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行择期PCI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76)和强化他汀组(n=78).于PCI术前及PCI后记录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帧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水平.结果:强化他汀组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0~1级显著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著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著优于标准他汀组(P<0.05).PCI术后24h,CK-MB和TnT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在强化他汀组,PCI术后24h,hs-CRP水平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l),SCr水平与标准他汀组无差异(P>0.05).结论: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患者介入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介入康复治疗方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用常规治疗+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患者介入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治疗+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患者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远、近期预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负荷剂量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术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PCI术前他汀类药物负荷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瑞舒伐他汀10 mg/d)与试验组(49例:瑞舒伐他汀20 mg/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高龄冠心病心绞痛(CHD-AP)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牡丹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6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PC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126例冠心病服用他汀类有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血脂检查结果、中医证型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冠心病各证型中以气虚血瘀证最多,其次为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就性别而言,各证型除心肾阴虚、痰阻心脉证外,均男性多于女性,尤以痰瘀互结证为甚;以气阴两虚证的发病平均年龄最大,其次为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发病年龄最低者为痰阻心脉证;各证型中均以不稳定性心绞痛为多.结论:冠心病服用他汀类药物有效的患者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多见,且西医诊断以不稳定性心绞痛为主,不同证型之间的血脂存在差异,气虚血瘀证的血脂正常者最多,且血脂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杨溢  刘伟  陆秀红  杨昱  张圭 《中医药研究》2014,(9):1088-1089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长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97例,年龄均大于80岁,所选患者均成功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进行术后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门诊、住院、电话以及表格随访。通过Kanplan-Meier法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计算,通过Cox回归分析对介入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共随访91例患者,随访率为94%,对其进行12月~48月随访。在随访期间死亡2例(2.1%),出现无生命危险的心肌梗死患者3例(3.3%),施行冠状动脉边路移植手术1例(1.1%),再次接受介入治疗10例(11.0%),有80%的患者进行靶病变血运重建,16例复发心绞痛(17.6%)。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支架数目、糖尿病史、年龄、病变血管支数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支架数目、年龄、病变血管支数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及长期预后。介入治疗后还需注意采取措施控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术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支架植入情况及术后效果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血浆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扣针蛋白5(Fibulin-5)水平,并对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预后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支架长度短于对照组,支架数量少于对照组,远端栓塞率低于对照组,TIMI3血流分级3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LVDED、LVSED、LAD水平均降低,LV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LVDED、LV...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不断出现重大进展,但绝大多数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仍需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心肌缺血等药物来预防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研究发现,虫类中药水蛭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影响炎症反应[1]。本研究旨在评价脉血康胶囊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支架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作用及对其血小板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支架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心舒通胶囊治疗.观察2组...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治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Gruentzig在瑞士苏黎世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开创了医学史上治疗冠心病的新时代[1]。单纯球囊扩张——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 BMS)——药物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分别代表着冠脉介入史上3个里程碑。以PTCA为代表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再灌注或血运重建治疗,改变了只有药物治疗和外科开胸搭桥治疗的格局。但支架术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阻碍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在围手术期乃至术后长期治疗中有效地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减轻术后并发症,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ACS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于PCI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治疗组于PCI术前3 d即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术后用药剂量及方法同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1(ET-1)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TC、TG、LDL-C、HDL-C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24 h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hs-CRP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随访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对减轻心肌重构、改善炎症递质及内皮功能、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理障碍发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 108 例行 PCI 术的冠心病患者,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术后 1 周内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心理障碍组和非心理障碍 组,以此为基础分析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发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结果:108 例冠心病患者中,有 47 例(43.52 %) 在 PCI 术后 1 周内发生心理障碍,其余 61 例患者未发生心理障碍;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50 岁、 病程≥ 1 年、残余狭窄、经济状况较差(< 5000 元·月 -1)是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年龄、病程、残余狭窄和经济状况是引起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予以针对 性的干预,规避患者负面情绪影响疗效与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6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强化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3 d,然后以20 mg/d口服维持。对比2组血流分级(TIMI)、心肌染色程度(TMBG)、心脏灌注恢复情况,记录2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强化组的TIMI分级、TMBG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肌灌注良好率及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造影剂肾病、心功能不全、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2 h,2组LDL-C、ALT、BUN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术后72 h的Ccr、SCr、hs-CRP、Cys 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术后72 h的Ccr显著低于术前及同期强化组(P均<0.05),SCr、hs-CRP、Cys C显著高于术前及同期强化组(P均<0.05)。结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血流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充分、持久的开通血管,恢复心肌血供,改善心室功能。我科1999—2003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支架内支撑法(STENT)成功治疗AMI患者30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控制血脂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方法参考《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和《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给予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者他汀类药物20mg/d,睡前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同时在观察期间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控制此类人群血脂水平且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廉玉蓉  杨风雨 《中医药研究》2013,(12):1441-1443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我院治疗并行PCI治疗的患者94例,根据据发病到开始介入手术的时间分为3组:A组为6 h内直接介入组(25例),B组为12 h内直接介入组(33例),C组为不符合直接介入组入选标准的AMI患者(36例),于发病7 d~10 d择期介入治疗.从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结果、左心功能及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组入选时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PCI术后3 d、1个月、6个月时的左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对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作用明显优于择期P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对脑梗死患者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集60例脑梗死患者,编号分组,研究组30例,用辛伐他汀,对照组30例,用阿托伐他汀,对两组的ITAQ、MMSE、FAM、NIHSS、ADL评分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ITAQ、MMSE、FAM、ADL评分升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不良反应低(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控制血脂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方法:参考《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和《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给予50例冠心痛合并高脂血症者他汀类药物20mg/d、睡前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同时在观察期间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给予他汀类药物前后血脂水平得以明显控制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占14.00%(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马艳  刘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59-160
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在提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近年来微创技术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技术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它具有诊断准确、创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方法 以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6例为实验对象,病例选择区间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将实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分析组(n=48)和对照组(n=48),分析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