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 ,进行性加重 ,胸骨后饱胀 ,甚或胀痛。吞咽困难时轻时重 ,重时下咽受阻 ,食后即吐 ,吐后感觉轻快 ,呕吐多为食物 ,少数有泛酸呕吐胆汁。因其发病机制不甚明了 ,故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多数采用手术治疗。笔者尝试辨证分型 ,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来治疗 ,取得一定疗效。兹介绍如下。1 辨证论治1 .1 肝郁胃热、湿热内蕴型 :病之初起 ,时轻时重 ,轻则吞咽不爽 ,胸胁胀闷 ,情绪舒畅时则进食尚可 ,遇劳累或情绪不畅时则吞咽不畅 ,进而吞咽困难 ,胸膈堵闷 ,仅汤水可下 ,食硬物则吐 ,烦闷急躁 ,口干舌燥或泛酸… 相似文献
2.
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乃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临床较少见、难治,笔者采用针刺合用中药治疗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治验2例俞尚德关键词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噎膈,疏肝利气法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亦称贲门失驰症、贲门痉挛或巨食管,系以食管原发性运动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神经性疾病。本病较为罕见,其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无种族差异,国外... 相似文献
4.
黄×× ,男 ,干部 ,35岁 ,2 0 0 1年 12月 10日就诊。患者平素性格内向 ,半年前偶感胸部梗塞不适 ,进食后症状更为明显 ,未予治疗 ,症状进行性加重 ,食入即吐 ,无法进食 ,形体逐渐消瘦 ,失眠健忘。X线检查 :食道下段贲门段良性狭窄。诊断为 :贲门失弛缓症。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有增无减 ,经人介绍前来我科求治。查 :精神萎靡 ,面色萎黄 ,消瘦 ,舌淡 ,苔白 ,脉弦细。辨证 :肝失疏泄 ,胃失和降。治则 :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取穴 :(1)天突、内关、膻中、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2 )膈俞、脾俞、胃俞。以 10天为 1个疗程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前 10… 相似文献
5.
孙某某,男,75岁。200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反复咽下困难,胸骨后胀痛伴呕吐30余年,加重2月。患者于1972年体检时发现食道下段狭窄,后渐出现吞咽不畅,进行性加重,食后胸骨后胀痛.呕吐黏液与食物。秋冬季病情加重,春夏季病情缓解。患者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曾在多家医院就诊,除外占位性病变,经X线钡餐透视检查,诊为“贲门失弛缓症”。10年前在某医院消化内科行食道扩张术治疗,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蠕动功能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除食管癌外常见的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在我国缺乏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 ,该病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1] ,以 5 0岁以下的青壮年居多。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 ,神经解剖学资料证明 ,食管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退行性变。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较容易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隔夜宿食和体质量下降。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测压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目… 相似文献
7.
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以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松弛异常及食管体部缺乏推进性蠕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在我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该病的发生率每年约为1/10万,男女发病率相似,约为1∶ 1.15.本病多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但其他年龄段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障碍的变化。方法 :对 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气囊扩张治疗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48小时及治疗后 1个月分别进行食管测压 ,观察下食管括约肌的长度 (L ESL )、静息压力 (L ESP)、松弛压 (L ESRP)、松弛率 (L ES-PR)及食管体部运动障碍的变化。结果 :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治疗后 L ESP,L ESRP均显著降低 (P<0 .0 0 1) ,L ES-P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 .0 0 1) ,L ESL 治疗前后无差异 ,食管体部运动障碍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结论 :采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显效迅速 ,并能显著改善食管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9.
宾某 ,男 ,61岁 ,退休教师。 2 0 0 0 - 0 2 - 2 7来诊。吞咽困难 ,食后即吐 ,反复发作 1 2年 ,再发 1周。患者自 1 988年初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咽食时阻塞不顺之感 ,但尚能进食 ,未予注意。此症呈间歇性发作 ,且逐渐加重 ,伴见咽下疼痛和胸骨后疼痛 ,甚至食后即吐。曾到当地医院就诊 ,经行纤维胃镜扩张后症状缓解。尔后每因情绪紧张或进食生冷食物而再发 ,每年发作数次不等 ,均需到医院行胃镜扩张后方能进食。 1周前因饮食不节上症再发 ,曾到某医院诊治 ,拟诊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经行胃镜扩张及含服消心痛、心痛定等药 ,均未见效 ,惟恐手术而… 相似文献
10.
