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glycodelin、galectin-3表达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简称IVF)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接受IVF治疗患者,前一月经周期HCG日,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采用RT-PCR技术检测glycodelin mRNA、galectin-3mRNA表达,评价其与妊娠的关系。结果:185例IVF患者,90例妊娠,95例未妊娠,比较妊娠组HCG日内膜厚度和三线型比例与IVF未妊娠组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组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glycodelin、ga-lectin-3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妊娠组。结论: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glycodelin、galectin-3的表达可用于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不能完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在一个极短的时期内允许胚胎着床,此时子宫内膜容受性达到最大,习惯上称作"种植窗"期.降钙素特异性表达于"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其表达主要受孕激素的调节,通过控制钙离子的平衡来调节胚泡植入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状态,雌激素既可协同又可抵消孕激素诱导降钙素表达的作用.因此降钙素可能作为预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异性标志物,也可作为着床失败不孕妇女的辅助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在一个极短的时期内允许胚胎着床,此时子宫内膜容受性达到最大,习惯上称作“种植窗”期。降钙素特异性表达于“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其表达主要受孕激素的调节,通过控制钙离子的平衡来调节胚泡植入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状态,雌激素既可协同又可抵消孕激素诱导降钙素表达的作用。因此降钙素可能作为预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异性标志物,也可作为着床失败不孕妇女的辅助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在一个极短的时期内允许胚胎着床,此时子宫内膜容受性达到最大,习惯上称作“种植窗”期。降钙素特异性表达于“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其表达主要受孕激素的调节,通过控制钙离子的平衡来调节胚泡植入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状态,雌激素既可协同又可抵消孕激素诱导降钙素表达的作用。因此降钙素可能作为预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异性标志物,也可作为着床失败不孕妇女的辅助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叶彩云  防雪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63-4665
目的:观察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NF-κB和Galectin-3的表达。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PCOS患者12例(PCOS组),选择同期其他原因不孕妇女自然周期11例(对照组),着床窗口期取子宫内膜进行NF-κB和Galectin-3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OS组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NF-κB和Galectin-3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COS患者的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呈现NF-κB和Galectin-3低表达,可能使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与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纠正后仍出现妊娠率低、流产率高的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治疗对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的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基础FSH>10U/L的不孕妇女15例,口服避孕药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胞饮突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生化标记因子,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整合素β3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占60%(9/15),治疗后全部内膜标本均显示分泌中期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完全发育胞饮突率(35.6%)低于治疗后(57.8%)(P<0.05)。治疗前内膜腺体的LIF和整合素β3表达水平分别为1.91±0.46和2.10±0.26,低于治疗后的2.41±0.50和2.39±0.41(P<0.05)。结论:高FSH不孕患者口服避孕药治疗后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性得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GF-Ⅱ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孕的关系.方法 通过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IGT-Ⅱ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IGF-Ⅱ表达定位于胞浆,腺体强于间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组子宫内膜腺体H-score值142.73±24.85,间质106.03±25.30:对照组腺体H-score值165.70±19.42,间质126.10 ±21.2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局部IGF-Ⅱ表达下降,可能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F-Ⅱ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通过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IGF-Ⅱ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IGF-Ⅱ表达定位于胞浆,腺体强于间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组子宫内膜腺体H-score值142.73±24.85,间质106.03±25.30:对照组腺体H-score值165.70±19.42。间质126.10±21.2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局部IGF-Ⅱ表达下降。可能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RT)患者术后同源盒基因A11(HOXA1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RT术后不孕症患者(n=16)与正常生育能力女性(n=16)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2组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整合素β3(Integrin-β3)以及β-catenin、Dickkopf-1(DKK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OXA11基因在RT组和对照组的分泌期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但RT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A11、Integrin-β3以及β-catenin、DKK1蛋白在RT组的表达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OXA11与Intergin-β3蛋白、β-catenin蛋白及DKK1蛋白的表达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分别为0.006、0.004和0.007)。结论:在RT术后不孕可能由于宫颈组织的缺失从而影响宫腔内HOXA11基因的正常表达,并相应调节Integrin-β3及Wnt/β-catenin通路的表达,从而干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导致胚胎着床失败而不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经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手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变及是否能提高多次IVF-ET失败不孕患者IVF-ET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方法:选取连续3次及以上IVF-ET周期治疗失败的不孕症患者20例,于种植窗期宫腔镜下实施子宫内膜微创术。运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定位及半定量检测术前、术后子宫内膜ER、PR、LIF、VEGF的表达情况。