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硬化性苔癣和鳞状增生,过去称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是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1]。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外阴局部或弥散性皮肤黏膜脱色、变白;组织粗糙、肥厚、增生或角化变硬,或萎缩变薄、皲裂、弹性降低或消失。目前主要采用清洁外阴皮肤、局部止痒、激素涂抹、激光[2]、光动力学[3]等物理治疗,但效果欠佳,且易复发。我院采用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CZF-1型妇科超声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廉嘧啶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病理变化,评价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聚焦超声治疗后,48例患者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区皮肤无瘢痕,弹性正常,皮肤色素逐渐恢复,病变区域逐渐缩小。6个月随访,48例瘙痒症状消失,皮肤色素弹性正常,达治愈标准,占96%。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化数字表按2:1的比例,将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6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6个月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超声治疗组临床治愈29例,显效25例,好转6例,复发5例;光谱治疗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6例,好转19例,无效4例,复发21例。超声治疗组疗效优秀于对照组(Z=6.191.P=0.000),且复发率更低(X^2=-37.0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后复发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行再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NNEDV复发患者共42例,采用第2、3次聚焦超声进行治疗,定期随访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时,共治愈19例(鳞状上皮增生型15例,硬化性苔癣型4例),治愈率为45.2% (19/42);总有效率为88.1% (37/42);5例第3次治疗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有3例患者瘙痒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者自觉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但病损区仅缩小或转为肉红色,无1例因治疗形成瘢痕.结论 再次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施行聚焦超声治疗,予以治疗前心理支持、皮肤准备、治疗后外阴冰敷护理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后外阴症状、身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评定护理在该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术后6个月评估,150例患者临床治愈70例(46.7%),有效74例(49.3%),总有效率96.0%,无效6例(4.0%),外阴局部水疱12例(8.0%),无感染者。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过程中,临床护理相当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该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病理以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硬化性苔藓多见。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外阴白色病变或外阴营养不良。常规治疗有药物和手术。药物治疗复发率高,手术治疗病人非常痛苦。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运用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病人,年龄30岁~66岁;病程半年至数年;外阴皮肤呈粉红色者10例,外阴皮肤呈白色、皮肤弹性差者44例,外阴皮肤呈白色且小阴唇挛缩者9例,白色区域蔓延至阴道内者5例;治疗前均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初步探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二炮总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80例,其中硬化性苔藓(LS)209例,鳞状上皮增生(SH)306例,SH 合并 LS 6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86名作为对照。由研究者与患者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直接询问调查,填写调查表。对照人员做如上相同的问卷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并分析其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病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对象显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按危险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常患阴道炎、肥皂水清洗外阴、雌激素缺乏、免疫性疾病、常使用卫生巾或护垫或穿化纤内裤、辛辣饮食、情绪或压力紧张。结论外阴不良刺激、免疫功能失调、雌激素缺乏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10.
目的 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及随访计划.3个月后超声治疗组治愈率42.9%,有效率96.4%;药物治疗组治愈率12.0%,有效率8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治疗组显效时间早、维持时间长于药物治疗组,且人时复发率为14.3%,低于药物治疗组(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白色病变的疗效较药物治疗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聚焦超声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量效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研究聚焦超声治疗临床应用中的辐照剂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寻求一种较好的治疗辐照方式,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对皮肤和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0例进行超声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外阴活检,通过观察在不同的治疗剂量下其症状、体征及组织结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确定治疗效果。
