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6层螺旋CT触发技术在颈部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团注追踪触发技术在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志愿者行主动脉弓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利用获得的主动脉弓时间-密度曲线(TDC),寻求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110 HU1、40 HU1、70 HU2、00 HU),采用16层螺旋CT结合触发技术行颈部动脉CTA检查,探讨CTA触发技术的最佳应用阈值。结果:阈值140 HU组(参照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全程强化明显(CT值188~262 HU),而颈内静脉强化不明显,动静脉密度差别大,3D后处理显示的动脉图像清晰。阈值110 HU组,椎动脉起始处CT值较低(106 HU);阈值170 HU及200 HU组,C1及C5椎体平面颈内静脉的密度明显升高(>150 HU),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触发技术结合最佳触发阈值可较好地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对比剂注射流率4.0 ml/s,触发阈值为140 HU时的图像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颈动脉、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8例临床怀疑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后,用薄层横断面放大图像(MTI)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管腔及管壁斑块的形态学显示,并用高级血管分析软件测量狭窄段径线、狭窄段长度等作定量分析。结果:38例共计76支颈动脉、76支椎动脉CTA图像中,正常颈动脉血管40支,狭窄血管36支,其中1支颈总动脉中度狭窄者合并有动脉瘤;76支椎动脉中,6支椎动脉狭窄,受压于邻近椎体骨质;38例中有9例行颈动脉DSA检查,18例做了颈动脉多普勒超声(TCD),7例DSA和16例TCD对照结果一致,2例CTA轻度狭窄者TCD显示正常,11例颈动脉斑块均为混合密度斑块。结论: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图像质量满意,重建图像质量高,能较准确显示管腔狭窄及管壁斑块形态学改变,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具有很好的临床筛查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CTA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脑CTA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19例脑血管病变、脑膜瘤患者行脑CTA检查。主要扫描技术参数层厚1mm,螺距1,对比剂60%泛影葡胺,给药速度3ml/s,按T=13×60/F+T120计算延迟时间。图像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umIntensityProjection,MIP)。结果脑血管MIP图像图真实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术前评估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论脑CTA可作为脑血管病变、颅内血供丰富肿瘤的诊断和筛选,制订手术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的较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病例,使用对比剂跟踪技术,后处理使用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重建,分析其发育变异、斑块性质、狭窄程度等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65例130条颈动脉中,34条无异常,颈内动脉瘤8条,粥样斑块并狭窄88条。88条狭窄的颈动脉中,轻度狭窄59条(67.0%),中度狭窄22条(25.0%),重度狭窄5条(5.7%),闭塞2(2.3%)条;130条椎动脉中,正常52条,先天性变异27条,粥样斑块并狭窄46条,椎动脉受增生骨质压迫5条。51条狭窄的椎动脉中,轻度狭窄40条(78.4%),中度狭窄8条(15.7%),重度狭窄3条(5.9%)。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颈部CTA检查,可同时完成颈动脉与椎动脉血管成像,准确显示血管病变的类型、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层螺旋CT硬件的不断更新,CT动脉造影(CTA)技术亦得到不断成熟,目前已用于全身多部位的成像,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CTA扫描技术仍无统一的标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如注射流率、扫描参数、血管内对比剂的剂量和浓度等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对比剂相同注射流率,对不同部位的CTA图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诊断为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颈动脉CTA检查。所示结果与部分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NASCET)、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CST)方法,中重度颈动脉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术后CTA测得的颈动脉狭窄处直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CTA观察颈动脉86支,其中轻度狭窄17支,中度狭窄23支,重度狭窄34支,闭塞2支;10支正常。发现斑块121处,其中软斑33处,纤维斑20处,纤维钙化斑53处,钙化斑15处。内膜剥脱术术后血管狭窄的改善情况:本组狭窄率为中重度的颈动脉共35例39支血管行内膜剥脱术,术前39支颈动脉狭窄段管腔内径平均为(6.02±0.44)mm,术后狭窄段管腔内径为(10.18±0.62)mm,t=34.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CTA是颈动脉狭窄术前诊断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可作为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CTA与DSA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CTA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并在1周之内行DSA检查,将检查结果与CTA进行对照。结果:共检测了56例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本组CTA检测出血管壁软斑块32处,软斑块合并钙化斑块24处,单纯钙化斑块46处;血管轻度狭窄124处,中度狭窄86处,重度狭窄43处,血管闭塞9条。