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和2012年的门诊患者和导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进行预防跌倒培训后的导医护士和护理干预后的门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将2011年未采取培训的导医护士和未进行护理干预的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门诊导医护士培训前后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与主动性服务情况,同时比较门诊患者跌倒和导致纠纷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的门诊导医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与主动性服务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跌倒事件发生人次明显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门诊患者跌倒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可增强护士的责任心,降低门诊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年轻护士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带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年轻护士186名.随机分为两组。93名护士由23名带教老师实施传统带教为对照组,另外93名护士由24名带教老师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带教为观察组,带教结束时给予护士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结果观察组中专护士、大专护士、本科护士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年轻护士满意度(97.8%)、带教老师满意度(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轻护士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带教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护士的临床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对提升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3名介入专科护士,对其进行专科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士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医生及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专科培训后介入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手术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专科护士进行相应的专科培养可有效的提高介入护士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苏娟  李园珍 《河北医药》2011,33(18):2857-2858
目的探讨层级培训方法在手术室新进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新进护士36名作为研究对象,上岗前对其进行层级培训,即岗前培训、试用期培训及转正前培训。采用自制的理论及技能考核试题、调查问卷,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考核、调查,并对两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层级培训,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明显高于培训前,术者及带教老师对新进护士业务能力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层级培训使新进护士能较快的胜任手术室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急诊规范化护士培训预见性思维培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规范化培训护士预见性思维的效果。方法:将急诊科规培护士84名根据入科考试成绩分成优、良、差3层,然后分层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观察组带教过程中随时进行预见性思维培训。在培训结束前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考试合格率(理论、操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职业暴露、医疗纠纷、职业暴力、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急诊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预见性思维培训,可提高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技能、职业防护能力,增加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和职业暴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手术室腔镜专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前发放培训需求问卷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培训人员的现状,成立工作坊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和流程。按工作坊模式分7批(每批6人)进行腔镜专业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腔镜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腔镜护士专业技能和医生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模式运用于腔镜专业护士培训,有效提高腔镜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共同参与性,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和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3月90例门诊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护患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门诊环境布置评分、导诊护士服务态度评分、沟通技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值、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值;门诊导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护患沟通组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患沟通组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门诊环境布置评分、导诊护士服务态度评分、沟通技巧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值、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护患沟通组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值、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值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患沟通组门诊导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患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得到大幅度提高,门诊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有效减轻患者候诊的焦虑情绪,缩短候诊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能力教育培训对提高新执业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2009年7月后分配到医院的新执业护士230名,均采用"模块化、阶段化、分级管理"的培训模式进行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新执业护士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新执业护士对培训的需求度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工作中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能力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新执业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分析分层次教学培训对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及管理质量的影响和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0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3月1日—7月31日开展分层次教学培训,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是否担任过医院感染管控护士的护士知识掌握程度、培训前后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担任过医院感染管控护士的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评分高于未担任过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诊疗器械处理程序、医院感染概念、空气消毒方面的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士在操作技能、应急能力、理论知识以及消毒管理方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分层次教学培训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同时也改善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舒缓疗护护士上岗前实施体验式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40名社区舒缓疗护护士,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享、总结体会、实践应用等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培训,并使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舒缓疗护知识调查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RI-C)分别于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测评。结果:护士的舒缓疗护知识总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舒缓疗护概述、心理护理、灵性关怀知识得分高于培训前;人际反应总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幻想力、身心忧急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体验式培训是提高社区护士舒缓疗护知识与技能、共情能力的有效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培训和指导,对照组按神内科常规护理指导。结果实施护理培训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护理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测定变化:两组干预前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培训结束3月后两组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可提高脑卒中照顾者护理技能,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连续的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组成部分的4个方面: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领导与决策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科研能力评价吉林省精神科专科护士构建模式效果。方法运用专科护士4项核心能力作为一个架构,指导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发展专科护士临床实务能力指标,对2012、2013年度吉林省培训班33名护士核心能力进行评价。结果33名专科护士培训后评定精神科专业核心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林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适应精神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可有效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该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前后的合格率及服务效果。方法于2011年1-6月处方点评前及2012年1-6月处方点评后每月随机抽取处方200张,点评前后均为1200张,计算处方点评前后的合格率,不良反应率及医疗纠纷投诉率;在每月中旬进行满意度调查,每月在门诊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共300份,计算处方点评前后的满意度。结果处方点评后的不规范处方数、不适宜处方数及超常处方数均低于处方点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方点评后合格率为89.50%高于点评前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方点评后不良反应率及医疗投诉率均低于点评前,满意度高于处方点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后,不但能使儿科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且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医疗纠纷,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胸监护病房专业护士梯队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岗护士46名分为3个梯队:基础专业护士、专科专业护士及重症监护专业护士进行培养,与2005-2007年同期护士31名比较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 2008-2010年在岗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高于2005-2007年同期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观察力、护理能力和急救应变能力,掌握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丁凌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14-1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理论在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并进行自我效能训练,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自我效能评分,出院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胰腺炎相关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理论能有效提高胰腺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0):3220-3222
目的 探究分析在新护士带教管理时应用层级培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妇科新护士应用层级培训方法,共分为三个培训阶层.在进行培训前后使用我院自制考核表对护士进行考核,对比前后成绩.结果 新护士在应用层级培训之后相关技能与理论有了显著提升,对比培训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对新护士带教管理并不系统与专业,护士在培训之后专业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规范的层级培训能够让新护士快速的掌握其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更加有效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进行风险管理,并观察管理的效果.方法 分析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存在的风险,制订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改进静脉穿刺方法、强化化疗巡视工作等措施,并且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差错、化疗发生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病例数量,并且对化疗患者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前显著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风险管理前显著增加,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风险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选择该院手术室护士4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开放式培训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层级管理。分别于施行培训管理前、后对2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及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2组层级培训后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层级培训前;试验组护士培训后的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及培训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自助式、个性化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培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院舒适护理对手术清醒患者心理、心率、血压的影响,为指导手术清醒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自愿参与研究。方法将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清醒的患者在生活能自理思维、理解力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随机分舒适护理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抑郁、焦虑量表自评分、血压、心率、自我感觉舒适度,出血量及满意度变化。结果①护理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组患者术中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比率为21.21%,明显低于对照组5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