结果 超声治疗剂量、次数对临床疗效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超声功率与频率下,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超声功率与频率下,单位面积的超声治疗疗效与辐照时间和次数呈正相关。
结论 适当的超声治疗剂量和治疗方案会使皮肤和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乳腺癌细胞代谢及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前1-2周接受HIFU治疗。术后对乳腺癌组织行:(1)NDAH-黄递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nucleotide-diaphorase)组织化学染色;(2)用单克隆抗体PCNA,CD44v6,MMP-9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3)癌基因C-erbB-2mRNA原位杂交;(4)端粒酶TRAP-ELISA法行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1)HIFU治疗靶区内NADH0-黄递酶阴性,但靶区外未损伤区酶染色为阳性;(2)对照组乳腺癌组织PCNA指数、CD44v6、MMP-9阳性率分别为44%、56%和60%,而HIFU治疗组其靶区内细胞无1例阳性;(3)对照组乳腺癌组织C-erbB-2mRNA阳性率为36%,而HIRU治疗组其靶区内细胞无1例阳性;(4)对照组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为1.87,HIFU治疗组其靶区内组织端粒酶活性为0.17, 接近阴性对照(P<0.001)。结论:HIFU治疗靶区乳腺癌组织生长能力、侵袭转移能力丧失,端粒酶失活,癌基因C-erbB-2破坏或 转录下降,经HIFU治疗后乳腺癌组织是一团无任何功能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L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 -EGCG)对NRK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刺激离体培养的NRK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的模型,筛选H2O2对NRK细胞损伤研究的最适剂量与最佳时点.然后将培养细胞分EGCG正常对照组、H2O2组、不同浓度儿茶素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荧光探针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利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NRK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结果]①250 μmol/L H2O2作用6 h剂量组即可引起NRK细胞损伤;②L-EGCG能明显改善H2O2导致的细胞损伤,可使细胞存活率升高,LDH释放量降低,MDA生成减少,稳定了线粒体膜电位,减轻了细胞凋亡.[结论]氧化应激能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L-EGCG可能是通过提高NRK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而提高其对H2O2损伤的保护及损伤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收治外阴白色病变171例,分为局麻组126例,骶麻纽4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局麻组一次性治愈率68.25%(86/126),重复治疗率31.75%(40/126)。骶麻组一次性治愈率93.33%(42/45),重复治疗率6.67%(3/42),(P〈0.005)。结论持续骶管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增强聚焦超声疗效,减少重复治疗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超声对小鼠胚泡和子宫内膜细胞及假孕鼠再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泡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对治疗声强超声作用于两种不同来源组织细胞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观察治疗强超声辐照假孕鼠后对其再次妊娠是否有影响,实际结果显示:强度为12W/cm^2超声辐照小鼠妊娠第4天的子宫90s后,离体培养胚泡的死亡率为81.93%,而培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培养第3天的上皮细胞内DNA组化测定与假照组在统计学上无差异。用该剂量辐照孕第4天小鼠子宫后对该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乳腺癌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后原发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中癌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变化。方法HIFU组23例患者改良根治术前1~2周接受HIFU治疗,对照组25例仅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原发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中VEGF、TGF-β1及TGF-β2的表达。结果原发灶局部,HIFU组三者的阳性率(VEGF,P<0.05)及阳性肿瘤细胞数(三者均P<0.05)较对照组低;腋窝阳性淋巴结中,HIFU组三者的阳性率(TGF-β2,P<0.05)及阳性肿瘤细胞数(VEGF、TGF-β1,P<0.05)也较对照组低。结论HIFU治疗可以减少乳腺癌患者局部的免疫抑制因素,有助于改善局部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8.
KirstenDuckitt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1):59-61,66
现有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证据如下,①克罗米酚.1个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对不规则排卵妇女,克罗米酚与安慰剂相比,明显提高了妊娠率.另外4个克罗米酚和他莫昔芬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对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6个月疗程的克罗米酚加二甲双胍比单用克罗米酚可明显提高妊娠率.②环芬尼:1个RCT表明,环芬尼与安慰剂相比,对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③促性腺激素(HMG):1个系统评价表明,HMG治疗与尿促卵泡素(urofollitropin)治疗相比,两者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2个RCT表明,重组的促滤泡素和尿促卵泡素治疗相比,两者的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无统计学差异.以往的研究发现,虽然仅限于那些没有配合使用GnRHa的妇女,但HMG与尿促卵泡素治疗相比,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危险性较小.观察性研究证据表明,促性腺激素使用可能使卵巢非侵袭性肿瘤发病及多胎妊娠发生增加.④腹腔镜下卵巢打孔:1个系统评价和其后的1个小样本RCT表明,促性腺激素治疗和卵巢打孔治疗相比,对妊娠率影响的无统计学差异,但卵巢打孔术后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促性腺激素脉冲疗法:有1个系统评价结果,但没有发现促性腺激素脉冲疗法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