结论: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的斑块、狭窄及畸形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头颈部动脉血管性病变的首选和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颈部血管CTA检查时,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前提下的最佳对比剂注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行颈部血管CTA检查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32例。A组注射对比剂40 mL,生理盐水20 mL;B组注射对比剂50 mL,生理盐水20 mL;C组注射对比剂60 mL,生理盐水20 mL。每组先行平扫,注射对比剂后再扫描一次,将2次所得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由2名具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颈动脉成像质量、有无上腔静脉伪影干扰及有无颈静脉成像。对主动脉弓处CT值进行客观评价,将主客观评价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Kappa检验,2名医师的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0.75)。3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剂静脉伪影情况评价及造影后图像主动脉弓处CT值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颈部血管CTA检查时,注射对比剂50 mL,生理盐水20 mL为最佳对比剂注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最高密度投影(HDMIP),容积再现(VR)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常规轴位容积扫描,随后进行MPR,HDMIP,VR成像,结合轴位图象观察这三种图象在显示不同部位骨折线,骨碎片,关节脱位的效果。结果:MPR可选择感兴趣区进行任意方向和平面的重建,大大地增加了诊断信息量。HD,MIP取每个象素的最大CT值进行投影,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对比度高。具有一次扫描后重建可多方位观察.显示细微骨折较好,可提示死骨,嵌顿性骨折存在。24例骨折忠者均发现骨折,图像重叠欠清晰。VR图象直观,逼真。可以任意方向旋转,通过VRpresets,VRopacity,VRcolors技术的应用,使影像达到实体标本的效果。显示细微结构较MPR,HDMIP差。结论:螺旋CT的MPR技术应用,能较好全面地发现复杂关节的骨质病变,可准确测量碎骨片大小,显示移位方向,程度,不直观。HDMIP应用于骨质密度较高的区域,显示细微结构清晰。VR技术运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三维实体标本效果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次研究尝试将低剂量双源CT扫描应用于颈部血管造影.方法:120例可疑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头颈部DSCTA扫描.随机抽取30例次为常规剂量组,90例患者按不同体重指数筛选入3个低剂量组.计算各组的CTDIvol、DLP值及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率.结果:各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两两间的CTDIvol、DLP值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间的SNR、CNR值及满足诊断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低剂量扫描颈动脉是可行的,所得图像可满足颈动脉血管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CTA与MRA在颈动脉体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RA与CTA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本文14例颈动脉体瘤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单侧10例,双侧4例。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的CTA与MRA影像学表现及特征。结果:两种检查均可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形态,14例均行CTA检查,CT增强显示病灶为富血供肿瘤,其中12例肿瘤均匀强化,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达150~180HU,颈内、外动脉密度与瘤体等同难以分辨,术前CT正确诊断率为100%(14/14)。11例患者行MRI及MRA检查,MBI平扫特点为瘤内见流空的血管影像,明确显示颈内、外动脉分离和紧贴或镶嵌在肿瘤后外缘及前外缘,MRA能良好显示肿瘤与颈总动脉及其分叉的关系,术前MR/正确诊断率为100%(11/11)。结论:CTA和MILA对颈动脉体瘤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含服倍他乐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前含服倍他乐克的临床起效时间及有效服药剂量。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预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心率>65次/分的患者共96例,先舌下含服1片(25mg/片)倍他乐克,服药后每隔15min测量一次心率及血压。若60min后还未达目标心率(≤65次/分),再含服倍他乐克1片,并按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若仍未达要求,则再追加1片及进行测量,直至达到目标心率。重复服用倍他乐克最大剂量不超过4片(100mg)。按不同基础心率,把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低心率组:基础心率>65次/分、≤75次/分;B组为高心率组:基础心率≥76次/分。结果:96例患者经舌下含服倍他乐克后心率均成功达到目标心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A、B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44.9min和76.6min。A、B组中,服2片及以上片数药的病例比率分别为14.0%和52.8%。结论:基础心率越高,服药后到达目标心率的时间越长,服药剂量也越大。舌下含服适当剂量的倍他乐克可快速、有效、安全地减慢心率,有利于患者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脑动脉造影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脑动脉造影(CTA)检查扫描的最佳时相和方法,优化图像后处理,为脑动脉畸形及脑动脉瘤等脑血管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Sensation 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工作站,应用相应的4D后处理软件及血管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扫描软件(BOLUS软件)。选取临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怀疑脑血管畸形的患者38例,采用Bolus跟踪与目测颈动脉对比剂浓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脑动脉CT造影检查。