贲门失弛缓症辨治2则朱士伏(江苏省宝应县水中心医院225819)例一:气血两虚,津液濒枯,补气运脾合益胃汤滋降赵某,男,36岁,1991年4月2日诊。一年来吞咽障碍,自觉食物在胸骨后部梗阻,开始用开水拌食尚可咽下,近一月来症状加重连饮米粥亦觉困难,...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噎膈范畴,本例按照中医经络理论,通过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病案赵某,女,24岁。主诉:吞咽困难,食入即吐四年余。病史:患者五年前因为高考精神较紧张,有段时间纳食较差,甚则不欲饮食,但尚未感觉吞咽困难,后逐渐感觉下咽不畅,尤以较坚硬固体食物明显。食入后即觉哽塞不舒,吞咽受阻,遂吐出食物,重新将食物嚼烂并加饮温热汤水以促进食物的吞咽。如此可缓慢勉强吞咽下食物。一顿饭如此反复,多达十几次。吞咽时胸骨后有沉重感。两年前通过食管钡餐造影确诊为本病。后患者陆续服用中药一年余,多为…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是一种原发性全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早期贲门失弛缓症江苏省南通市任港医院(226005)刘尚清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顾庆华【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中医药治疗,临床经验贲门失弛缓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过去由于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对其早期表现,往往冠以“神经官能症”之名,因而失去了早...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亦称“贲门痉挛”,临床上并非少见。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在吞咽时不能正常地松弛,以致食物不能顺利地进入胃中,从而表现出相应症状。治疗方面缺乏特效药物,采用物理性扩张疗法能获得短期疗效,但需长期进行;手术治疗一般不为患者所首选,而且术后易继发其他病症。笔者近年来以推拿为主辅以针刺治疗2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 21例中,男8例,女13例;20~29岁6例,30~49发13例,50岁以上2例;学生2例,职工16例,干部3例;病史最长2年,最 相似文献
15.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良为特征,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有吞咽困难、反食、胸部不适或胸痛,伴体重减轻等表现。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尚无特效疗法。现将我们对本病的中医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治疗方法 ,早期可用保守疗法 ,中晚期均采用手术治疗为主。我们自 1993年以来采用中西药结合保守疗法试治本症2 1例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 2 7~ 5 1岁 ,平均 33岁 ;男 13例 ,女 8例 ;病程 2个月~ 12 a,平均 2 .8a;早期 9例 ,中期 11例 ,晚期 1例。全部病例均有吞咽困难、呕吐反胃或食入即吐 ,甚者滴水难入 ,部分病例有胸痛或上腹疼痛 ,形体偏瘦 ,个别有贫血现象 ,所有病例均经 X线钡餐透视和 (或 )食管纤维镜检查证实为贲门失弛缓症 ,… 相似文献
17.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贲门神经功能障碍而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由于食管壁内神经丛与平滑肌损害及迷走神经功能障碍,引起食管贲门失弛缓,致使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升高,吞咽动作后LES不能充分松弛,食物不能进入胃中,同时由于食管动力障碍,蠕动差而致食物及液体潴留于食管内,故临床以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及食物反流为最常见症状。由于长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而致摄入不足,中晚期常见体质量下降、贫血,严重时可发生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晚期极度扩张的食管压迫邻近器官可引起气急、发绀,食管 有的为霉菌 相似文献
18.
弛贲汤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6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弛贲汤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0岁,平均31.2岁。对照组(西药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平均32岁。两组病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均经吞咽时间测定及X线钡餐检查而确诊。随机分组,两组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硝酸异山梨酯 10 mg日 3次,硝苯吡啶20 mg日 3次,1%普鲁卡因溶液 10 ml日 3次。饭前 30 min口服,共服 4… 相似文献
19.
笔者1989年~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考《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2例均属门诊治疗病人,治疗前都进行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镇检查。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30岁~60岁;病程1年~7年;辨证届肝郁气滞者8例,清饮食不节、痰湿空盛者3例,突然发病、病因不明者1例。2治疗方法中药采用自拟理气开结降逆场为基本方。药物组成:郁金159,陈皮10g,木香10g,苏梗10g,沉香6g,厚朴10g,象贝母10g,僵蚕10g,全瓜萎109,白芍12g,地龙10g,甘草3g。加减:痰湿盛者…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