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9mTc—SC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评价99mTc-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定位准确性,为乳腺癌SLN活检技术提供准确的定位依据.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行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行γ探测仪探测定位SLN,并与显像体表定位结果作比较.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其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50例病人共有45例前哨淋巴结清晰显影,检出率为90.00%(45/50).共显示SLN 72个,平均1.60枚;淋巴显像检出的SLN与.γ探针检测符合率为91.11(41/45枚);用淋巴显像检出的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3.33%,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6.67%,假阳性率为0%.结论: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体表定位能较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用于指导乳腺癌SLNγ探测定位及活检手术.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方法,探讨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专利蓝和^99锝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显像,术中先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再作乳腺癌手术,全部病人均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48例病人中有44例找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91.7%。其中20例病人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成功率100%。44例病人共找到前哨淋巴结(SLN)95个,病理检查36个有癌转移,非前哨淋巴结(NSLN)457个,病理检查73个有癌转移。44例病人中,SLN、NSLN均无转移25例,SLN、NSLN均有转移11例,SLN有转移但NSLN无转移7例,SLN未见转移但NSLN检测到癌转移1例。结论:SLN定位活检成功率高,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优于单用一种方法。SLN定位活检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SLN假阴性,或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微转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方法及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专利蓝和锝99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显像,术中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再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对其中20例病人的腋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MA、CK-19在淋巴结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结中CK-19mRNA.所有数据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有44例前哨淋巴结成功显像,成功率91.7%,其中20例病人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成功率100%.成功显像的44例病人共找到前哨淋巴结(SLN)95个,病理检查发现转移率(阳性率)为37.9%(36/95);非前哨淋巴结(NSLN)457个,转移率为19.7%%(73/45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 2).腋淋巴结微转移检测:20例病人共有239个腋淋巴结,其中SLN48个,NSLN 191个.常规病理检查SLN微转移阳性率为14.6%(7/48),NSLN为0;用EM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29.2%(14/48),NSLN为1.6%(3/191);CK-19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22.9%(11/48),NSLN为1.1%(2/191);RT-PCR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62.5%(30/48),NSLN为11.5%(22/191).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RT-PCR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优于单用其中一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方法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而且RT-PCR方法比免疫组化方法更敏感;前哨淋巴结定位和微转移的检测等技术对乳腺癌的治疗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定位法探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16例.术前均取子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Ⅲ级累及腺体及子宫颈癌Ⅱb期以前的患者,所有病例根据术前盆腔检查情况按FIGO2000年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术前于宫颈12°、4°、8°在距肿瘤边缘5~10 mm的黏膜下分别注射锝-99m硫化胶体,行即刻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定位)或视情况行延迟显像.术中行γ探针探测前哨淋巴结,摘除有强放射性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6例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38枚,平均每例9枚.8枚有SLN,其中7枚淋巴结病理阳性.130枚无SLN,病理结果均为阴性.SLN活检术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9.2%.SLN分布情况与术前核素淋巴显像结果相符.结论 SLN检测能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但SLN活检术的可行性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前哨淋巴结是最早接受肿瘤淋巴引流和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对于乳腺癌病病人,如能在术中准确定位、检出前哨淋巴结(SLN),并诊断有无肿瘤转移,对确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我们自2003年10月~2006年8月对60例乳腺癌患者开展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以探讨其在乳腺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及其微转移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5例乳腺癌患者于术前2~4h在肿瘤下方或瘤床内注射0.4mL/37MBq放射性物质^99mTc—DX,术中用γ探测仪定位并切除前哨淋巴结,再行乳腺肿瘤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首先对SLN及ALN进行常规HE检测,再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的表达以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结果:125例中发现116例SLN,其检出率为92.8%(116/125),共检出SLN235枚,平均2.0枚,本组SLN的检出灵敏度为97.9%(47/48),准确性99.0%(104/105),假阴性率为2.1%(1/48),假阳性率为0。结论: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以预测ALN的转移情况。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仅行局部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线探测仪(γ探针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并评价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联合应用对淋巴结微转移灶检出的作用。方法:我们圣2名乳腺癌患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在肿瘤周围注射^99Tc^m-右旋糖酐之后,进行核素淋巴显像。在术中用手持γ探针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定位切除,同时完整地切除腋窝淋巴结(ALN)。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都先进行常规的HE染色。对经过前哨淋巴结HE染色没有发现有转移的患,再同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结果:在42名乳腺癌患中,定位并切除了39名患的前哨淋巴结。根据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13/14)、100%(25/25)和97.4%(38/39)。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发现了3个前哨淋巴结(2名患)中有微转移灶,而在相应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中则没有发现微转移灶。结论:核素淋巴结和γ探针法能准确地定位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出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不仅能反应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而且对乳腺癌的分期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本院收治52例乳腺癌患者,术中在乳晕四周或肿瘤周围或活检腔的正常乳腺组织的皮下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和活检,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准确率为94.2%,灵敏度91.3%,假阴性率7.1%,阴性预测值为96.4%,特异性为96.6%。结论用亚甲蓝进行SLN定位和活检能较准确预测乳腺癌ALN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9.
