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丽娜  范学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66+168-166,168
Fahr病即家族性基底节钙化(familial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FCBG),少数为散发病例,首先由Bamberger在1855年提出。随后Fahr在1930年报告了l例对称性基底节钙化患者并对该病进行了描述,后来将该病称为Fahr病。  相似文献   

2.
Fahr病由Bamberger于1855年首先提出,Fahr在1930年作描述,Fahr病又称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为家族遗传性疾病,也可见散发病例,本病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Fahr病又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锥体外系铁钙沉着症或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为一种罕见疾病.张雪哲等于1990年首先报道1例,迄今国内报道已近二百例.现报告我院2007年到2011年发现的5例病例.  相似文献   

4.
Fahr病的CT、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我院2例F ahr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变化对比,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2例F ahr病患者均进行CT、M R I联合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最后诊断。分析CT、M R 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F ahr病的正确诊断提供的必要依据。1资料与方法在我院就诊2例均为女患,30-46岁,均无外伤史。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抽搐,头痛、头胀,进行性智力低下,语言交流障碍。患者1的姐姐亦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及相似的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5.
Fahr病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hr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Fahr病的CT、MRI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广泛且较对称的钙化;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指标均正常。结论CT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MRI不如CT敏感,但梯度回波可改善这种状况,且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的范围及程度。CT和MRI结合对Fahr病的诊断起了协同作用,而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正常是Fahr病与其他疾病鉴别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探讨猫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我院2011年收治的1例猫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有被猫咬伤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理特点为多个微脓肿形成,经手术切除治愈。结论猫抓病与汉赛巴尔通体(B.henselae)感染有关,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猫密切接触史、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理示多发微脓肿是诊断本病关键,治疗以抗生素治疗加局部淋巴结切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身高156mm,体质量60kg。因发现头颈部、胸部、腹部、腹股沟区包块10年伴头晕1年入院。患者发现头颈部、胸部、腹部包块十年。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睡眠时打鼾,  相似文献   

11.
王猛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759-1760
生食溪蟹在一些地区较常见,有时会因此摄入寄生虫虫卵或幼虫而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在非流行区少见,医生认识不足,往往易误诊、误治。本院收治1例并殖吸虫病患者,4年来多家医院均误诊。本院临床诊断后予以喹诺酮治疗,2周后病变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现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以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临床较为少见,患者易出现基底节钙化,即呈原发性甲旁减并Fahr综合征.患者若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易被误诊,本文将我院1年来诊治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姜爱贤 《江西医药》2001,36(4):299-299
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蚴虫寄生于人和家畜体内引起人畜共患病,其成虫寄生在人体内,蚴虫可寄生在猪、人、骆驼、猫等体内.脑囊虫病占囊虫病的60~90%[1]该病在我省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本文5例病人的最初诊断都不是脑囊虫病,而最后经CT、MRI和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脑囊虫病.为避免误诊,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特将近几年在我院经治的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ahr综合征的ICD-10编码。方法通过阅读医学文献,深入了解Fahr综合征的临床与病因,按ICD-10分类规则进行编码。结果对Fahr综合征的的临床与病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给予相应的编码。结论编码员一定要按正确操作步骤进行编码,还要阅读病史,有疑问须多方查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编码原则做出正确编码。  相似文献   

15.
李佳慧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12-112
目的:报道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1例。方法:2008年7月11日患者1例,因不明原因反复出现腹部疼痛,并发精神症状2d入院。初步诊断为肠梗阻,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2d患者尿为浅咖啡色,实验室检查尿卟胆原为阳性,确诊为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结果:0.1%普鲁卡因500ml静脉滴注,肌注氯丙嗪缓解腹痛和精神症状,并针对其他症状做相应对症治疗,住院14d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通常神经、精神症状出现在腹痛之后或同时,但亦有时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或唯一症状,易误诊,尿卟胆原定性试验对本病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市某厂退休工人,发病前1个月在家有食熟羊肉史.患者2011年4月7日开始出现发热,高热为主,体温最高达40℃,热型不规则,出汗多,乏力,发热时伴寒战、咽痛,无畏寒、关节疼痛、皮疹,发病后在外院及我院门诊多次就诊,2011年5月19日我院门诊血常规:WBC 5.65×109/L,N 38.9%,HGB110 g/L、PLT 52× 109/L.尿常规示:WBC 6个/μL,PRO++,BLD+,胸片无异常.2011年6月5日我院门诊HsCRP 5.41 mg/L,复查尿常规无异常,拟"发热查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针,头孢呋辛针等抗感染治疗,症状反复,于2011年6月7日到我院感染科住院,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4.94× 109/L、N 53.7%,HGB97g/L,PLT 84×109/L,E 0%.血AST 59 IU/L,乙肝表面抗原,血沉ESR 34 mm/h.腹部B超示:(1)左肝大.(2)慢性胆囊炎.(3)前列腺稍大.心脏B超示:左房增大,未见赘生物.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针抗感染治疗,体温缓慢下降,2011年6月15日行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检术,骨髓涂片常规提示增生活跃骨髓象.骨髓活检示:骨髓部分增生极度低下,部分增生较低下,粒红比例大致正常,均以偏成熟阶段细胞为主,巨核细胞不少,为分叶核,免疫组化:CD3部分(+),L26(-),CD56(-),CK(-).201 1年6月19日体温降至正常,2011年6月21日复查PLT 52×109/L.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简介患儿女,4岁5个月,主要因为"语言、运动发育落后,肢体松软无力1年余",于2008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儿足月剖腹产,其母在孕期主诉:胎动极少,生后无明显缺氧史,出生体质量2500g,生后即发现患儿双下肢交叉,哭声弱,6个月时去北京就诊,诊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脑性瘫痪",并行"内收肌松解术"同时给予手法  相似文献   

18.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心悸1年半,突眼、胫前肿块1年,加重半年入院.曾于1999年4月无诱因出现心慌、消瘦,查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素)均高于正常值,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2个月,症状缓解.查T3、T4、TSH稍高,但出现双眼突出、畏光,甲状腺肿大,双胫前肿块,遂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甲亢症状消失,多次查T3、T4、TSH正常,但双眼突出加重,伴刺痛、复视、视力下降,双胫前肿块明显增多,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发热,咽痛,胸闷气促2d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未测体温),咽痛,活动后感胸闷气促,休息可缓解,双侧膝关节胀痛,无咳嗽、咳痰、潮热盗汗、胸痛等症状。无特殊既往史,生于本地,起病前未到过疫区,无病死家  相似文献   

20.
Stargardt病1例     
Stargardt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由Stargardt于1909年首次报道随即命名,该病是一种黄斑萎缩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显性遗传,患者双亲多有近亲结婚史,也有散发病例,本病例属于散发。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20岁,视力下降常为首发症状且多为双眼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