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南阳市1990~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南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南阳市1990~2002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共发病5882例,死亡138例,年发病率5.78/10万,死亡率0.14/10万,病死率2.47%,其中1990、1991、1994年发病率较高,自1995年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高峰为每年的7~9月;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7.9r7%;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 南阳市山区和贫因地区的乙脑发病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还应加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柳青  庄肃慧  栗箫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74-1275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及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1956~2004年乙脑流行特征。结果自70年代起,临沂市乙脑发病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乙脑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乙脑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卫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卫辉市1965年-2004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卫辉市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自1973年接种乙脑疫苗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镇,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发病多为10岁以下少年儿童。结论防制乙脑应采取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农村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4.
茂名市乙脑综合防治连续三年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茂名市乙脑疫情的流行情况,分析乙脑流行的原因和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为制订有效的乙脑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对2003~2005年茂名市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市2003~2005年乙脑共发病144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死亡12例,病死率为8.33%;1针免疫的27例,占18.75%,2针免疫的6例,占4.17%,无免疫接种史111例,占77.08%;发病年龄最小者为8个月,最大的15岁,1~6岁儿童发病共114例,占总病例数的79.17%;每年的5月~6月为高发季节,占98.61%。结论茂名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发病明显。免疫空白和未全程接种是乙脑爆发流行的原因。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防蚊灭蚊是控制乙脑流行的有效措施,本市自2003年以来已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实行常规接种,逐步提高接种率及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有效地控制及消除乙脑疫情。  相似文献   

5.
1990年我市乙脑流行,我们对330例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发现乙脑的发病高峰在7月,与疫情报告乙脑的发病高峰在8月不相符。分析原因是:疫情报告日期比发病日期约推迟一旬,本文对在没有完善的订正措施,仅靠疫情报告确定乙脑的时间分布提出质疑。本年乙脑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易感人群长期积累,根据我市每次乙脑流行持续两年以上的规律,推测1991年还是流行年。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1985~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南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的流行情况 ,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南昌市1 985~ 2 0 0 2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南昌市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自 1 991年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 ,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 ,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区 ,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 ,发病多为 1 0岁以下儿童。结论 防制乙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农村地区 1 0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猗县2002~2006年乙脑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临猗县2002~2006年乙脑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高度散发,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大年龄组人群发病率较高,农民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男、女发病率无性别差异。结论从传染源、传播途径上加强乙脑监测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大年龄段人群和农民乙脑疫苗的接种率,科学防控乙脑。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2006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爽  冯燕  赵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1):2065-2066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了解流行情况,为预防乙脑的暴发和重庆市制定乙脑监测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重庆市疑似乙脑病例标本(血清、脑脊液)进行捕获法IgM抗体检测。结果:2006年重庆市报告乙脑病例274例,IgM检测阳性率为81.02%,以1~6岁儿童多见,占73.42%,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高峰期在7月、8月,发病具有高度散发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2006年7月至8月重庆市乙脑出现局部暴发,以1~6岁儿童为主,提示应加大乙脑防治宣传,积极开展预防接种和环境卫生管理(防蚊、灭蚊),以有效控制乙脑流行,保护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黔东南州乙脑的流行规律及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5-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5-2010年乙脑发病391例,发病率为1.59/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56%的病例集中在6-8月。年龄以<10岁的儿童为主,占81.8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散童和学生为多。结论黔东南州自200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从江、凯里等县市发病率还较高,因此黔东南州乙脑预防工作不容乐观,要采取疫苗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降低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例监测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的血液标本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信阳市2012年乙脑发病率为0.72/10万.发病特点是相对集中,同时又呈高度散发状态.8月为全年的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54.6%.发病主要集中在12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3.4∶1,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P<0.01),散居儿童发病多.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65.9%.2012年实验室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79.6% (35/44).结论 提高乙脑监测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水平,提高乙脑疫苗有效接种率,清除蚊虫孽生地,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