于2003-09-04收住我院。体检: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体检无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0g/L,WBC1.1×109/L,淋巴细胞0.686,血小板12×109/L,网织红细胞0.018。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X线胸片示右  相似文献   

13.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少见的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随着人们对此病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的报道已明显增多。我院近年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58岁,因“疲乏无力4个月,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自觉腹部有一包块,遂行腹部B超示,脾脏重度肿大,查血常规示:Hb142g/L,Plt73×109/L,WBC13.0×109/L,N0.89。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脾脏重度肿大,质硬,无压痛。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72.5%,以杆状及分叶核为主,占52.5%,全片见巨核细胞32只,产板巨2只,余为颗粒巨,…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以“皮肤、巩膜黄染20 d”为主诉,于2016年12月6日来本院肝胆胰脾外科治疗,伴尿色加深,近期体质量减轻约5 kg。吸烟史50余年,20支/d;饮酒史50余年,350 g/d。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明显腹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4.29×109/L,红细胞3.96×1012/L,血红蛋白119 g/L。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1岁,进食少量巧克力后上腹痛3 d入我院急诊科。血清p-淀粉酶(p-AMY)427 U/L,诊为“急性胰腺炎(AP)”收入院。饮酒史3-4两/d×20余年。入院体检:腹肌略紧张,剑突下及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余无特殊。入院诊断:重症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辅助检查:WBC 4.5×10 9/L,血清p-AMY 423 U/L;腹部B超可见胰腺前方约10 cm×3.3 cm包裹性积液,腹水;腹部CT:胰腺体积增大,实质内大部呈水样低密度影,诊断为AP,不除外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2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腰痛4天于1988年元月5日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9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3/7.98kPa(100/60mmHg),急性病容,醉酒貌,双腋下及口腔粘膜、软腭均可见针尖大小淤血点,心肺正常,腹平软。上腹部、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1.5cm,质软、脾未及。双肾区压痛,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5g/L,白细胞3.08×10~9/L,中性82%,淋巴18%,血小板95×10~9/L。尿蛋白( ),血尿素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9岁。因上腹部疼痛2周入院。患者于2周前晚餐进食茵陈拌面后数小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向两侧腰部呈束带状放射,伴恶心、呕吐胆汁样胃内容物。自服中药治疗,病情无缓解,全腹疼痛加剧。外院体检:轻度贫面貌.全腹压痛,上腹为主,肝区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WBC 15.6×10~9/L,N87.1,L0.04%,M 0.07%,Hb 104g/L,PLT109×10~(12)/L,肝功能正常,血淀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1岁,因“食欲不振、乏力二十余天伴发热”入院.患者廿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之出现发热,热峰达40℃,有畏寒;居住地区近期有血吸虫病发病者十余人.人院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69次/min腹软,中上腹部轻度压痛,反跳痛阴性,未及异常包块,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活动性胃炎伴灶性糜烂.血常规:WBC 21.3×109/L,N0.33,E0.5,RBC3.46×1012/L, Hb112g/L, PLT323×109/L.  相似文献   

19.
李辉  唐环 《山东医药》2009,49(9):53-53
患者男,51岁。因发热、乏力10余天,左侧腹痛3d入院。上腹部CT提示脾脏占位,炎性肿物待查。查体:T38℃,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右上腹、左腹部压痛,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WBC8.6×10^9/L,N78.7%,RBC3.63×1012/L,Hb102g/L,PLT270×10^9/L。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脾脏占位,脾脓肿。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并行CT定位下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20.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5 1岁,因腰痛3个月入院。入院前外院腰椎X线片显示:腰3,4 (L3 ,4)椎体骨质增生,按此诊断用中西药及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半个月余,效果不佳。入院查体:体温36 5℃,脉搏84次/min ,呼吸2 3次/min ,血压12 5 / 75mmHg(1kPa =7 5mmHg) ;精神差,消瘦,全身皮肤未见色素痣、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L3 ,4椎体及右髋骨后缘压痛显著,余无异常。患者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 9×10 9/L、中性0 82、淋巴0 18,血红蛋白86g/L ,血小板76×10 9/L ;红细胞沉降率110mm/ 1h ;肝、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