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院107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经验及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统计德庆县人民医院10年来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107例临床资料。结果致伤原因多为车祸及跌伤,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12%,病死率26.2%,重残15.9%,恢复良好和中残51.4%。结论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表现复杂,并发症和合并症多,病死率高,治疗上及时处理,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在35%左右,我国重型颅脑伤(GCS≤8分)平均病死率在30%-50%之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高[1].现将对我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 3~8分颅脑损伤患者,该型损伤是外伤类疾病致死、致死率最高的病种,有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在23.4%~44.7%[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设施的完善,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下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  相似文献   

4.
范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77-47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们基层医院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2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抢救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52例,病死率20.9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一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辨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二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尽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防治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20%,病死率高,尤其是GCS3分的颅脑损伤病人,罕有幸存者,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难点.本文报道了我院外科自1998年6月~2002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凯  岑远光  黄常坚 《河北医药》2011,33(18):2778-27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的GOS测定:良好76例(44.2%);中残28例(占16.3%);重残14例(占8.1%);植物生存或死亡54例(31.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治疗。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辨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使用亚低温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995年至2001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85例,GCS3~5分76例,死37例,占48.7%;GCS6~8分209例,死亡44例,占21.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积极防治脑水肿、颅高压及严重并发症可以减少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148例(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73%),重残40例(27%),死亡90例(38%)。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军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123-123
近年来,颅脑外伤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当今,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为18%~20%,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已成为临床工作重中之重,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我院2004~2008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148例(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73%),重残40例(27%),死亡90例(38%).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32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年才 《安徽医药》2006,10(8):611-611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高达30%~50%[1] .现就我院近四年来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 2 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GCS≤ 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 8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 18例 (6 4 3% ) ,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 12例 ,重残 6例 ,死亡 10例 (35 7% )。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 ,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 ,亚低温治疗 ,自体量子血疗法等措施 ,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 ,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107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急救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及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与受伤程度、院前急救措施有密切联系。结论应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安全迅速转运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3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1日~2018年10月1日,分为观察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患者100例、有效患者40例、无效患者10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还能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颅内压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珉  张莉 《河北医药》2003,25(1):61-6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又复杂的创伤 ,它不单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 ,同时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将接踵而至 ,促使病情加重。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一直徘徊在 3 6.8%~ 64 .3 % [1 ] 。近几年来临床上开展了亚低温冬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 ,使病人体温降低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 ,脑损伤超过 7~ 8h实施亚低温治疗其低温保护作用明显减弱[2 ] 。因此 ,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 ,疗效越好。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我科于 1999年 9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在常规…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精神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间,6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21.1%,精神障碍多继发于额、颞叶损伤,临床表现为躁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症和缄默症,以躁狂症最常见。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主要是脑功能区受损害所致,精神障碍一般持续时间短暂,预后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冬梅  马兰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91-3293
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工作繁重、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来治疗监测技术的迅速进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护士掌握监测技术观察判断病情、准确实施治疗方案、积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极为重要.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10例,按国内统一标准分型,重型颅脑损伤89例,占42%.我们对89例重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护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高认识水平,改进监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53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6例,发生率14%。36例中治愈27例,治愈率74%,好转7例,总有效率94%。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预防为主。一旦出血,应采取由胃管注入抗酸、止血剂、胃黏膜保护剂,静脉使用洛赛克,需要时予以输血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早期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抢救脱险74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1.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成活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腺肽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对 1998- 0 2~ 2 0 0 0 - 0 9收治的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及术后应用胸腺肽 ,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应用胸腺肽后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率降至 11.2 5 % ,致残率降至 16 .2 5 % ,死亡率降至 5 .0 0 %。结论 胸腺肽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力 ,促进外伤后肝功能损伤愈合 ,能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