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脾饮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保肝、利尿、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实脾饮合四君子汤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腹围、体重和24h尿量,以及TBil、ALB、ALT、AST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腹围、体重、24h尿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ALB、ALT和AST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饮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临床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芳 《四川中医》2020,38(5):121-124
目的:探究鳖甲煎丸易汤结合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8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由我院近三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易汤及中药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腹围、24 h尿量、中医症状积分、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2.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围、24 h尿量、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腹围、24 h尿量、中医症状积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肝功能指标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ALT、AST、ALB、TBil、IL-6、TNF-α、IFN-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LT、AST、ALB、TBil、IL-6、TNF-α、IFN-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4.88%)与对照组(2.56%)相当,P0.05。结论:鳖甲煎丸易汤结合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症状好转,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脾虚血瘀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包括限水、限钠,保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活血利水汤,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腹水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2组PT时间及PTA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腹围、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均0.05),24 h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2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腹围、24 h尿量及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为患者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余松  张颖 《江苏中医药》2017,49(8):28-30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化瘀逐水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化瘀逐水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1);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腹水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01),且治疗组腹水量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逐水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血瘀水停证可显著提高综合疗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腹水程度。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讨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水消胀散脐敷,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果肝硬化RA患者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及24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而且24 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1); 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 0.01),且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但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则不明显(P0.05)。结论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通过增加24 h尿量及改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而发挥疗效,并通过降低患者体质量及腹围而缓解患者临床主要不适症状,增加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00-1903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扶脾柔肝颗粒内服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芒硝敷脐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内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重、腹围、尿量、门脉内径、腹水深度、肝功能及肝纤四项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减轻,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腹水减少,门脉内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体重、腹围、尿量、腹围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ALT、AST、ALB、TBIL、PT)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纤四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A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硝敷脐、扶脾肝柔肝颗粒内服对肝硬化腹水有辅助治疗作用,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7.
崔璀  张志勇  薛敬东 《新中医》2017,49(2):51-54
目的:观察一贯煎合猪苓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肝硬化腹水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一贯煎合猪苓汤,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腹围、体质量、尿量、中医证候积分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2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围、体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尿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围、体质量、尿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改善白蛋白(Alb)方面,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贯煎合猪苓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指标等。  相似文献   

8.
齐作战  杨锋  金志 《新中医》2019,51(5):160-163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顽固性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温阳健脾汤,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24h尿量、腹围及体质量改变状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钠及血钠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流速和腹水暗区深度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量及腹水暗区深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24 h尿量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b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ALT、TBil、AST含量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2组治疗前后脾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速度及体质量均变化不明显(P 0.05)。结论:温阳健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肝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柔肝补血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性腹水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柔肝补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差值、腹围差值、24 h尿量差值、中医证候积分、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ET-1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及24 h尿量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腹胀、纳呆、身目黄染、乏力、口燥心烦及舌绛津少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ALT、TBil、ET-1及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ALB和PTA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补血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性腹水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并有助于调节ET-1和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腹围、体重、小便量及凝血活动度与肝功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围、体重及24 h尿量、肝功能及凝血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减少腹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水臌贴"敷脐联合托伐普坦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托伐普坦等常规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水臌贴"敷脐。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临床体征(24 h尿量、腹围、体质量)、彩超下相关指标(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及腹水暗区深度等)、肝功能及钠水平(血钠、尿钠)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62.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与随访后组内比较,两组24 h尿量均明显增多(P0.05),腹围均明显缩小(P0.05);组间随访后比较,24 h尿量、腹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及腹水暗区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及腹水暗区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GGT、A/G以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GGT、TBIL、ALB、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钠和尿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钠和尿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臌贴"敷脐联合托伐普坦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较佳,可显著缓解临床体征,减少腹水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腹水消退时间、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疗效更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联合中药贴剂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贴剂治疗者为观察者,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体重、腹围、24 h尿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以观察者改善最为明显(P0.05)。而且观察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药贴剂及真武汤可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联合敷脐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中药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联合敷脐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腹围、体质量和平均24h尿量改善情况方面,均比对照组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改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ET、ED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敷脐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疏肝、健脾、补肾,消除腹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应经》治水四穴隔药灸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神应经》治水四穴(复溜、神阙、阴陵泉、肾俞)隔药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凝血系列、腹部B超指标,每日监测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3%、7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体质量、腹围、脾厚、门静脉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平均24 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应经》治水四穴隔药灸可以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探索肝硬化腹水穴位敏化规律。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加热敏灸疗法;对照组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观察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评分、腹部超声、体重、腹围、尿量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在腹胀、少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畏寒肢冷、双下肢浮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腹围、体重及尿量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hildPugh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分数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水分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热敏穴高发区为神阙穴,频次高出关元穴6.3个百分点;热敏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6个)、任脉(3个)及胃经(2个)三条经脉。结论:合用热敏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一贯煎合猪苓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肝功能、腹围、体重、尿量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腹围、体质量及24h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一贯煎合猪苓汤治疗肝肾阴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荷叶中药封包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休息、合理饮食基础上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荷叶中药封包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腹部B超,并于治疗期间每晨观察患者腹围、24小时尿量、体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腹围、体重、尿量、腹水消退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在降低患者ALT、腹围、体重方面,增加尿量,改善腹水消退分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荷叶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能显著消退腹水,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陈霞  孙杰  汪军亚  杜燕飞  俞建平 《新中医》2020,52(20):52-55
目的:观察实脾饮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腹水患者74 例随机分为2 组,各37 例。对照组采用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脾饮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腹围、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 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59%,对照组为75.6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 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 组腹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腹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腹水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为21.62%,对照组为37.8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脾饮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促进腹水消退,改善肝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利尿剂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视其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利尿剂,42例)与观察组(基础治疗+利尿剂+健脾活血利水汤,42例)。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24 h尿量、腹围、腹腔积液深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均高于对照组,腹围、腹腔积液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利尿剂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增加24 h尿量,缩小腹围及腹腔积液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