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检测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在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外周血与蜕膜中的表达,探讨Foxp3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28例为URSA组,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30人为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液及蜕膜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外周血及蜕膜中Foxp3 mRNA相对含量。结果 Foxp3转录水平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Foxp3在维持早期妊娠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其表达下调可能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EBP-β在人正常子宫内膜及早孕蜕膜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进行组织学定位,采用免疫印迹进行蛋白质定量,采用RT-PCR进行mRNA检测,在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及早孕蜕膜中转录因子C/EBP-β的表达变化。结果:C/EBP-β蛋白主要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核中表达,C/EBP-β蛋白及mRNA在增生期C/EBP-β仅有弱表达,分泌期显著增加(P<0.05),以分泌晚期表达最强,在早孕蜕膜组织中也有较强的表达(P<0.05)。结论:C/EBP-β在人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晚期及早孕蜕膜组织中呈现较强的表达,可能在胚胎着床及妊娠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母胎界面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绒毛、蜕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的关系。方法:选取UERSA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蛋白的含量。结果: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均有MCP-1mRNA的表达;UERSA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量(1.96±0.39,3.67±0.98)均较正常早孕组(1.42±0.28,1.90±0.85)显著升高(P<0.01);UERSA组血清MCP-1蛋白含量为85.74±12.31pg/ml,较正常早孕组(59.41±9.70pg/ml)显著升高(P<0.01);血清MCP-1蛋白的含量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595,0.655)。结论MCP-1表达于早孕母胎界面,绒毛、蜕膜组织MCP-1mRNA高表达可能与UERSA的发病机制有关,提示血清MCP-1升高在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在正常早孕妇女和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fn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正常早孕妇女(正常早孕组,30例)和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患者(胚胎停育组,35例)绒毛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Mfn2在两组妇女绒毛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和表达强度;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技术检测两组妇女绒毛组织中Mfn2的相对表达。结果:Mfn2在正常早孕组和胚胎停育组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在细胞滋养细胞中表达尤为明显,而在间质细胞中无明显表达,且Mfn2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胚胎停育组的绒毛组织中Mfn2的相对表达量(0.006 8±0.003 2)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0.023 9±0.00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fn2在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下降,提示Mfn2可能与胚胎发育相关,绒毛滋养层细胞中Mfn2的正常表达可能对维持早期妊娠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TAT3含量。结果: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的绒毛和蜕膜中均高表达。RSA组与对照组绒毛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检测了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表达,在胎盘形成过程中STAT3参与、促进滋养细胞的存活、生长和浸润,胚胎生长具有肿瘤的特征。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基因在胚胎反复植入失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50例胚胎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组1)黄体中期Foxp3和IDO基因的表达,并与50例正常生育能力妇女(组2)和50例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并妊娠的妇女(组3)进行比较。结果:3组黄体中期外周血Foxp3 mRNA和IDO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和组3 Foxp3 mRNA及IDO mRNA的表达均高于组1(均P=0.000),组2 Foxp3 mRNA及IDO mRNA的表达高于组3(均P<0.05)。结论:Foxp3 mRNA和IDO mRNA在黄体中期的低表达可能是反复植入失败的免疫性不孕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女性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URSA患者32例和20例正常早孕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频数;同时检测血清中IL-17、IL-22、IL-10和IL-35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和蜕膜中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和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结果 URSA组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外周血的IL-22和IL-17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和IL-3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的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的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平衡失调,可能是URSA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流产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和TIMP-1在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组织和20例早孕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PCOS胚胎停育患者子宫蜕膜细胞胞浆内的表达高于正常早孕蜕膜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IMP-1在PCOS胚胎停育患者子宫蜕膜细胞胞浆内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和TIMP-1在PCOS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呈差异性表达,比例失衡,这可能是导致高流产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在人类早孕蜕膜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 36例正常早孕妇女子宫蜕膜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36例蜕膜组织均有LIF表达 ,表达水平中位数为 4 6 .5 0 pg/ml。结论 :人早孕期子宫蜕膜LIF基因表达可能与早期妊娠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0.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75-5176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胚胎停止发育的自然流产妇女(研究组)和91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套式PCR-DNA检测,比较两组妇女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62.10%,对照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27.47%,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urvivin、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urvivin、Stat3含量。结果:RSA患者孕早期绒毛中Survivi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表达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urvivin、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过表达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而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早孕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31例自然流产者(实验组)及36例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绒毛组织中MMP-2及TIMP-1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绒毛组织还是蜕膜组织中MMP-2的表达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两种组织中的TIMP-2强阳性(Ⅲ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IM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MMP-2的正常表达及TIMP-1、TIMP-2的低表达导致MMP-2与TIMP-1及TIMP-2的比值升高,该比值失调可能与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正常早孕和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就诊的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中MIF的浓度,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UERSA组血清MIF水平(10.98±3.02ng/ml)低于正常早孕组(17.53±5.34ng/ml),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2-△△CT值(0.022±0.001;0.97±0.58)均较正常早孕组(1.290±1.110;1.20±0.85)显著降低。经过相关分析,血清MIF水平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0.71)。结论:妊娠期母胎界面MIF表达降低,可能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对20例RSA患者和16例正常早孕妇女蜕膜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A组患者蜕膜中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蜕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导致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5.
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0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分布,并以20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VEGF在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子痫前期患者(PE)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和CD4+CD25+Foxp3+的表达,并与正常妊娠和正常育龄妇女进行比较。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D4+T细胞中CD25high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和正常育龄妇女,CD4+CD25+Foxp3+的表达显著降低,而且其CD4+CD25+Foxp3+的表达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CD4+CD25+Foxp3+的表达明显减少,表明调节性T细胞的降低可能打破了母胎之间的耐受,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妊娠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RSA患者和25例正常妇女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RSA患者妊娠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织,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表达下降可能是RSA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方法:选取16例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其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的表达,并与正常妊娠和正常育龄妇女进行比较。结果: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D4+ T细胞中CD25high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和正常育龄妇女,CD4+ CD25+ Foxp3+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稽留流产患者CD4+ CD25+ Foxp3+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稽留流产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下降有关;而在妊娠早期CD4+ CD25+ Foxp3+的表达明显升高,表明其可能是调控母-胎间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因素,参与了正常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