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侧卧位维持架采用钢管制作。胸腹支撑件杆体炽弧形,杆体一端与背部支撑件相连,一端与胸腹支撑板相连,胸腹支撑板与背部支撑板相对,两支撑板大小可调。与躯体接触面采用柔软的海棉制作,并罩以一次性板罩,通透性好,便于拆洗、消毒(图1)。(1)床体夹持固定件(2)固定杆(3)中空套管(4)背部支撑杆(5)胸腹部支撑板连接杆(6)背部支撑板(7)胸腹部支撑板图1多功能侧卧位维持架简图功能1.多功能侧卧位维持架从背后固定,防止躯体后仰;背部支撑面可以左右伸缩调节接触面的大小,可有效地预防局部长期受压所致的护理并发症。2.背部支撑臂可以自由伸缩,随意调…  相似文献   

2.
侧卧位是临床常用手术体位之一, 常用于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中。如何正确合理放置术中体位至关重要,体位放置中既要易于暴露手术野,既要方便术中医师的各项操作,又要全面考虑手术患者的生理代偿功能。工作中如何减少和防止由于体位放置引发的副损伤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我院专科护理组经临床工作总结对需侧卧位手术的患者双上肢进行改进放置,制作发明了一种双层可调节式托手架,本实用新型操作轻松、快捷,不仅提高患者手术时侧卧舒的适度,减少此类手术中引起的副损伤,且不影响手术医师及各种设备的放置,既减轻了巡回护士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体位放置时间,也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影像投照工作中 ,经常遇到头颅外伤 ,肱骨外科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较多 ;普通 X线摄片外伤患者配合较困难 ,造成投照位置不准确而影响诊断 ,贻误对患者的抢救治疗 ,同时对病理性诊断缺乏第一手资料。在 X线投照检查工作中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尽量少搬动 ,争取 1次性投照出最佳诊断位置图像。我们摸索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摄片架 ,经临床投照使用 ,摄片质量效果好 ,现介绍如下。1 材料采用 3cm× 3cm角钢两段 ,分别各长 38cm ,直径 1.4 cm不锈钠圆条 2根 ,各长 38cm;0 .2 cm× 3cm× 38cm扁铁 3段 ;0 .2 cm× 38.5 cm× 38.5 cm可透 …  相似文献   

4.
为方便手术配合,我们于1996年设计了多功能器械托盘架(见图1),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泌尿外科腔内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常会出现出血后形成血块堵塞尿管,造成尿潴留并可引发膀胱痉挛,为了保持尿管通畅,临床上常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但存在尿管外接头端较大,注射器乳头较小,抽吸血块时往往不能紧密衔接,导致冲洗困难,造成药液浪费,影响治疗效果,并给护理操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临床上的三腔导尿管其中一路的引流连接头无保护帽及相关的保护装置,易造成逆行感染。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多功能引流接头,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痔瘘患者侧卧手术体位支撑器对手术体位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1月痔瘘手术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摆放侧卧位.试验组采用侧卧手术体位支撑器摆放体位.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野暴露程度和体位固定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手术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髋关节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初次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为3.2%~6.5%,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脱位发生率为7.4%~11.4%[1],早期脱位因髋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的力量没有恢复正常,而病人又将下肢放置在容易发生关节脱位的危险体位所致。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梯形枕和三角枕,但此类枕头不利于侧卧时使用,病人常因患肢过度悬空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肩关节镜侧卧位牵引架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新型肩关节镜侧卧位牵引架和传统牵引架牵引下行肩关节镜手术。结果与传统牵引架比较,新型肩关节镜侧卧位牵引架的安装复杂性并未增加,两组患者的体位安放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位安放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型肩关节镜侧卧位牵引架的应用,有利于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体位安放,提高了术中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的引流支架和测量尺进行综合改良,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脑室外引流或腰椎穿刺后的持续引流,精确测量引流的高度,颜色醒目,刻度清晰,便于正确读数和调节高度,易于护士根据病情需要随时进行操作,支架固定稳妥。相比两种测量方法,使用新的测量工具在所需时间上明显少于使用旧的测量工具,在测量误差上也明显低于使用旧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肢体创伤后局部发生反应性水肿.骨折局部内出血、血液循环障碍等都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肿胀。临床护理中常以抬高患肢起到消肿作用。临床常用多个枕头、前臂吊带、绷带吊高上肢等方法消肿。但上述方法消肿效果不理想,病人感觉不舒适,  相似文献   

