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饮,《内经》谓之“积饮”,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首创疾饮病名,专篇论述,为后世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祖国医学认为,痰为湿聚而成。但湿又源于脾胃,总由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所致。l脾胃为生痰之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眈,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其水液运行输布.又依赖于脾的转输上行,肺的喜降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开合分清泌油作用二而其首先尤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位…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蛋白尿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良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09-109,127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病程中主要症状之一[1],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来源于水谷精微,张景岳云:"血者水谷之精气,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怖于肺,施泄于肾".说明人体精微物质来源于脾肾所运的水谷精气,但其形成,还需肺之清气所化、肾中命门元气蒸化,才能濡养人体,也是人体正常的水液(津液)代谢的基本过程.脾气散精流注全身,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脾而怖运四肢百骸,水谷精微反而成滞,内生湿浊,精微物质从小便而泻.  相似文献   

3.
1 咳喘病根———痰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所谓脏腑娇嫩 ,既是五脏六腑皆属不足 ,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这是因为肺主一身之气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而痰之本水 ,源于肾 ;痰之动湿 ,主于脾 ;痰之本水 ,贮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 ,脾胃乃水谷之海 ,肾主人身津液。若肺气虚则治节无权 ,失于输布 ,液凝为痰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 ,湿聚为痰 ;肾气虚则失于蒸化 ,其阳虚者水泛为痰 ,阴虚者炼液为痰。小儿肺质未坚 ,肺气未全 ,生痰容易 ,去痰不易。痰湿内盛 ,从体内扰乱了脏腑机能 ,成为咳喘的内在因素。遇到气候变化 ,情…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脾胃升降”理论的临床意义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足神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济。另外脾还有益气、统血、主肌肉、主四肢等重要的功用。脾胃还能使糟粕、腹气向大肠传导输化,以化腑浊泄毒热,故称之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5.
温阳化气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质异常蓄积所致。脂质属于中医学精微物质的范畴,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精微物质的布散是脾阳的功能。脾阳受损,脾主散精功能失调,使水谷精微(脂质)不能正常布散,停聚成痰,留于肝脏,是脂肪肝形成的中医病机。因此,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当以温阳化气为主,恢复脾散精的功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微得以输布,痰浊得以消散。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痰湿”、“痰淤”、“眩晕”、“瘀血”范畴,是以肝、脾、肾之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症,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李氏[1]认为高脂血症病机为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或脾气虚弱,或痰浊内盛,困遏脾土均致脾阳不健,输运失常,水谷精微变为脂浊,进入血液而形成血脂升高。另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煎熬津液,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大分子物质相对增多,也会造成血液粘稠。顾氏[2]认为高血脂为血中痰浊,而痰浊产生多责之脾肾两脏。正如张景岳所说:“痰之所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两者之中,尤以肾为…  相似文献   

7.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发病中的作用。我院陆长清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着重以下四个治则: 一、调升降和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升,主运化,不仅是消化水谷,而吸收和输布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和津液。若脾气不升,即可产生  相似文献   

8.
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本文对脾虚证引起的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痰饮与瘀血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痰饮的形成涉及了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其中肺不宣发肃降、脾不运化水湿、三焦决渎失职可引起水液输布障碍,而水液输布障碍的关键在于脾和肺。脾不运化水湿,聚而为饮,肺不宜发肃降,停而为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之气化失职,膀胱藏津失常则水液不能排泄,停聚于内而为饮,因肾主水液排泄,决定着胃能否受纳水液故“肾者,胃之关也。”但无论涉及何脏腑,痰饮形成的结在于水液的停蓄。  相似文献   

10.
痰饮水湿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广泛的病理因素,是导致各种病证的罪魁祸首. 如果人体感受六淫外邪,或为饮食七情所伤,影响肺脾肾的气化功能,水液代谢遭到破坏,则水液或停或聚,为痰为饮,为水为湿.可见,四者均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不归正化而成.一般地说,津停则为水,弥漫则为湿,寒凝则为饮,热煎则为痰,叶天士说:“津液凝滞,不能输布……,水之清者悉变为浊,水积阴则为饮,饮凝阳则为痰”.可见,四者同出一源,其治疗亦均从肺脾肾三脏人手.  相似文献   

11.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而脾虚证主要指脾气、脾阳或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证候,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  相似文献   