术后患者再次进行胚胎移植,追踪其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结果:1术后子宫内膜ER、PR的表达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强(P<0.05)。2术后子宫内膜LIF、VEGF的表达与术前相比明显増强(P<0.05)。3术后患者再次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着床率为33.333%,妊娠率为27.800%。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可以增强植入窗期子宫内膜ER、PR、LIF、VEGF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IVF-ET的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容受期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容受性密切相关。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获得月经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图谱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容受期子宫内膜特异基因表达,并为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不孕症患者以及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植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EM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窗口期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fos蛋白、整合素β3表达,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fos蛋白在EM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7.98士12.85、136.04士17.86(P<0.05);整合素β3在两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1.63士13.27、110.78士12.88(P<0.05),c-fos蛋白与整合素β3表达无相关性,r=-0.345,P>0.05。结论:EM患者窗口期在位子宫内膜c-fos蛋白表达增高,整合素β3表达明显降低,可能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野生小鼠抗肺肿瘤基因差异表达文库。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对TAF1小鼠与A/wy近交系小鼠中差异表达的抗肺肿瘤基因进行筛选,构建消减cDNA文库,并对部分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利用BLAST检索分析其可能代表的基因。结果166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其中134个克隆与87个已知小鼠的mRNA或cDNA序列同源,32个克隆与14个DNA序列同源;87个已知基因按功能分为7大类。其他32个克隆中,20个克隆与9个鼠DNA序列同源,其中可能含有新基因,2个克隆与1个细菌序列同源,3个克隆为克隆载体。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野生小鼠抗肺肿瘤基因差异表达文库。  相似文献   

14.
围着床期过度增厚的子宫内膜对其胚胎容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人过度增厚的子宫内膜围着床期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20例过厚子宫内膜者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以及子宫内膜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同期25例正常子宫内膜者进行对照。结果:两组血清E2、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过度增厚的子宫内膜可能通过围着床期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降低引起其容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研究人着床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其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索反复移植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23例为实验组,同期初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即妊娠的患者31例为对照组,着床窗期(排卵后第6~7天)微创法吸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HB-EGF及其mRNA的表达,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LPAR3和HB-EGF及其mRNA在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两者在部位和特点上存在一致性。RIF组的LPAR3和HB-EGF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PAR3和HB-EGF mRNA表达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IF组患者年龄、FSH使用天数(天)和剂量(I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P(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LPAR3参与了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过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表达降低,与HB-EGF在表达部位和特点上存在一致性,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参考指标。着床窗期血P水平降低、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HB-EGF的低表达可能导致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类型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类型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关系。方法:对94例不孕患者于排卵后7~9天行B超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宫腔镜观察子宫内膜血管网及腺体的形态分布、酶连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宫腔冲洗液中LIF浓度。结果:Ⅰ组(腺体开口小或内膜血管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不孕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Ⅱ组(腺体开口大、极度扩张呈指环状,且内膜血管呈网状分布)(P<0.01),不孕年限无差异(P>0.05);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类型无差异(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P>0.05);Ⅰ组宫腔冲洗液中LIF浓度为(15.367±16.285)pg/ml,Ⅱ组中LIF浓度为(71.583±54.233)pg/ml,高于Ⅰ组(P<0.01)。结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类型与不孕患者的年龄及宫腔液中LIF含量有关,推测可能内膜发育差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上LIF基因表达发生变异,不能分泌正常量的LIF蛋白,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和血管网发育不良,胚胎到达宫腔内无法着床或早期流产,这可能是影响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发育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胚胎植入中起关键作用,约2/3的胚胎植入失败是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佳。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其在种植窗子宫内膜腺上皮高表达,参与调控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上皮细胞的信号转导,将子宫内膜从非接受状态转化为接受状态。LIF表达异常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其表达具有类固醇激素依赖性,并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控。综述LIF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胚胎植入、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胚胎植入是一个复杂且受到高度调控的过程,需要囊胚与母体子宫内膜的发育精确同步。胞饮突作为表达于子宫内膜上的一种特殊膜状突起,随月经周期变化表现为不同形态,可分为发育期、成熟期及退化期。目前已有一系列研究证实,胞饮突的数量、覆盖面积及发育阶段等在预测不孕女性种植窗及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中具有临床价值。胞饮突评分较高、覆盖面积较广且成熟期胞饮突占比较高的女性妊娠结局更佳。其机制可能包括胞饮突通过调节宫腔内容物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表达植入相关蛋白参与囊胚-子宫内膜相互作用等。然而,对胞饮突精准且客观的评估手段仍待进一步探索,胞饮突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精确度也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