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者11例,比例为22%,主要原因包括技术因素、患者因素、腹透液因素等。结论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调查分析2001 年1月~2008年8月我院肾内科陆续收治的2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发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患者.[结果]20例患者发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背景及家庭环境等有直接关系.[结论]腹膜透析发生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失败的原因,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减轻和预防病人的痛苦。方法笔者于2009年在香港玛丽医院肾科对一位老年患者并发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个案研究,通过回顾病史数据、对话、查体等进行系统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有疼痛、营养不良、焦虑等护理问题。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方法,可使腹膜透析患者减轻不适与痛苦,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问题,顺利度过透析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儿发生相关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减少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通过随访、检视13例患儿的居家腹膜透析操作情况,了解患儿的饮食、营养状况,询问患儿的生活习惯,分析居家腹膜透析患儿发生感染的原因,形成文字资料。结果13例居家腹膜透析患儿透析时间最长44个月,最短2个月,发生感染10例(12例次),其中出口处感染7例次;发生腹膜炎5例次;3例患儿未发生感染;10例患儿中除发生脐漏的1例被迫停止透析,其余9例患儿予相应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相关感染的发生原因除了患儿自身特点外,主要与外源性感染有关。掌握居家腹膜透析动态,及时发现并控制导致感染的因素,可有效减少或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清蛋白含量≤35 g/L)和对照组(血清蛋白含量>35 g/L),各38例。观察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并分析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培养阴性率为6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21%(P<0.05);两组患者培养阳性中G~+球菌、G-杆菌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原因中操作污染、原因不清楚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感染、胃肠道疾病、菌血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两组患者退出拔管(转血透)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血清白蛋白含量正常的腹膜透析患者相比,血清白蛋白含量低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透析液培养阴性率和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为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住院行腹膜透析治疗26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腹膜透析龄、基础疾病、合并症、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无发生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部位等资料,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3.85%,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44.44%,其次为泌尿道、皮肤黏膜、腹膜、胃肠道、血液,分别占22.22%、13.90%、8.33%、8.33%、2.78%;有合并症患者医院感染率19.15%,高于无合并症患者的9.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腹膜透析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有合并症,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干预,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194例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依据是否伴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160例,收集患者痰液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7.53%(34/194);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8株占19.05%,革兰阴性菌30株占71.43%,真菌4株占9.52%;透析龄≥60个月、住院次数≥3次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为:Logit(P)=-10.382+透析龄≥60个月×0.617+住院次数≥3次×0.783,该预测概率P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4。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透析龄长、住院次数多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腹膜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腹膜透析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将7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心功能不全组和非心功能不全组,分析其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脏功能及血压监测等指标在心功能不全组与非心功能不全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膜透析患者,重视其心功能不全的病患,对其进行预防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膜炎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呼吸道感染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无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和观察组(50例,腹膜炎合并呼吸道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对照组中只有2例病原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4.00%;观察组则有2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8.00%,组间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在各类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共6例,约占25.00%。(2)经性别、年龄、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等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腹膜透析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且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期间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460例,其中腹腔感染35例为感染组,其余425例为非感染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信息;统计患者腹膜透析病程,即透析龄(月);对患者进行APACHEII评分;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浆前白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相比无差异,感染组合并糖尿病的比例、APACHEII评分及透析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白细胞计数大于非感染组,C-反应蛋白和血红蛋白量与非感染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浆白蛋白及血浆前白蛋白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APACHEⅡ评分、透析龄、血浆白蛋白及血浆前白蛋白是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期间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合并糖尿病、APACHEII评分高、透析龄长及低蛋白血症是该类患者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系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透析材料、方法不断改进,使CAPD过程中发生腹膜感染的概率大为降低,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并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停止治疗.现总结我科室6年来防治腹膜透析感染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感染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7年1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未感染组(n=122)。