12.
脾与胃相合,共居中焦。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受纳,是指承受、容纳水谷。运化,是指转运、变化,包括了消化水谷、化生营血、输布精微、运化水湿等功能。由于脾胃受纳和运化的水谷精微,是人体降生之后生长发育和维持一切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脾胃被叫做“后天之本”。脾胃的这种功能表现,好比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正莫燕新老师深研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湿浊内扰,瘀血内阻证为主要病机,脾肾两虚是主要病理基础,主要病位在脾肾二脏。多年来在使用益肾健脾、泻浊化瘀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认为肾的精微封藏失职和脾的运化水谷功能障碍,湿浊内扰,瘀血内阻是因为肾的气化功能失常而致体内湿浊难以正常排泄,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致气血生化乏源内生湿浊,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日久产生瘀血内阻,是中医所谓"关格""虚劳""水肿"及西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原因,故以"益肾健脾"达到脾肾的"藏"的功能恢复,以"泻浊化瘀"达到湿浊得出,瘀血得除而使得脾肾正常"泻"的功能恢复。据此拟"莫氏肾衰  相似文献   

14.
谢桂权 《中国医刊》1999,34(10):10-11
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因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比普通肾病综合征治疗棘手的原因,关键在于其病因复杂,病理多变,病邪缠绵、难于祛除。影响本病难治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1 脾肾亏虚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所有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都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脾肾亏虚证候。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主运化水谷之精及统血。脾虚可致患者气血化源不足,湿浊潴留,而出现水肿、营养不良、血尿诸症。肾主水,司开合,主管人体水湿的排泄和精气贮藏。肾虚则气不化水发为水肿;肾失封藏,精气不固,蛋白精微漏泄则形成蛋白尿。因此,脾肾…  相似文献   

15.
脾胃乃仓禀之官,后天之本,津液气血及精气化生之源,若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生水湿,加之妇女孕后,阴血聚于下以养胎元,真阳凝聚,胎体渐大,有碍脾气的输布,更易发生妊娠肿胀。故从病因病机、论治以及理法方药几方面进行论述脾虚与妊娠肿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消渴日久,脏腑耗损,气阴两虚,精微化生过剩,津液输布失常,内生糖毒、浊毒、热毒,"毒"淫机体,挟糖毒耗损气血,挟浊毒黏滞缠绵,挟热毒灼营伤阴,致使血行不畅,"瘀"从"毒"化,共损目络,而成消渴目病。"毒瘀损络"为消渴目病的关键病机,解毒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解毒通络使水谷精微得以运化,津液输布恢复正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其濡养,从而改善消渴目病诸症。针对毒之成因和毒之特性,在解毒通络的同时,结合益气、养阴、化痰、清热等法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健脾益气使脾气强健,气血化生源源不息;养阴生津使阴精充足,肝肾之精源源不绝;祛除痰浊、清热解毒,使营阴充足不黏稠、血行流利不成瘀。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本病的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咳血及胸痛等。中医学认为,肺主气。为宗气出入之所,司呼吸,为气机升降之枢,若肺受外邪或内伤而气机出入升降失常,则可出现咳喘、胸痛等症;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若脾土虚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聚湿生痰,上贮于肺,变生诸症;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若肾阴亏损,水不济火,相火妄动,则见咳呛咯血;此外,肝火偏亢,火邪迫肺,灼伤阳络,亦可引起咳血。  相似文献   

18.
山楂在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者.中医古籍对本病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有相似症状的描述,如《丹溪心法》"肥人多痰湿".《景岳全书》曰:"脂者,血清而气滑大,故不能大,虽肥盛皆别于众人,而脂者之气似不及膏,肉也."故本病属于中医"痰浊"、"痰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造成运化输布失调,机体气机阻滞,瘀血痰浊痹阻脉络引起.治疗重在化痰降浊,燥湿散瘀.  相似文献   

19.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多个脏腑参与活动,其中肺、脾、肾三脏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基本上概括了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被胃、小肠、大肠吸收后输送到脾,脾将其化为津液并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这一阶段如果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会形成水湿发为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受从脾转输的津液,通过宣发肃降布散于全身及肃降到肾,这一…  相似文献   

20.
白带属湿症、是妇女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如涕如涎、绵绵不断、称为“白带”。其病因:《傅青主女科、带下、白带篇》谓:“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且因“脾主运化水湿”;“肾主命门”,而脾主运化须赖肾中阳气的温煦、方能健运;并“肾有藏精”之功、故肾阳虚也可致此病。盖白带之因、多由脾虚、运化不利、致湿浊停聚于内,当任脉不固、带脉不能约束时、则易为湿邪所犯、湿浊下注;或因肾阳虚、肾精不固、失约而成。笔者临床上多按两类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