11.
付逗 《全科护理》2016,(27):2916-2916
正点眼药水既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又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所必要的治疗方法。确保高效安全简易的点眼药水有着重要的意义~([1])。传统的点眼药水方法用药时不易定位,不易把握用药时药瓶与眼睛的间距,特别是对于一些肢体协调功能欠佳的老年病人,容易造成浪费药水、眼部不适、眼药水被污染、操作不方便等问题;传统佩戴隐形眼镜使用手指或者佩戴棒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逐年上升,脑出血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偏瘫最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 日常生活,也增加社会及家庭的负担,为此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甚为重要。目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时,一般是系一根腰带,护理人员一手扶患者的手,另一手从背后抓住腰带。这种方法很难协助患者行走,且偏瘫肢体多被拖着走让患者感到很不舒服。另外,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康复器,结构较为复杂,价格也是昂贵,不便携带。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调式简易康复助行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切开插管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其气道护理非常重要。人工气道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氧疗、充分的气道湿化、正确有效的排痰、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目前,国内对气道开放而未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给氧方法主要有3种,即鼻导管给氧、人工鼻给氧和自制氧气罩给氧。气道湿化常采用湿化器湿化、气道内直接滴注湿化(输液管持续滴注、持续泵注法、间断推注法、雾化湿化)。  相似文献   

14.
在病房需要床上大小便的患者始终存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便器有搪瓷、不锈钢、塑料、充气的橡胶类及通过改制钦料瓶的简易便器。但这些便器在使用中都没有解决处理便液中臭气的问题。为此,笔者研制了一次性多功能便器罩。降低了处理便液过程中的臭味、改善感观、消除对病友及陪护人员的恶性刺激;同时具有防交叉感染、防摩擦、防尿液外溅、冬季防凉的好处。2008年1—3月经过40位患者临床试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床护士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车上层放治疗盘,下层放3~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锐器等。但敞开式治疗盘内物品放置不合理,物品易被污染,治疗车底层过低,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反复下蹲放置物品,耗时耗力,且在投放锐器时,由于视野不明了和距离远,伸人车底投放锐器的手极易被锐器所刺伤。  相似文献   

16.
钟婉崧  马秀珏 《护理研究》2001,15(3):184-184
在门诊外科换药室 ,由护士完成的治疗操作主要是各种伤口的换药。我科治疗室每天平均行伤口换药 30例 ,其中感染性伤口约占 70 %。对于四肢伤口换药 ,常规将患肢固定于自制的支架上 ,而换药所用的物品放置在治疗车上。若感染伤口需要冲洗时则将患肢悬于室内的冲洗池上面冲洗 ,这样病人既感觉不舒适 ,护士也操作不便。为此 ,我们设计了不锈钢多功能换药车。1 材料及结构  制作材料采用不锈钢 ,结构见图 1。2 使用与消毒2 .1 用于四肢伤口换药 病人取坐位 (椅高 5 0cm~ 70cm )。将车置于病人前方 ,根据伤口位置拧开托架螺旋将托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病员服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种种需求,笔者设计出一种多功能病员服套件,包括病员服与约束手套;病员服由病员服前片与病员服后片组成,前片与后片通过拉链连接;约束手套为一对,每一只约束手套对称设置有约束带;病员服的袖口处及约束手套的近手腕关节处分别设置有尼龙搭扣或纽扣,病员服与约束手套通过尼龙搭扣或纽扣进行连接。临床实用中此病员服不仅方便病员穿脱,并可以将病员安全固定在病床上,便于各种护理和操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确保了病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市场上的眼罩功能基本都较单一,大多只有遮光功能。当眼睛需要护理时,找不到一种功能全面且安全可靠的眼睛护理罩,特别是眼科手术后,若采用常用的纱布蒙眼法,纱布抗挤压能力较差,受压时不能保护眼睛免受伤害;若采用市场上一些具有抗压功能的眼罩,其往往不具备可拆卸或可翻转的镜片,换药时需整个取下眼罩,不仅麻烦而且取下过程的意外触碰也可能伤眼,另外常规眼罩不具备泪小管压迫功能,在往眼里滴药水时,药水极易经泪小管流入口腔,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为  相似文献   

19.
集体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治疗车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但临床使用时发现因置物空间小,废弃物处置不方便等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也增加护士职业性损伤和环境污染的机会,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新型多功能输液治疗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集体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治疗车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但临床使用时发现因置物空间小,废弃物处置不方便等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也增加护士职业性损伤和环境污染的机会,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新型多功能输液治疗车。现介绍如下。1设计背景目前使用的治疗车存在以下弊端及安全隐患:①用物无法分类放置,一般配有1个或2个抽屉,取用不方便;②物品堆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