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库普弗细胞与肝星状细胞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选取40只Wistar雄性大鼠连续4周腹腔注射10 g/L DMN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20)与正常组(n=20),两组均应用DMN进行肝纤维化造模。采用Reiman法测定大鼠第4周和第7周ALT、AST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大鼠库普弗细胞与肝星状细胞标志物ED1与α-SMA分布情况,收集并分析两组肝/体质量比、肝组织病理变化、胶原纤维面密度。结果:模型组第4周和第7周ALT、AST、面密度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第4周和第7周总蛋白(TP)、肝/体质量比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4周与第7周肝/体质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模型组第4周和第7周光镜下可见ED1、α-SMA阳性细胞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纤维间隔弥漫部位。结论:DMN可导致大鼠肝功能障碍及弥漫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库普弗细胞可激活、活化肝星状细胞。  相似文献   

2.
虫草菌丝提取物抗DMN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动态观察虫草菌丝提取物(CJTW)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自造模之日起,模型大鼠经口给予虫草提取液,分别于给药后3天、2周及4周动态观察药物的干预作用。结果(1)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浓度均显示成功建立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与正常组相比较,DMN造模3天后,肝组织H202、丙二醛(MDA)的含量即升高,而后随着造模的进行继续升高,4周时达到峰值。(3)虫草提取物显著抑制模型3天时H202含量,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虫草提取物能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模型4周时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r)活性、HA含量和肝组织心02、MDA、HYP含量通过虫草提取物的干预得到显著的抑制。结论CJTW具有抗DMN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抗过氧化损伤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补肾柔肝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后肝脏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的影响,以了解其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模型组和治疗组运用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给予补肾柔肝方灌胃,剂量10 g·kg-1·d,共治疗4周.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对肝组织进行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并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IMP-1及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DMN可以成功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组织TIMP-1和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强,中药复方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弱,而正常对照组表达较少.结论:TIMP-1与TGF-β1mRN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中药复方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IMP-1及TGF-β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康合剂实验性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红安  聂青和  王媛  郭永红  聂丹丽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28-1131,1183
目的:探讨肝康合剂对实验性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雌性Wistar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肝康合剂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通过光镜观察肝脏HE、VanGieson(VG)胶原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大鼠使用肝康合剂后肝脏组织中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免疫诱导肝纤维化大鼠在造模结束后肝组织学改变呈进行性加重,以造模结束后3月为著,TIMP-1、TIMP-2mRNA及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电镜见模型组有较多激活的HSC及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在肝窦周间隙及肝细胞间,经肝康合剂治疗后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未见到激活的HSC,TIMP-1、TIMP-2mRNA及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其效果为预防组及治疗组效果均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肝康合剂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机制可为:1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ECM的生成及TIMP分泌;2直接抑制TIMP-1、TI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二者共同作用使得TIMP分泌减少,从而降低对MMPs的抑制,有利于MMPs对ECM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J)在多种组织包括肝内表达.目前认为其作为一种潜在抑癌基因对于细胞增殖及迁徙具有抑制作用.文章通过观察PTPRJ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探讨PTPRJ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Western技术检测PTPRJ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PTPRJ表达情况,RT-PCR法测定其mRNA在肝星状细胞体外活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免疫荧光及RT-PCR显示肝星状细胞中PTPRJ表达呈阳性;在CCl4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随着不同时间段纤维化程度加重,PTPRJ表达减少;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体外培养自活化过程中,RT-PCR测定的PTPRJ表达逐步减少. 结论:PTPRJ在原代肝星状细胞中表达为阳性,并在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纤维化过程中表达减少,提示PTPRJ可能对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起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mRNA表达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观察桃核参术汤对DMN致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大鼠1%的DMN(1mL/kg体重,1次/d,每周连续3d,共4周)腹腔注射。防治组同时用桃核参术汤干预治疗。模型组和防治组在开始注射DMN后的第14天、第28天、第42天处死动物,取肝组织备用。用RT-PCR法检测AT1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各模型组比较,防治组大鼠肝组织的AT1R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桃核参术汤可以降低DMN大鼠肝组织的AT1R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牛磺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Ⅱ型前胶原(PCI)、肝药酶和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对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磺酸组ALT、HA、PCⅡ水平降低,肝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s含量提高,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同时促进了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结论牛磺酸有抑制TGF—β1的表达,促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形态学与血清学的相关性。