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型糖尿病免疫耐受的诱导和免疫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免疫耐受或对1型糖尿病进行免疫干预,是一种新的防治措施。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给予不同剂型的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以及包括细胞组分在内的众多抗原来诱导免疫耐受。通过诱导产生免疫调节性Th2细胞,进而产生大量Th2型细胞因子,从而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展或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诱导免疫耐受或对1型糖尿病进行免疫干预,是一种新的防治措施。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给予不同剂型的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以及包括细菌组分在内的众多抗原来诱导免疫耐受,通过诱导产生免疫调节性Th2细胞,进而产生大量Th2型细胞因子,抑制Th1细胞克隆活性,阻断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最终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胰岛炎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展或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1型糖尿病又分自身免疫型(1a)及特发性(1b)两种,本篇主要介绍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特发性糖尿病可见包美珍教授发表于《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3年23卷第294页的文章)。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胰岛β细胞功能从轻度受损到严重衰竭的过程:从临床前期(无症状期)——临床代谢紊乱期——缓帮期(蜜月期)——暴发期(再度出现代谢紊乱)——病情相对稳定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检查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以胰岛素耐量试验(ITT)中KITT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3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30)及12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20)分别反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变化及总量;以精氨酸刺激试验中急性C肽反应(ACRARG)反映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然后控制血糖,随访督导3个月以上,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并重复上述检测。结果 30例进入研究,20例完成,研究结束时,随血糖控制改善,β细胞功能指标AUCCP30,AUCCP120,ACRARG均升高,血清空腹胰岛素原(PI)及与C肽比例下降,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血糖控制可改善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及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少PI分泌绝对及相对数量。血糖控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对β细胞功能衰竭的延缓作用.方法 将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中GADAb阳性的老年(≥60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4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组(54例).胰岛素治疗组给予皮下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组即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在入组时(0个月)及随访12个月后进行空腹C肽(FCP)和100 g馒头餐餐后2 hC肽(2 hCP)水平测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GADAb阳性患者空腹C肽和餐后2 hC肽水平无显著差异,但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12个月后,胰岛素治疗组FCP和2hCP较治疗前均无明显降低,而口服降糖药组FCP和2 hC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结论 GADAb阳性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脂毒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 ,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关系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 ,肥胖和 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密切。西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体重指数大于 35的人群比体重指数在 2 3~ 2 5之间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高 10~2 0倍[1] 。在美国 ,超过标准体重 4 6 %的人群中 ,空腹高血糖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者所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蜜月期一般是指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相对较少)在发病初期,经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有少数患者进入了典型的缓解期。在这段时间,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停止使用胰岛素,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蜜月期”。  相似文献   

10.
预防1型糖尿病的核酸疫苗主要分为热休克蛋白60、胰岛素β链、谷氨酸脱羧酶、CD分子及细胞因子核酸疫苗。Th细胞亚型转换、细胞因子作用、抗原特异性反应受抑、免疫旁路抑制以及β细胞凋亡受抑等可能是核酸疫苗发挥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此外,还介绍了影响核酸疫苗保护效应的因素以及接种核酸疫苗后的毒副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1型糖尿病(T1D)是糖尿病中的重要亚型,其以自身胰岛β细胞破坏、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乏导致血糖升高并产生相关急慢性并发症为主要病理生理过程。经典T1D常以起病急骤、"三多一少"及自发酮症表现突出、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为主要临床特征。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为自身免疫性T1D的重要诊断依据。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T1D中的缓慢进展亚型,其具有介于经典T1D与2型糖尿病(T2D)之间的临床表现及自身独特的诊疗方案。临床工作者应能对上述类型的糖尿病作出准确判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现选取典型经典T1D与LADA病例加以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薏苡仁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观察薏苡仁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5mg/kg,iv)加高热量饲料(热卡:20.083J/g)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用薏苡仁多糖分三个剂量组(25、50、100mg/kg,ip)给药治疗2周,并测定葡萄糖耐量,血浆胰岛素以及肝糖原、肌糖原、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和肝葡萄糖激酶活性。结果 薏苡仁多糖能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异常,增加肝糖原量和肝葡萄糖激酶活性,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对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率和受体最大结合容量均无影响。结论 薏苡仁多糖能够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与其调节糖代谢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胰岛自身抗体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17例糖尿病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29.7%。单一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3种抗体联合检测。多种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为成年糖尿病患者预示胰岛素依赖的较好的筛查试验,与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抗体联合检测可达近100%的预报价值;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则还需检测胰岛细胞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ADab和ICA512/IA2ab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对1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22例1型糖尿病血清GADab和ICA512/IA2ab滴度及C肽水平。结果22例患者中有10例GADab阳性(滴度大于5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5.45%,1例ICA512/IA2ab阳性(滴度大于3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55%,但是其滴度高达61,相应的GADab滴度也高达55。相关性分析表明,空腹C肽与餐后C肽显著相关,r=0.61,P<0.01;年龄和病程明显相关,r=0.53,P<0.05。GADab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比较:在22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GADab阳性组发病年龄更轻,井有更低的餐后C肽水平(P<0.05)。结论GADab在1型糖尿病血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较为稳定持久,可用做1型糖尿病诊断的指标,对于糖尿病分型及阐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有积极的意义,从2型糖尿病及早筛选出LADA,为临床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和LADA以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提供依据。而联合测定GADab和ICA512/IA2ab可提高1型糖尿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30例出现"蜜月期"与35例未出现"蜜月期"的初诊T2DM患者的BMI、HbA1c、FPG、h2PGT、FENS、TC、TG、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使用剂量以及患者是否有家族史、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体重指数、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使用剂量、家族史、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差别。结论对BMI大、血糖达标时间短及胰岛素使用剂量小、微血管并发症少、无家族史、能够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更易进入"蜜月期",对此类患者应该更积极的控制血糖,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0例LADA、40例速发性1型糖尿病(T1DM)、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了身高、体重、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24h尿蛋白检测,并做眼科检查、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血管彩超,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结果 LADA患者HOMA-IR和HOMA-IS高于T1DM,低于T2DM(P均〈0.01)。LADA患者病程5a内下肢血管病变及其病变危险因素低于T2DM(P〈0.05),与T1DM相似;微血管病变三组问比较无差异。结论 LADA患者既存在IR,又有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过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GAD抗体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研究,以期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脂毒性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脂毒性有启动和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对脂毒性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儿童初发1型糖尿病(T1DM)的诊断指标,对33例T1DM患儿(观察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胰岛素(INS),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并与33例年龄,性别配对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除FPG,HbA1c显著升高外,C-P,INS,C-P/FPG,INS/F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C-P/FPG最明显。提示空腹C-肽,INS,C-P/FPG,INS/FPG测定对诊断儿童初发T1DM有重要价值;胰岛细胞自免疫抗体测定对诊断T1D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新诊断T2DM患者中,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出现"蜜月现象"的52例及未出现的58例患者。结果: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家族史、良好生活方式干预、DN、DR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年龄轻、体重指数大、血糖达标时间短、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小、无家族史、微血管并发症少、能积极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更易诱出"蜜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