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 《黑龙江医药》2009,22(4):573-574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临床少见疾病。 我们将近期1例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7岁,因“全身皮疹伴瘙痒1月余,乏力20天”于2008—07—26入院。患者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皮疹、瘙痒,无发热,在当地医院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具体不祥),症状无明显改善。20余天前患者感乏力,活动时明显心悸、气促。皮肤瘙痒、乏力呈进行性加重,入院前6天在我院皮肤科考虑“过敏性皮炎”予地塞米松10mg qd治疗4天,瘙痒无好转,入院前2天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2岁。因阵发性腹部绞痛伴皮疹、皮肤瘙痒1d入院。入院体检:急性痛苦面容,神清合作,问答切题,自动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可见多处红色斑疹,压之褪色。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轻压痛,轻微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阴性,肝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4岁,汉族.因腹痛、腹胀二天来我院.该患二天前出现腹痛,以上腹痛为著,疼痛剧烈,为痉挛性疼痛,伴有恶心,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胀大,腹部不适,排气减少,排便尚正常,但排便后腹痛腹胀不缓解,无发热及呕吐,当地以“腹水原因待查”介绍转来我院.入院查体:生命指征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肝嗜酸性肉芽肿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3岁,因右上腹胀痛1周,于2004年2月11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以夜间平卧入眠时加重,呈阵发性,无腰背部放射性疼痛,无胸闷、胸痛及发热盗汗等症状。体格检查:体温36.8℃,神志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3cm质软,边缘光滑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5.
病例 男,37岁。因右上腹痛、发热5天入院。腹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发热,体温最高达39.6℃。无恶心、呕血及黑便,无咳嗽、咳痰、心慌及胸闷。查体:体温38.6oC,血压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4岁,因咳嗽、活动后气短1个月,呼吸困难加重3d于2011年4月19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十咳,活动后气短,当地医院给予抗炎、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此次住院前3d呼吸困难加重,偶有白色黏痰,夜间难以平卧入我院.病程中无咯血,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7.
氟罗沙星致严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爽  宫淑芝 《河北医药》2004,26(7):558-558
患者,男,80岁。主因慢性咳嗽、咯痰、气喘3 0余年,加重伴发热2d入院。查体:T 3 8℃,P 72次 min ,BP 13 0 70mmHg。咽部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底可闻及少量水泡音。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外周血白细胞13 .87×10 9 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 .65×10 9 L ,  相似文献   

8.
[病例] 男,37岁.因右上腹痛、发热5天入院.腹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发热,体温最高达39.6 ℃.无恶心、呕血及黑便,无咳嗽、咳痰、心慌及胸闷.查体:体温38.6 ℃,血压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2/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莫菲征阳性,肝脏于右肋下2cm可触及,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9岁,退休人员,2011年7月6 日以咳嗽、咳痰带血丝一年为主诉来诊,患者既往体健,一直生活在当地,3年前有养狗史,入院体检:神清,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左下肺呼吸音弱,无干、湿啰音,心律齐,肝脾无肿大,肝区、肾区无叩击痛.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32,中性粒细胞13.97,嗜酸性粒细胞0,肝功、肾功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屏风胶囊针对晚期肺癌气阴两虚型患者自汗盗汗临床中药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海军特色医学中心2004年—2020年收治7 616例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中782例患者入院前及放疗期间出现自汗盗汗症状,根据中医辨病论治基本辩证分型中诊断:气阴两虚型自汗盗汗,给与自汗夜间盗汗患者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屏风胶囊中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60例患者使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方剂,自汗盗汗症状完全缓解及改善有效率达100%。315例患者使用玉屏风胶囊自汗夜间盗汗症状缓解及改善有效达68.5%。207例患者使用注射用胸腺肽针、注射用胸腺法新针、注射用胸腺五肽针等西药治疗后自汗盗汗症状改善26%。中药方剂及中成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针剂。采用SPSS 25.0数据统计软件,P<0.05说明三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屏风胶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气阴两虚型自汗盗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自汗盗汗临床症状,调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并且有效缓解化疗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偏方验方     