方法 :取雄性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 5组 ,即对照组和 4个中毒组 ,中毒组腹腔注射 DMN( 1 0 μl/kg) 1周连续注药 3d,持续 4周 ,制作大鼠的肝纤维化模型 ;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大鼠分别在 7、1 4、2 1、2 8d心脏取血 ,用 ELISA法测定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 HA、LN、 型胶原动态变化。取其肝脏 ,动态观察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并对血清学与形态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造模时间的延长 ,DMN模型组大鼠 HA、LN和 型胶原的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其含量间有显著性差异 ,形态学观察随造模时间的延长DMN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逐渐形成并加重。结论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 HA、LN、 型胶原动态变化与形态学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草苁蓉(BR)、氧化苦参碱(OM)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作肝纤维化的大鼠模型,观察BR、OM治疗后大鼠血清ALT、PCⅢ和CⅣ的变化情况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BR、OM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ALT,降低模型大鼠血清PCⅢ和CⅣ(BR、OM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另外BR、OM组大鼠胶原纤维面密度和肝纤维化分级与模型组比明显减轻P<0.05.结论:BR、OM对DMN造模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草甜素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甘草甜素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甘草甜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分2组培养,实验组在培养液中加入甘草甜素,终浓度达1.0 mmol/L:对照组不作处理.继续培养24 h,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甘草甜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将杂交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DH5α,阳性克隆用PCR技术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甘草甜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cDNA消减文库.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cDNA消减文库中包含3个铁蛋白重链基因的阳性克隆.结论:甘草甜素能诱导肝星状细胞铁蛋白重链的表达.调控铁蛋白重链基因的表达可能是甘草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经典退黄三方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栀子柏皮汤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应,探讨该模型的病机。方法:48只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茵陈五苓散组和栀子柏皮汤组,采用DMN腹腔注射4周的方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从造模第3周开始,各药物组在继续造模的同时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4周末结束实验,杀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及肝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功能显著异常(P〈0.01)。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可显著改善肝功能(P〈0.05或P〈0.01),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及肝脏胶原增生程度(P〈0.01);茵陈五苓散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P〈0.01),对肝组织病理影响不明显;而栀子柏皮汤显著改变肝脏病理,并对肝组织Hyp含量有降低作用。结论:茵陈蒿汤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优于茵陈五苓散和栀子柏皮汤;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其形成期的病机以“湿(瘀)热内蕴”为主,且湿(瘀)热并重,与茵陈蒿汤方证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茵陈蒿汤和茵陈四逆汤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应,探讨该模型的证候病机。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和茵陈四逆汤组,采用腹腔注射DMN 4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于造模第3周开始,各给药组在继续造模的同时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4周末杀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功能显著异常(P〈0.01)。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可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及肝脏胶原增生程度(P〈0.01),显著改善肝功能(P〈0.05或P〈0.01);而茵陈四逆汤不但不能改善任何指标,而且还加重了DMN诱导的大鼠肝脏的炎症和肝纤维化。结论:茵陈蒿汤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茵陈四逆汤;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其形成期的病机以"湿热内蕴"为主,且湿热并重,与茵陈蒿汤方证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快速灌注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肺闻质纤维化的造模方法。方法:模型组大鼠气管插管灌注不同剂量(7、6、5、3.4、2、1mg/kg体质量)的博莱霉素A5-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生存情况、肺组织病理,并深入研究博莱霉素1mg/kg体质量组,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肺组织病理,检测第14天、28天、45天时大鼠肺系数以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fjl,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的含量。结果:经多个剂量的研究发现,较大剂量博莱霉素气管插管快速灌注法复制大鼠肺问质纤维化模型死亡率高,1mg/kg体质量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生理盐水可以造成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改变。深入研究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1mg/kg体质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14d已出现明显的纤维化改变,28d已形成弥漫性纤维化,45d时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3、7、14d体质量降低(P〈0.01),21d体质量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45d时肺系数升高(P〈0.01),血清TGF-β1水平从28d时开始升高(P〈0.05,P〈0.01),血清PDGF水平45d时升高(P〈O.05)。1mg/kg体质量组造模死亡率较低。