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滇南本草》收录的24种中药材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17株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探讨它们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牛津杯扩散法对中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初筛,再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阳性药物及其联合用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评价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结果 18种中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石榴皮、黄芩、金银花、旋复花、丹参抑菌效果显著,石榴皮对所选所有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MIC多为3. 125 mg·ml-1,联合用药后大部分均表现出协同相加的抑菌效果。结论《滇南本草》中蕴藏着丰富的抗菌中药资源,单用时石榴皮抗菌活性显著,联合用药时丹参与黄芩联用抗菌范围最广,抗菌效果最强,在抗感染新型药物研发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采用K-B法选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根据微量肉汤稀释方法对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两种方法中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情况进行检测,并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情况。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方法中,两种药物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MIC_(range)(7.32±0.25)μg/ml、MICG(5.42±0.48)μg/ml与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对PDR-Ab的MIC_(range)(11.54±0.31)μg/ml、MICG(12.47±0.42)μg/ml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282、78.1598,p=2.4855×10-88、4.2424×10-90)。结论: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抑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将该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后,显著降低了最小抑菌浓度,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40-145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黄芩苷3种中药单体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粘附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以上3种中药单体分别与4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联合应用对抗XDRAB的协同效应。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黄芩苷3种中药单体和15种抗菌药物对9株XD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染色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3种中药单体对XDR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粘附能力的影响,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中药单体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分别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联合应用的协同抗菌效应。结果: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对XDRAB的MIC分别为512μg/ml、256μg/ml、1024μg/ml,除多粘菌素B和替加环素以外,9株XDRAB对13种抗菌药物均耐药;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分别在64μg/ml、32μg/ml、128μg/ml的浓度下抑制XDRAB生物被膜的形成以及对导尿管的粘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3种中药单体分别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联用时,中药单体与抗菌药物的MIC均下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结论: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黄芩苷3种中药单体不仅能抑制XDRAB生物被膜的形成能以及对医用材料的粘附,而且与分别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联用后对XDRAB的抗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酸单体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小明  朱伟  陈钧  钱之玉  谢吉民 《中药材》2004,27(9):661-663
目的:从银杏外种皮中得到银杏酸混合物及三种单体,研究银杏酸的抗菌活性及其侧链与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银杏酸混合物、各单体及水杨酸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银杏酸混合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等G 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水杨酸无侧链,无抗菌活性.银杏酸侧链为C13:0时抑菌效果最强.结论:银杏酸的侧链是其产生抗菌活性的主要效应部位,侧链长短是银杏酸抗菌作用强弱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实验明确大蒜油能否增强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小鼠肝脏枯否细胞,分别以含大蒜油浓度为1200、600、300、150、75、37.5μg/ml的培养液培养枯否细胞24h。换洗培养液后,按10∶1效靶比加入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共同培养24h。用MTT法测定活细胞数量,以未加药的KC/CT26共同培养和KC、CT26单独培养为对照组。结果KC的杀癌率为10.49%,经一定浓度大蒜油激活后,KC的杀癌率明显增强,并且杀癌率随大蒜油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大蒜油浓度分别为1200、600、300、150、75、37.5μg/ml的杀癌率分别为91.91%、75.92%、73.71%、42.38%、37.94%和18.07%;300μg/ml组与600μg/ml组比较、37.5μg/ml组与不用大蒜油激活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大蒜油能激活肝枯否细胞,从而增强其抗癌活性。300μg/ml的大蒜油浓度可能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蒜3个有效部位联合应用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大蒜有效部位及其组合物对人胃癌MKN45细胞杀伤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MTT法测定细胞杀伤作用,筛选出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大蒜有效部位进行组合,并对大蒜有效部位及其组合物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进行对比,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大蒜3个有效部位联合应用对人胃癌MKN45细胞杀伤作用的最佳配比。结果:大蒜总多糖+大蒜总皂苷(2#+5#)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蒜油、大蒜总多糖、大蒜总皂苷(1∶1∶1)的联合应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IC50 13.3μg.mL-1)明显优于同等剂量的2个有效部位组合及大蒜油的单独用药(IC50 35μg.mL-1)。对MKN45细胞杀伤作用的顺序为大蒜油>大蒜多糖>大蒜总皂苷,3个有效部位组合最佳配比为大蒜油∶大蒜多糖∶大蒜总皂苷1∶2∶1。结论:3个部位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并且组合物最大优势是在扶正、祛邪的同时,可能减少大蒜油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7.
