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筋散温熨配合针刺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偏瘫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脑血管意外致偏瘫属风痰瘀阻型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双氯芬酸钠50mg外涂患肢,每日4~6次,15天为1个疗程,亦配合局部热敷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医院研制的舒筋散,水煎取汁,利用外治方法敷于患肢上,每次30min,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1例,显效ll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shwo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散温熨配合针刺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偏瘫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肢体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是由脑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西医治疗多以溶栓、稀释疗法、降纤和抗凝等为主,易反复发作,疗效并不满意。本研究选取90例风痰瘀阻型CIS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案,比较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实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康复训练治疗纳入对照组,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干预后明显升高,CSS评分在治疗后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实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保证干预效果,实践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天智颗粒、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FMA、MBI、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天智颗粒、针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SS-QOL)、日常生活能力(MBI)、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监测血清甘氨酸(Gly)、血-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P0.05);观察组的SS-QOL、MBI、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Gly、GAB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天智颗粒、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其机制与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Gly、GABA以缓解肌痉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味结合耳针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耳针刺激穴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耳针刺激穴位联合涤痰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洼田饮水评分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咽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及误咽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增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增幅更大,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涤痰汤加味结合耳针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层研究针灸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2019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59例风痰瘀阻证中风偏瘫患者,病情稳定1周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三维重建其脑内皮质脊髓束(CST)图像,按照CST受损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级,然后给予针刺祛痰化湿相关穴位治疗3周。比较所有患者及CST不同分级患者针灸治疗前后Brunnstrom上肢、手、下肢评分以及NIHSS评分,评估针灸治疗疗效。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CST 1级24例,2级28例,3级7例。CST 1级和2级的患者针灸治疗后Brunnstrom上肢评分、手评分、下肢评分以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而CST 3级患者则只有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CST 1级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ST 3级患者[91.7%(22/24)vs 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 1级的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后Brunnstrom上肢评分、手评分以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但是Brunnstrom下肢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祛痰化湿相关穴位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与患者脑内CST受损程度密切相关,CST未完全断裂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对于CST无断裂的出血性中风患者,针刺有祛痰化湿功能的穴位可有效提高偏瘫侧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对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铜砭刮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风痰阻络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护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铜砭刮痧治疗。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上肢肌张力分级、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剔除3例,对照组脱落、剔除2例。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患肢肌张力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Hcy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hs-CRP、Hcy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砭刮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风痰阻络证效果确切,可以改善痉挛症状,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进行训练,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痰通窍方结合针灸推拿辅治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祛痰通窍方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相似文献   

10.
杨海峰  刘琰  彭辉 《新中医》2018,50(12):207-210
目的:观察项五针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2组均采取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予项五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Barthel指数(BI)、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与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痰多、舌质暗)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BI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治疗组2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项五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吞咽障碍和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114例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电脑抽取法分组,分为各为57例的两组,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2.
张安山  姜玉国  马丽 《环球中医药》2020,13(7):1272-1275
目的 探讨祛痰通窍方治疗脑卒中偏瘫痰瘀阻络证患者效果。方法 将85例脑卒中偏瘫痰瘀阻络证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通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痉挛状态,运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和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的水平,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运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Vm、PI均显著提高(P0.(上肢、下肢)、ADL评分显著升高(P0.论祛痰通窍方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痰瘀阻络证患者疗效,减轻患者痉挛状态,提高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名诊断属风痰瘀阻证患者。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中医证候与NDS及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风证、痰证与ND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 0 2、0.2 8 5,P分别为0.0 0 2、0.0 0 0);痰证、血瘀证与APTT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 1 2-、0.1 8 4,P分别为0.0 0 4、0.031);余证候与NDS及凝血象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以风证、痰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较大。痰证、瘀证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其分值可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续命汤化裁方内服。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疗效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上升,治疗组上述指标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 <0.01);治疗后,两组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流速(Vm)明显升高,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治疗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运用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更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味结合低频到中频电刺激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低频到中频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涤痰汤加味,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吞咽障碍程度改善状况,并对患者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咽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误咽程度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涤痰汤加味结合低频到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益于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加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以简化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氏AD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相似,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ADL指数较对照组恢复得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偏瘫患者宜早期进行针灸加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涤痰通络方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5月—2019年5月老年病科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涤痰通络方治疗,两组持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10例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观察研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痰证、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血瘀证积分、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总胆固醇(TC)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TG、LDL、T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缓解中风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性。方法:2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7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穴位按摩,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对患者依从性、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疗效等影响性。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21.5%、78.5%,研究组为31.77%、88.8%,研究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末在SS-QOL各个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率、总依从率分别为36.45%、77.57%,研究组分别为45.79%、89.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范用药依从率为67.29%、73.83%、77.57%,研究组分别为81.31%、85.05%、8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能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之胶囊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缺血性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并予平之胶囊,每日3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88/99),对照组为69.4%(68/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C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P-9、hs-CRP、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MP-9、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P<0.01),对照组FIB、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IB、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之胶囊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