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1963年Starzl施行第一例人类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已成为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及肝衰竭的最有效方法.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却增加了移植受者发生机会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的细菌感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治疗的17例肝移植受体的细菌感染率、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15例(88.2%)发生34次细菌感染,以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多见。手术时间延长、伴随糖尿病及胆道狭窄的发生分别与腹腔、泌尿系和胆道细菌感染有关。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所致感染比例大,耐药菌株检出率高。结论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延长、伴随糖尿病及胆管狭窄的发生是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的预防、早期确诊和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的9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有29例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感染率为30.21%,其中感染G-需氧菌19例(65.52%),感染G+需氧菌10例(34.48%)。患者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OR=2.165,P=0.001)、术中输血量(OR=1.952,P=0.003)、术后3 d血肌酐平均值(OR=1.913,P=0.001)、术后3 d液体负平衡时间(OR=0.196,P=0.023)及术后住院时间(OR=1.923,P=0.003)均与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有关。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术前改善患者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血量、术后控制输液量和住院时间及术后改善肾功能均可减少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植外科技术的成熟,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和器官保存液的应用,肝移植已成为能成功救治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免疫排异一直是影响受体成活的关键,然而随着FK506,MMF等免疫移植剂的成功应用,其对受体生存威胁越来越小,相反,感染却成为受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感染在传染病学中归为免疫缺陷感染或免疫抑制相关感染的范畴。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及社会自然环境的一些原因,细菌的流行病学较十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机会菌和耐药菌明显增多,并出现了一些少见细菌感染和机会感染,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防治肝移植感染则更具挑战性。肝移植的感染有什么特点及针对感染如何防治,本文就这些问题,把一些已阐明的观点以及好的防治经验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5.
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治疗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中心46例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情况和头孢吡肟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率为80.4%(37/46),共分离出细菌6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68.9%(42/62);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31.1%(19/61)。G^-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3.3%,明显低于对头孢他啶(64.3%)、头孢曲松(76.2%)和头孢噻肟(61.9%)的耐药率(x^2=8.052,15.570,6.873,P〈0.01)。经验治疗临床有效率为78.1%,患者使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肝移植术后常见G^-杆菌的耐药率较多数三代头孢菌素低,头孢吡肟作为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经验治疗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肝移植技术不断提高, 但感染相关并发症仍是造成肝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都有可能造成肝移植术后感染, 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移植因素、受体因素和供体因素等。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通常在术后2个月内发生, 其感染的优势菌群与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群、地域特点有关, 但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体。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预防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 围手术期48 h内使用抗生素尤为重要,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是直接影响受体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感染的控制宜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种类、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儿童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受者术后住院期间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和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41例肝移植受者中,有33例受者发生细菌感染69次,细菌感染发生率为80.5%(33/41).主要的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32例次(占46.6%)、腹腔16例次(占23.3%)及胆道11例次(占15.9%).共检出致病菌10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占73.3%(74/10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为81.1% (60/74);革兰阳性菌(G+菌)占26.7%(27/1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59.3%(16/27),氨基糖苷类高耐药肠球菌(HLAR)检出率为11.1%(3/27).术后2周内检出致病菌72株(71.3%).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对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和头孢类的耐药率超过60%,主要的产ESBL的G-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耐药率<10%;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能对质粒介导的ESBL、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均具有高度稳定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儿科常用抗生素均高度耐药,仅对喹诺酮类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高度敏感.结论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发生率高,耐药菌株检出率高,且具有多重耐药特点.有效地预防感染,术后早期确诊和合理选用抗生素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性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细菌感染53例次,所有患者的痰或胸水培养均有阳性发现;较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色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倩血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16例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死亡5例;治疗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33例中,治愈20例,死亡13例。结论:肺部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其诊断有赖于对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治疗上除应遵循一般肺部感染的处理原则外,应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及对受者免疫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6例)和非糖尿病组(62例)。以术前和术后可能的9个危险因素作为分析指标,进行这些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有无肝硬化及肝硬化的程度、术前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激素的使用时间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术前肝硬化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硬化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TDM的发生率高于代偿期。术前糖耐量异常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者。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而两组患者的年龄、HBV的感染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硬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激素是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再次肝移植后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对22例患者行再次肝移植术后细菌学资料及细菌感染的处理和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肝移植术前细菌感染率为36.4%(8/22)。