正盗汗方组成:五味子、白参各10克,黄芪25克,麦冬12克,炒白芍15克,生甘草6克。主治:病后及手术后的气阴两虚证及新产妇的郁冒证(产褥中暑)。凡自汗、盗汗均多,乏力,伴有心悸失眠症状者,用之大多有效。指征:自汗或盗汗较多、脉虚。禁忌:外感表实证无汗者,暑湿或湿热蕴阻中焦者,湿浊困中见舌苔浊腻者均不能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5岁。于2008年2月18日因四肢乏力半年,加重伴肿胀3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酸胀不适,继而累及双上肢,无皮疹、光过敏等症,3月前出现双膝酸痛,双下肢水肿,继而累及双上肢,渐出现肌肉酸胀疼痛,1月前曾出现发热,体温38%。入院查体:体温36.4℃。心肺腹未诊及明显异常,双上臂、右手前臂、双侧大腿、小腿可触及条索样变硬,双下肢小腿、右前臂硬性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征( NARES)患者鼻通气主观症状与鼻通气功能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NARES患者44例作为NARES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鼻总阻力值(TNR)、最小横截面积(MCA),并对NARES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检测指标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收缩前,NARES组在75 Pa和150 Pa TN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Mann-Whiteny Z=7.365、8.125,均P<0.05);收缩后,两组75 Pa和150 Pa TNR差异、MCA差异、NARES 8个主观症状与7个客观指标相关性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征患者鼻通气功能与主观症状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临床诊断应全面进行,以防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用当归六黄汤合龙牡汤治疗阴虚火旺盗汗症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6例 ;病程 5个月~ 1年。临床症侯为盗汗 ,五心烦热 ,头昏心慌 ,四肢乏力 ,失眠多梦 ,食欲减退。脉细数 36例 ,弦数 4例 ;无苔少苔 37例 ,薄黄 3例。 40例全部采用当归六黄汤合龙牡汤加减。方药组成 :当归2 5 g,生地 2 5 g,熟地 2 5 g,黄柏 10 g,黄芩 10 g,黄连 8g,黄芪 45 g,煅牡蛎 30 g,煅龙骨 30 g。随症加减 :伴低热、五心潮热明显者加生石膏 30 g;伴自汗者加制附子 8g;食欲减退者加谷芽、山楂。每日 1剂 ,水煎分 3次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患者及国内文献报道共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心脏受累占42.1%,肺脏受累占39.2%,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占18.4%,其中行联合化疗25例,单一化疗2例,脾切除1例。8例在确诊1月内死亡,3例在确诊1年半内死亡。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易出现心肺、神经系统浸润,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崔庆华 《云南医药》1992,13(6):364-365
本文对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所用的酒精伊红稀释液做了进一步改良。对80例标本做实验比较,改良前后的试剂实验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改良后试剂能提前分装,无红细胞不溶现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9岁,于1996年3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低热,体温37.2℃~37.8℃ 间,无咳嗽、咯痰及咯血,无明显乏力,夜间无盗汗,入院前5天出现左侧胸疼,查体T 37.4℃,P 86次/分,R 20次/分,Bp 16/11kPa,皮肤粘膜正常,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头颈正常,双肺无干湿啰音,左下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18.
张健  张骞峰 《中国药房》2012,(27):2572-2574
目的:研究射干煎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射干煎剂每次30mL,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外周血EOS计数、EC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3.3%);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流速(FEV1)下降率和呼气峰流速(PEF)下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EOS计数、EC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外周血E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干煎剂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降低外周血EOS计数与ECP水平。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6岁.3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中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于当地县医院拟诊为急性胃炎.给予抑酸、胃黏膜保护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后转入笔者所在医院.既往健康.人院查体:腹部平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无肿大,莫菲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6.8×109/L,嗜酸粒细胞0.36.  相似文献   

20.
方芳  张开光  吴正祥 《安徽医药》2019,23(2):277-279
目的 探讨无确定过敏原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1例在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并确诊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成人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内镜及病理学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8例病人血中白细胞升高,1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黏膜型(8例)最为常见,且以腹痛、腹泻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多部位(6例)累及,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以十二指肠最为明显,活检或腹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确诊。单部位4块或以上组织或多部位活检可提高病理检测阳性率。激素或激素联合抗感染(7例)治疗、单纯抗感染(4例)治疗均可缓解症状,降低嗜酸性粒细胞,预后良好。结论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对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有提示作用,确诊仍有赖于组织或腹水病理学。感染可能是无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诱因或病因之一,单纯抗感染和抗感染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样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