于患者入院第二天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临床衰弱症状学评价量表对患者衰弱情况进评分。对可能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指标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衰弱总发生率为78.57%,高于未感染组患者的5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指标水平、MCP-1指标水平、衰弱评分是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生感染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较大,且患者发生感染与CRP、MCP-1指标水平以及衰弱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腹膜透析室管理,切实贯彻卫生部对腹膜透析室制度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我院从2000年起逐步对腹膜透析室进行一系列改造,从建筑、人员编制、领导体制、必备的条件和管理等方面制定工作准则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延长了腹膜透析时间,从而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及血液透析(HD)患者的菌血症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探索更好的预防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维持性透析的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菌血症进行统计。结果 224例患者发生菌血症78例,发生率为34.82%;血管通路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菌血症主要原因占54.69%,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感染菌血症的主要感染部位占57.14%,两者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39.06%,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最常见占35.71%;腹膜透析患者每年总体菌血症发生率为5.36%,血液透析患者为7.62%;腹膜透析患者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占21.27%,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7.53%;血液透析患者菌血症常见感染部位为血管通路;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菌血症的常见感染;年老、透析初期、血液透析相对腹膜透析、使用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为菌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开始透析之前建立永久通路(内瘘或腹膜透析置管)、良好的营养状况能减少透析患者感染菌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对导管感染患者采集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结果 135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感染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40株,革兰阳性菌99株(70.71%),革兰阴性菌36株(25.71%),真菌5株(3.57%)。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利奈唑胺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高龄(≥60岁)、透析时间长(>2年)、BMI≤20kg/m2、文化程度较低、高血压、糖尿病为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的因素,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调查68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及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观察期间有21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30.88%);透析1年以上死亡的9例病例中,心肌梗死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感染2例、肝性脑病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症是导致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的因素,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调查68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及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观察期间有21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30.88%);透析1年以上死亡的9例病例中,心肌梗死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感染2例、肝性脑病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症是导致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长腹膜透析龄患者腹膜炎发生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04—2016年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生腹膜炎患者,按初次感染发生在各一倍透析龄3年内及3年后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感染菌种及预后差异;同时分析不同透析龄及不同自然年致病菌的变化情况。结果本院2004—2008年间应用普通培养方式寻找致病菌,培养阴性率高达68%~95%,2009—2016年间改用血培养方式,培养阴性率降为18%~0%,血培养方式明显提高了培养阳性率。研究共纳入188人,初次发生感染在透析3年内135人,初次感染发生在透析3年后53人,初次感染发生在透析3年后患者更容易发生混合感染,并转血透及死亡风险更高。透析3年内感染共计204人次,透析3年后感染人次共计118人次,后者感染链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风险更高,透析3年后感染者培养阴性率更低,死亡风险更高。结论长龄腹膜透析患者初次发生腹膜炎有更高的混合感染风险,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原因,以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住院率,提高生存率.方法 对62例长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原因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27例)及非糖尿病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原因,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和心血管系统状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期间,62例患者47例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111例次.糖尿病组27例患者中共有22例有住院记录,住院次数为58例次,每次住院时间(21.27±17.73)d,住院原因前3位依次为心脑血管意外(37.9%,22/58)、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及腹膜透析管功能异常(17.2%,10/58)和肺部感染(12.1%,7/58).非糖尿病组35例患者中共有25例有住院记录,住院次数为53例次,每次住院时间(15.60±12.30)d,住院原因前3位依次为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及腹膜透析管功能异常(22.6%,12/53)、心脑血管意外(20.8%,11/53)和难治性高血压(13.2%,7/53).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住院比例及住院时间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意外及感染是两组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加强定期门诊随访及再培训,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切实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再住院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60例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度访谈法,收集发生腹膜炎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及分析。结果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患者及家属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23例,占比38.33%;营养不良18例,占比30.00%;肠道感染10例,占比16.67%;合并糖尿病9例,占比15.00%。结论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中患者及家属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占比例最高,应加强年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及完善随访,提高她们的无菌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增加机体免疫力,尽可能降低发生腹膜炎的概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