韩彬  李志旺  于志强  孙德胜  韦伟 《吉林医学》2012,33(13):2718-27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美蓝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26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6例,术前4~6 h在近肿瘤侧乳晕区皮内及皮下注射1.5 ml造影剂,观察SLN的造影增强情况,然后在超声引导下注入0.1~0.2 ml亚甲蓝注射液于SLN内,用记号笔在体表标记,最后手术取出标记的SLN。对照组10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后,用亚甲蓝2 ml沿乳晕周围分4点注射,10~20 min后经根治性手术切口沿淋巴管的走行寻找蓝染的淋巴结。两组患者均将SLN单独送常规病理检查,随后以常规方法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试验组检出SLN准确率100%、无一例假阴性,对照组检出SLN准确率88.9%,有1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20%。两组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美蓝定位乳腺癌SLN,其发现率、准确性、敏感性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SPECT/CT显像在SLN定位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多功能ECT对16例口腔癌、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同机融合淋巴显像,结合术中注射蓝染法对SLN进行检测并与平面显像比较。结果融合显像在证实21例患者平面显像所显示SLN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定位了2例乳腺癌SLN,纠正了1例平面显像拟诊为SLN实际为注射点散射引起的误诊,发现了1例因接近注射点而在平面显像图上未显示的SLN;融合显像比平面显像多发现6例具有多个淋巴引流区域的患者;病理检查发现,SLN转移率为21.7%(5/23),其中2例伴其它淋巴结转移,3例仅SLN转移。SLN阴性者18例,未见假阴性。结论SPECT/CT显像对口腔及乳腺肿瘤SLN提供了较详细的定位标志,有利于准确快速定位;能检出平面显像不易发现的SLN,提高检出率;能检出不同淋巴引流区域的SLN,对SLN的分布提供较多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d lympy node,SLN)定位和活检(SLNB)及其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对46例临床检查及B超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中在肿瘤周围或活检腔的正常乳腺组织皮下注射美蓝,进行SLN定位和活检.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再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SLNB的检出成功率为93.5%(43/46),准确率为95.4%,假阴性率为6.3%,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100%.结论用美蓝作SLN定位进行SLNB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12.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99mTc-MIBI乳腺癌亲肿瘤显像,探讨对乳腺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怀疑已发生淋巴或血行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完成^99mTc-MIBI乳腺癌亲肿瘤显像及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处理,并进行图像评价。以术后与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10例乳腺癌中,1例浸润性导管癌检查呈假阴性;9例阳性病例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腋窝淋巴结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胸骨旁淋巴结转移2例,漏检1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1例;本组中有3例肿瘤侵犯乳腺后间隙,有2例发生胸壁转移。结论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99mTc-MIBI乳腺癌亲肿瘤显像,对乳腺癌的术前TNM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染色法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0.63%;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为88.24%,假阴性率为11.78%。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与SLN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肿瘤大小(>5cm)、腋窝淋巴结状态与SLN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因素与SLNB的假阴性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成功确定SL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核素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并与CT进行对比。方法:原发性肺癌22例,病人在手术前同时做了CT和^99mTc-MIBISPECT显像,术后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99mTc-MIBISPECT诊断的灵敏性63.6%,特异性81.8%,准确性72.7%,CT灵敏性27.2%。特异性72.7%。准确性67.7%。结论:本研究发现^99mTc-MIBISPECT核素显像技术在纵隔淋巴结转移检查方面比CT更灵敏,更精确,今后应该在应用^99mTc-MIBISPECT寻找淋巴结转移方面,如乳腺癌,甲状腺癌,头颈部肿瘤等更加广泛的研究,为制定肿瘤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专利蓝与99mTc-硫化锑胶体联合鉴别乳腺癌SLN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鉴别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最佳方法.方法从2001年4月~2003年6月,98例Ⅰ,Ⅱ期乳腺癌先后接受了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其中44例用单一蓝染法(A组),54例应用同位素显像 γ探头扫描 蓝染法(B组)分别进行SLN的示踪定位,97例行腋淋巴结清扫,1例行保乳保腋窝手术.结果成功地在88例(89.8%)病人中鉴别定位SLN;两种定位方法的成功率分别为:A组81.8%(36/44),B组96.3%(52/54);以腋清扫常规病理诊断为标准,判定SLN诊断符合率为95.4%(83/87),假阴性诊断4例.结论应用专利蓝与99mTc-硫化锑胶体联合法较单一专利蓝法鉴别定位SLN的成功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分布及其在活检中的意义.方法:用1%美蓝染色的方法,对96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SLN的分布与病人的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96例中检出SLN 者83例,检出率86%,假阴性率12%,准确率96%.结论:88%以上的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SLNB可以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应用价值。方法:82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采用1%亚甲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腋窝淋巴结(ALN)活检,全组82例,成功检出SLN 78例,4例未检出,检出率为95.12%,准确率为96.15%。结论:应用亚甲蓝进行SLN的认定有利于简化乳腺癌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哨淋巴结是最早接受肿瘤淋巴引流和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对于乳腺癌病病人,如能在术中准确定位、检出前哨淋巴结(SLN),并诊断有无肿瘤转移,对确定治疗方案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实行SLN活检并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于术前2~4h在肿瘤下方或瘤床内注射0.4mL/37MBq放射性物质99mTc_DX,术中用r探测仪定位并切除前哨淋巴结,再行乳腺肿瘤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首先对SLN及ALN进行常规HE检测,再行免疫组织化学(1HC)检测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l9)mRNA的表达以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结果65例中均检出SLN,其检出率为100%,共检出SLN 136枚,平均2.1枚,SLN的检出灵敏度为96.3%(27/28),准确性98.5%(64/65),特异性为100%(38/38)。保乳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16例;象限切除+ALND术49例。平均随访32-5个月,均健在,局部复发1例。结论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以预测ALN的转移情况。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美容效果良好,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蓝染料示踪剂识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的可行性和SLN预测腋窝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应用亚士蓝对43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LN定位和活检术。结果:38例找到SLN,SLN检出率88.4%。SLN的成功定位与患者的年龄有关。SLN预测ALN状态的准确率94.7%,假阴性2例。结论:蓝染料示踪法定位乳腺癌SLN是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且操作简单、花费少;SLN活检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在将来治疗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这一技术可以免除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腋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