秦巴山区5种花挥发性物质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提取含笑花、紫玉兰花、栀子花、藿香花以及蔷薇花中的挥发性物质,探讨这5种花挥发性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为其开发利用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含笑花、紫玉兰花、栀子花、藿香花以及蔷薇花中分别提取挥发性物质,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确定抗氧化活性效果,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来确定这5种花挥发性物质的抗菌活性。结果:5种花的挥发性物质均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这5种花的挥发性物质均具有显著地抗菌活性。结论:这5种花的挥发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含笑花﹥藿香花﹥紫玉兰花﹥栀子花﹥蔷薇花;抗菌活性大小依次为藿香花﹥紫玉兰花﹥蔷薇花﹥栀子花﹥含笑花。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清热散结胶囊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测定清热散结胶囊对一系列常见菌株,包括耐药菌在内的抑菌活性。评价清热散结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引起小鼠感染的体内抗菌活性。探究清热散结胶囊抗菌有效成分对热、紫外光的稳定性。采用棋盘法评价清热散结胶囊与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效果。结果 清热散结胶囊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所筛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异链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明显的活性抑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 mg/mL或40 mg/mL。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显示,中、高剂量清热散结胶囊(10、20 g/kg)可提高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存活率(P<0.05,P<0.01)。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清热散结胶囊的抗菌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经50℃至121℃处理30 min后,抑菌MIC没有变化;紫外光照射30、60 min后,清热散结胶囊的抗菌活性亦没有变化,说明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紫外光稳定。联合用药实验结果显示,清热散结胶囊与青霉素、氯霉素或者庆大霉素联合用药时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o.SMZ与黄连联合应用对于脑膜炎球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对比观察Co.SMZ、黄连及Co.SMZ联用黄连的体外抗菌作用,测定上述两药单用及联用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两药联用时,对脑膜炎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单用黄连时增大8倍,较单用Co.SMZ时增大4倍;杀菌活性较单用黄连时增大16倍,较单用Co.SMZ时增大8倍。结论:Co.SMZ与黄连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醇提和水提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蟾酥提取液与不同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提取蟾酥有效成分,分别检测其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结果:醇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313~1.25 mg/m L,MIC_(50)为0.625mg/m L,MIC_(90)为1.25 mg/m L。水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625~2.5 mg/m L,MIC_(50)为1.25 mg/m L,MIC_(90)为2.5 mg/m L。醇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2~4个浓度梯度,水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 1~2个浓度梯度。结论:中药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醇提蟾酥效果更佳,醇提蟾酥和水提蟾酥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广藿香的质量评价提供药理学实验基础。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种细菌和产黄青霉等3种真菌为供试微生物,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石牌广藿香和海南广藿香精油的抑菌圈大小,用固体二倍稀释法测定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石牌广藿香精油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效果与海南广藿香相近,而对3种供试真菌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海南广藿香精油。结论:石牌广藿香是栽培广藿香中的优质品种,其抗真菌作用显著强于海南广藿香。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黄杨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黄杨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黄杨醇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之外的其他五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蟾酥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蟾酥对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以及不同抗菌药物与蟾酥联合作用对临床常见分离株最小抑菌浓度的改变。结果:醇提蟾酥对临床常见分离株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可达3.125mg/mL。醇提蟾酥与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不同的提取方法影响蟾酥的体外抑菌活性。结论:乙醇能有效提取蟾酥抗菌活性成分。醇提蟾酥对常见临床分离株,特别是阴性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蟾酥与不同抗菌药物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理独蒜和丫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 25923)、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 25922)、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1420)和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021606)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乙醇萃取法制备独蒜提取物与丫蒜提取物,采用K-B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常量稀释法检测MIC。结果:经t检验、Games-Howell检验分析,大理独蒜与大理丫蒜的提取物对实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不同蒜种对同一菌株的抑菌效果也不相同。丫蒜提取物对实验中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021606)的抑菌效果比对大肠杆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独蒜提取物对实验中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对实验中其他细菌的抑菌效果好,同时独蒜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丫蒜提取物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理独蒜和丫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有一定的差异,为大蒜提取物在临床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黄杨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黄杨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黄杨水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之外的其他四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抗Hp的作用.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Hp的抗菌作用 结果:在琼脂扩散法中,半夏泻心汤组对Hp抗菌作用优于辛温组和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组略优于苦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液体稀释法中,半夏泻心汤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15.63mg/mL;辛温组和苦寒组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均分别为62.50 mg/mL、31.25mg/mL.均在实验检测的浓度范围内(1.95 mg/mL ~ 250.00 mg/mL).结论:半夏泻心汤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其中起优势作用的药物以苦寒药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保济丸的体内和体外抗菌效果.方法:以大肠杆菌感染小鼠来判定其体内抗菌效果;测定保济丸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显示,保济丸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小鼠腹腔感染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体外抗菌试验结果显示保济丸对4种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保济丸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中药紫花地丁的乙醇和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紫花地丁水提取物无抑菌活性,乙醇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之外的其他五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肃道地中药材大黄、黄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中药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大黄、黄芩中药原液,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两种药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大黄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mg/mL和125mg/mL。黄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mg/mL;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未见明显抑菌作用。结论:大黄、黄芩对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大黄的抑菌活性优于黄芩;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优于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藏药甘青青兰4种不同提取物对4种临床常见标准菌株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甘青青兰4种提取物有无抑菌活性。结果:甘青青兰(炒制)水提取物、生药材水提取物、生药材乙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0.15 g/mL,0.2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甘青青兰(炒制)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作用。高浓度甘青青兰(炒制)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作用,且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更好。结论:甘青青兰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确切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粪肠杆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