术后20例(90.9%,20/22)发生细菌感染,其中仅1例患者为单一器官感染,其余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感染,在所感染的器官或系统中,胆道感染占55.0%(11/20),腹腔感染占50.0%(10/20),呼吸道感染占40.0%(8/20),血液感染占35.0%(7/20),切口感染占10.0%(2/20),肠道感染占5.0%(1/20),深静脉穿刺管处静脉感染占5.0%(1/20)。两种及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者占感染总数的90.0%(18/20)。本组有10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死于脓毒败血症。结论由于再次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发生早、细菌混和感染率和多部位细菌感染率高,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选择以及支持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ϸ����Ⱦ�����в�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病人180次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学资料。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62.8%(113/180),平均感染时间为术后第9天;共分离出菌株284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54.6%(155/284);最常见的G^-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的革兰阳性(G^-)球菌为粪肠球菌。易感器官依次为呼吸道,腹腔和胆道,感染率分别为37.3%(106/284),31.0%(88/284),21.1%(60/284)。结论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率高,并以高度耐药菌为主,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部位与时间及菌群间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43例次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总结为175位患者所施行的180次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29例患者出现43例次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29/175)。其中念珠菌占98%(42/43),曲霉菌2%(1/43)。发病中位时间为术后26d(3~96d)。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肺部37%(16/43),肠管19%(8/43)和血液16%(7/43)。26例患者接受氟康唑治疗,感染严重的8例患者改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病死率45%(13/29),直接与真菌感染有关的病死率为4.0%(7/175)。全胃肠外营养时间较长、抗生素治疗超过3周或出现肝动脉并发症的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 真菌感染是影响肝移植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别是肺部和念珠菌。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严重的真菌感染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1个月)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肝移植中心20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收集181例受者的人口学数据、临床资料和病原菌检测结果,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96)和非感染组(n=85)。分析受者术后早期感染菌群分布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并评价其拟合度、区分度和临床实用性。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R语言(4.1.2)软件rms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一致性指数(C指数)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区分度及临床实用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纳入研究的181例受者中,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为53.0%(96/181),96例感染组受者共检出病原菌132株,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42.4%)。受者术后2周内感染发生率最高(70.8%,68/96),感染常见部位为肺部和血行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者女性(OR=4.235,95%CI:1.577~11.370)、MELD评分≥20(OR=3.742,95%CI:1.296~10.805)、Chlid-Pugh分级C级(OR=3.346,95%CI:1.263~8.862)、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36,95%CI:1.009~1.063)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7.236,P>0.05),校正曲线贴近于理想曲线,预测模型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拟合度。C指数和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800(95%CI:0.735~0.865),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模型临床决策曲线在较广的阈值概率范围内(0.2~1.0),高于采用单一危险因素预测,显示该模型具有临床实用性。 结论肝移植受者性别、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和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是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对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感染细菌学和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肝移植病人术后细菌感染的规律,为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病人细菌学及耐药性资料,比较研究围手术期因素和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术后感染病人最多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2)病原菌多数多重耐药;(3)感染相关因素有:有无肝硬化(P=0.000)、术前白蛋白(P=0.026)、术前有无感染(P=0.026)、手术时间(P=0.014)、术中输红细胞量(P=0.000)、ICU住院时间(P=0.000)、呼吸机使用时间(P=0.012);(4)背驮式和经典式肝移植术后肠道菌菌血症发生率不同(P=0.029)。结论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是有强耐药性的院内感染细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使用可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15.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W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175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s in 151 patients. Of the 151 patients, 59 (39. 1%)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The rate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rejection was 48. 8% as compared to 26. 2% in patients without rejection ( P < 0. 01). Antirejection therapy was associated with culture-positive cases in 33 out of 43 patients as compared to 9 out of 16 patients who had CMV antibody titer elevation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ancyclovir if they had simultaneous positive cultures from multiple sites and were seriously ill. Eighteen of the 19 patients thus treated had side effects, one of which was serious (bone marrow hypoplasia). Cultures became negative in 15 out of 17 (88%) of the surviving patients. Patient survival was similar to our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87%.  相似文献   

16.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而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成为影响患者恢复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为.文献报道,我国肝移植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率为25%~50%,是继排斥反应后的第2大常见并发症~([1-2]).因此,了解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笔者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75例肝移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0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共有6例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6例均为无临床症状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5例治愈。结论 荧光探针定量基因检测技术是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种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方法。重视术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监测、积极预防及早期治疗是关键。更昔洛韦能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