结果:38例患者中达到诊断标准34例,扫描失败3例,经延迟补救扫描后成功1例,其中6例行DSA造影,5例符合,1例行DSA造影时未发现动脉瘤,再行CTA检查确切检出动脉瘤。符合率83.3%。结论:使用64层螺旋CT,采用BOLUS跟踪与目测颈动脉对比剂浓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脑动脉CT造影检查可准确区分脑动-静脉血管,在诊断脑血管疾病方面可以作为常规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 (CTA)在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7例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 ,14例行单层CT灌注成像 ,对比剂总量为 50ml ,注射流率为 4.5ml s。 13例行 2次CT灌注成像 ,每次对比剂剂量为 3 5ml。随后使用螺旋CT扫描对颈内动脉颅外段和 (或 )颅内段行CTA。由 2名神经影像医生阅片比较 2种CT灌注成像的最大峰值时间 (timetopeak ,PT) ,以及平均通过时间 (meantransittime ,MTT)和相对血流量 (relativeflow ,RF)图像。观察CT血管成像的螺旋横轴面图像以评价管壁斑块。应用Xtension软件实现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MIP)和表面阴影成像 (thresholdshadedsurfacedisplay ,SSD)以观察血管整体形态 ;使用FlyThrough软件生成CT仿真血管内窥镜图像以观察血管内部形态。结果  2 7例患者常规CT图像检出 2 9个病灶。CT灌注图像共检出 43个病灶 ,其中 8个病灶RF与对侧相比无明显降低 ;其MTT略延长 ,PT明显延长。注射 3 5ml对比剂与注射 50ml对比剂的CT灌注图像的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487,P >0 .0 5)。 13例患者 2 6支颈动脉中 2 1支颈动脉可以观察到动脉管壁钙化斑块 ,15支颈动脉可以观察到密度值为 -12~ 15HU的软斑块。SSD、MIP和内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颅脑血管造影(DE-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脑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E-CTA检查诊断脑动脉瘤,其中,19例DE-CTA诊断后经开颅手术夹闭治疗,65例经DSA介入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治疗后复查DE-CTA资料。 DE-CTA处理完成后,由2位资深放射医师评价图像质量及进行诊断,统计并比较DE-CTA检查与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结果84例动脉瘤患者均行DE-CT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99个。19例患者行DE-CTA检查诊断后经开颅手术夹闭治疗证实,均为单发较大动脉瘤破裂出血,手术所见与DE-CTA检查结果相符;65例患者经DSA介入栓塞治疗。 DE-CTA检查结果与手术及DSA所见相近。结论 DE-CTA作为一种快捷、简便、无创而又能准确诊断脑动脉瘤的技术,在临床诊断脑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评估颈动脉狭窄<50%的斑块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特征,急性脑卒中侧为实验组,无急性脑卒中侧为对照组。分析内容包括斑块类型、斑块表面形态、钙化分布、钙化数目,对两组颈动脉斑块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颈动脉斑块较对照组更容易出现以下特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出现率更高(Z=-2.39,P=0.02),斑块表面不规则和溃疡出现率更高(Z=-6.04,P<0.01),浅层钙化(Z=-2.06,P=0.04)和多发钙化出现率更高(Z=-2.52,P=0.01)。结论 DSCTA可更好的显示斑块特征,颈动脉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或溃疡形成、浅层钙化和多发钙化可能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全脑血管造影及10例螺旋CT表现。结果:临床表现为颅内杂音、不同程度的搏动性突眼、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或伴有复视、结膜水肿和充血。CT表现为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增粗、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眼球边缘模糊、眼睑肿胀。全脑血管造影表现为对比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入海绵窦,形成一团浓密的不规则阴影,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不易充盈,并且可观察到瘘口位置、大小及侧支循环情况。结论:根据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可以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并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CT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并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造影在颅内微小动脉瘤(VSD)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3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疑似患者行CTA和DSA检查。CTA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DSA常规摄正、侧位、双侧斜位片。结果:经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证实39枚微小动脉瘤,CTA诊断36枚,DSA诊断35枚。减影后CTA与DSA比较,对瘤体直径≤3mm的VSA的判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91.3%。结论:CTA诊断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上与DSA基本等同,在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上,CTA明显优于DS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8层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后发现的69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的图像,对所有图像分别行VR、MPR、MIP和CPR等,观察冠状动脉开口、起源、走行、分布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所有受检者中共发现存在冠状动脉变异69例(82处),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例,其中起源变异共32例,走行异常42例,终止异常2例,发育不良或未发育6例。结论: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行程及终止的异常,从而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