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期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及时发现并诊断、治疗,可防止因贫血对婴儿健康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营养性贫血是婴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 ,主要是因为缺铁引起 [1 ] 。为了探讨我区不同喂养方式与营养性贫血的关系 ,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6月对丁堰镇及周围农村 5 86例婴儿不同喂养方式进行了营养性贫血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丁堰镇及周围农村 6~ 12个月的婴儿 5 86例。1.2 调查方法 标本均以婴儿手指末梢血 ,用 Sysmex F-82 0血球计数仪测试以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 ;并对婴儿家长询问有关喂养史及添加辅食情况。1.3 诊断标准 按 WHO资料 ,贫血标准 >6个月婴儿血红蛋白值 <110 g/ L 为依据 [2 ]。2 结 …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简称贫血)患病情况,2000年-2005年我们对6-12个月龄母乳喂养儿采收干预措施,提倡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及时添加辅食,以降低婴儿贫血患病率,为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婴儿时期营养性贫血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345例6月婴儿(206例为营养性贫血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及种类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人工及混合喂养儿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母乳喂养儿(P〈0.025);3个月 ̄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及合理添加辅食种类的婴儿贫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5)。结论:贫血的发生与出生体重,胎龄无关,而与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  相似文献   

5.
6.
宫红梅 《中外医疗》2009,28(16):134-134
目的了解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辖区0~6岁儿童456名,进行监测及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患病比率、患病程度与年龄大小成正比,儿童贫血与生长发育情况有关。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指导,儿童营养均衡摄入,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是降低贫血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紊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为小儿贫血最常见类型,尤以6个月~2岁者为多见,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四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9.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为了探讨婴儿营养性贫血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以适应小儿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和能量需要相对多的特点,使婴儿能够健康地成长。我科自2001年6月-2003年12月住院婴儿1900例中,其中180例确诊为营养性贫血,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儿童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贫血可导致体格及智力发育障碍,免疫力低下,继之并发多种疾病。对其发病原因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本院对450名6个月婴儿和403名1岁婴儿进行缺铁性贫血检查,  相似文献   

1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不仅影响体格发育,而且会对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1]。笔者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定期做保健的86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儿进行了多方面的原因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河北省349651名婴幼儿中进行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发现贫血患者101010例,患病率为28.89%。其治疗结果表明轻度贫血以饮食治疗为主,中度以上贫血必须应用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社区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方法连续3年对石围塘街社区本地户口0~2岁健康儿童进行缺铁性贫血筛查,有针对性的对贫血患儿进行治疗,以及为所有研究对象作膳食营养的追踪指导。结果连续3年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第一年的基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和追踪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社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贫血纠正情况、营养相关指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贫血纠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结论: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纠正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予以配合,可有效提高贫血纠正效果,改善患儿营养状况,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二价铁比三价铁易吸收,目前仍以硫酸亚铁常用,每日30mg/kg于2次饭间口服,并加服维生素C以增加铁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佝偻病与营养性贫血的相互关系李敏,余麟(附属弋矶山医院儿科)佝偻病和营养性贫血是我国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是佝偻病与营养性贫血同时存在的报道不多。笔者在佝偻病专科门诊所见的180例患儿中117合并营养性贫血。现就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营养性缺血性贫血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贫血性疾病。自20世纪以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铁缺乏亦然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和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缺铁,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WHO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是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和防治方式,不仅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特别是小儿家长对缺铁性贫血认识不足,对该疾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月龄至3岁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病原因及铁剂治疗的疗效。方法:总结122例NIDA患儿发病原因,并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治疗,重度贫血还给予输血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贫血程度区分:轻度42例,中度66例,重度14例。未规律添加辅食、挑食与婴幼儿NIDA关系最密切。全部患儿经3到4周的针对性治疗,贫血均得以纠正。结论:NIDA仍是目前严重的婴幼儿期营养缺乏性疾病,应重视母孕期的营养,及时规范添加辅食,及早治疗慢性腹泻等疾病,对婴幼儿贫血早发现、早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预防婴儿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某社区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120例怀孕8个月以上孕妇和分娩后0~6个月产妇及婴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孕产妇及婴儿给予常规门诊随访,实验组则接受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为家庭医生签约家庭,比较两组婴儿营养性贫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婴儿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能够明显减少婴儿营养性贫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