结论:博莱霉素1mg/kg体质量气管插管快速灌注法可以成功复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0.5%的DMN溶液2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周连续注射3d,每日1次,共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周开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消癖丸组,消癖丸组给予消癖丸煎剂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大鼠比较,造模2和4周时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P〈0.05),4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血清AIT、AST、ALP、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模型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胶原沉积逐渐加重,4周时部分大鼠肝组织已形成完整包绕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3)模型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周时显著高于2周模型组(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显示,肝组织α—SMA、TGF—β1、TIMP-1和HO-1mRNA的表达随着模型的进展逐渐升高(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及α—SMA、TGF-β1、TIMP-1、HO-1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消癣丸能够显著抑制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氯沙坦组,经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随后每日用氯沙坦10 mg/kg灌胃进行干预;②模型组,气管内灌注用博莱霉素,灌胃用生理盐水;③对照组,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取肺组织用Masson胶原染色法及检测羟脯氨酸来评价治疗效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肺纤维化程度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氯沙坦组肺纤维化程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同期模型组,其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第14和28天均低于同期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肺组织TGF-β蛋白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该组HGF蛋白水平在第7天高于对照组,而第14和28天低于对照组,氯沙坦组在第14和28天肺组织TGF-β蛋白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而HGF蛋白水平均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结论:氯沙坦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表达和促进H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中MMP-9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PQ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用PQ 50 mg/kg灌胃染毒,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后1、3、7、14和28 d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MMP-9蛋白及其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PQ灌胃后1 d,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9蛋白及其mRNA表达即增高,7 d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MMP-9蛋白及其mRNA在PQ灌胃后1、3、7 d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MMP-9蛋白在28 d、MMP-9 mRNA在14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PQ灌胃后,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9的表达上调,损伤肺泡基底膜,启动肺纤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BUD)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黏附因子-1(ICAM-1)、Janus激酶-1(JAK-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博莱霉素(BLM)组、生理盐水(NS)组和BUD组,每组15只。BLM组、BUD组气管内灌注BLM,NS组气管内灌注NS,继之第0~6天每天雾化1次,BUD组雾化吸入BUD,BLM组和NS组雾化吸入NS,第7、14、28天分别处死3组大鼠各5只。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症和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ICAM-1、JAK-1及STAT1的表达。结果第7、14天,BLM组肺泡炎程度重于BUD组(P<0.05);第7、14、28天,BLM组肺纤维化程度重于BUD组(P<0.05)。第7、14天,BUD组肺组织中ICAM-1、JAK-1、STAT1表达明显低于BLM组(P<0.05)。结论 JAK-1/STAT1信号途径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而吸入型BUD可分别通过抑制肺组织ICAM-1、JAK-1、STAT1的表达加强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喘消雾化液(CXW)对博莱霉素(BLM)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为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模型组(BLM组)、CXW组。BLM、CXW组经腹腔注入15mg/kgBLM×10d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第1、14、28天每组各处死10只,留取血液,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计数及其分类;评价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定量肺泡间隔宽度;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检测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与NS组比较,BLM组在第1、14、28天时的肺泡壁厚度、胸膜厚度和肺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XW组肺泡壁厚度、胸膜厚度明显增加,与BL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同期NS组比较,BLM组第14、28天的HYP含量,第1、14天的细胞总数及炎性细胞比例和肺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第1天肺组织匀浆中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期CXW组改变不明显,与BL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XW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延缓了胶原的沉积,起到了保护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补肾柔肝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 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以1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0.5%DMN,1次/d,每周连续3 d,共4周.模型组在造模结束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而治疗组在造模结束后灌胃补肾柔肝方(10 ml·kg-1·d-1)进行治疗干预,共用药4周.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albumin, A)及球蛋白(globulin, G)等;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层黏连蛋白(laminin, 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 Ⅳ, Ⅳ-C)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正常组大鼠无死亡,而模型组大鼠病死率为40%(6/15),治疗组病死率为20%(3/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BIL、ALT及AST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G严重倒置,达到0.62±0.07,较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而治疗组的A/G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为0.77±0.04(P<0.05),但是仍倒置比较明显.血清胶原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清胶原成分HA、LN及Ⅳ-C的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分别为正常组的1.72、1.86、3.71倍;治疗组HA、LN、Ⅳ-C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分别为正常组的1.26、1.18、2.47倍.结论:补肾柔肝方对大鼠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