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家庭护理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手术给尿毒症病人带来了福音 ,但由于是异体移植 ,术后病人均会发生排斥反应 ,而排斥反应是威胁患者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1] 。由于出院后病人脱离了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 ,病人的自我康复护理、生活起居、心理状态、饮食情况及是否能定期复查和合理用药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移植肾的功能恢复。因此对术后出院病人作详细、系统的康复护理指导非常重要 ,是早期发现或减少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手段 ,也是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重新回归社会 ,延长其寿命的保证。我科于 1990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开展肾移植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总结肾移植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对11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出入量平衡调节,引流管护理,有无排斥反应等。结果通过1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随访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改善,绝大多病人已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实施DCD供体肾移植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DCD供体肾移植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术后有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DGF 4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尿漏1例,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DCD供体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正确识别和判断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策,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分析对肾移植患者家庭自我护理的指导体会。方法:对lO例移植前曾在我院透析,后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从心理、饮食、预防感染、自我监测、定期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追踪式的家庭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有效宣教,帮助患者全面掌握了自身健康状况,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0例患者除1例患者一年后因排异摘除肾进行透析外,其他9例均能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蛄论:通过对肾移植患者进行家庭自我护理指导,患者全面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效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成功的肾移植能完全恢复肾功能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我院 2 0 0 0年 5月至今共行异体肾移植术 3例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4~ 37岁。均为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 ,病史 2~ 3年 ,正规血液透析 2~ 3年。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手术顺利 ,结果 1例于术后一直无尿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术后第 10 d因肾移植破裂被迫行移植肾切除、术后第 12 d口腔、泌尿系、消化道多系统并发霉菌感染、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6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8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8例移植后肾功能正常者、8例尿毒症患者和8例正常人的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之组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可以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态,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一个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7.
黄志仙  马凤婵 《广东医学》2003,24(5):476-476
肾脏移植对于末期肾衰竭患者而言是目前较佳而理想的治疗方法[1] 。虽然肾移植能给患者带来许多益处 ,但它仍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诸多因素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使患者难以面对 ,甚至难以保证移植肾的正常功能和存活[2 ] 。本组 12 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通过科学、适时的自我护理教育 ,正确地掌握自我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保证了移植肾的功能 ,提高了疗效。现将自我护理指导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选择我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肾移植患者 12 6例。其中男 9…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移植术后DG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15例DGF的病因不同,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急性排斥反应冲击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近期移植肾切除后再次原位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移植肾静脉血栓1例;环孢素A肾毒性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肾功能在术后10~35 d恢复正常.随访0.5~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区别不同原因采用相应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HLA-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肾移植术后因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未降至正常患者,肺部感染后因病情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后HLA-G的表达情况及血肌酐的变化。结果12例患者因肾移植术后1次或多次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未完全恢复,于术后1~3月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抗炎等治疗,因病情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1周以后患者血肌酐反而逐步下降至正常,且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肺部感染后HLA-G的上调表达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性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ALG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无严重感染发生。结论肾移植术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ALG,不仅可减少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而且可尽量降低严重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2月至2005年12月96例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94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因急性排斥行移植肾切除,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平均住院时间38 d.术后早期高血压共82例,发生率为85.4%,经药物治疗及科学的观察与护理,大多数患者于出院时血压控制正常.结论 高血压是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观察护理对肾移植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HLA-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 例肾移植术后因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未降至正常患者,肺部感染后因病情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后HLA-G的表达情况及血肌酐的变化. 结果 12例患者因肾移植术后1次或多次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未完全恢复,于术后1~3月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抗炎等治疗,因病情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1周以后患者血肌酐反而逐步下降至正常,且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肺部感染后HLA-G的上调表达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尿量多少是肾移植成功与否的直观指标 ,临床上常根据每小时尿量初步判断移植肾功能。我院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肾移植术2 4 2例 ,其中术后少尿 5 5例 ,现将术后少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5例中男 3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5 8岁。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2例 ,均于 36h内切肾 ;加速性排斥 (ACR) 3例 ,经激素、抗CD3单克隆抗体 (OKT3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等治疗后未逆转 ,均切肾 ;急性排斥反应 (AR) 2 8例 ,经激素、OKT3 、ATG等治疗后 ,2 6例逆转 ,2例肾切除 ;急性肾…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超急排斥反应(HAR)系一种反应最急剧、后果最严重的排斥反应[1].血液透析(血透)可作为肾移植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排斥或移植肾失败后的应急措施.肾移植术后,大多数患者在3~5 d内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尿量很少、移植后血肌酐降低很慢,甚至由于高血钾、水负荷过重(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等原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DGF的发生可增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其发生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肾移植的生存率有明显的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人只要能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绝大多数病人肾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因此,如何鉴别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就显得尤其重要[2].现将肾移植后出现DGF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采用消毒隔离、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术后追踪2个月,肺部感染l例,无尿路感染,口腔感染2例,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为7.5%,40例肾移植患者均获得移植成功.结论 加强对肾移植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获得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采用消毒隔离、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4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术后追踪2个月,肺部感染1例,无尿路感染,口腔感染2例,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为7.5%,40例肾移植患者均获得移植成功。结论加强对肾移植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获得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法(Plama Exchange,PE)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疗法,预防肾移植术后超急排斥和加速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1例第1次肾移植术后因超急排斥反应而摘除移植肾的患者,3例淋巴毒试验(试管法)大于10%的患者,在肾移植术前行PE的同时,加用ALG疗法,然后进行肾移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均未发生排斥反应,获得人肾存活,结论:PE加ALG疗法,对于预防肾移术后超急排斥和加速排斥反应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 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家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治疗患者腹膜形态的变化及其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进行肾移植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为移植组,术前患者均采用腹膜透析1年以上,另选取同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为对照组,同期进行腹膜活检的健康志愿者10例为健康组.观察腹膜活检标本的形态,以健康组腹膜形态为正常标准,分析移植组腹膜形态正常率和异常率.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随访3年期间的人/肾生存率,并比较移植组不同腹膜形态患者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术后1、3年人/肾存活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治疗患者腹膜形态与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患者均无腹膜形态的明显变化,移植组58例(85.29%)患者存在腹膜形态异常.移植组中,与术前腹膜形态正常患者比较,术前腹膜形态异常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升高,术后1、3年人/肾存活率则均降低(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治疗患者腹膜形态异常与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的相关性(r=0.342,P<0.05),与其术后1、3年人/肾存活率则呈负相关(r=-0.752、-0.783,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形态为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治疗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人/肾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治疗前采用腹膜透析常可导致腹膜形态的改变,而其腹膜形态可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这可能与腹膜透析破坏对腹腔内环境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的间皮细胞而移植肾的存活受腹腔内环境影响较大有关.因此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术前应尽量减少腹膜透析,改用血液透析或其他维持治疗方法,防止腹膜形态异常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我院同种异体肾移植发生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病例,分析其病因及护理要点。结果:自1986~2002年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100例,其中发生移植肾自发性破裂30例,占2.8%。经及时手术抗排斥治疗,严密的观察及护理,24例保留,6例切除,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早期诊治急性排斥反应是预防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重点,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尿量、移植肾情况的变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