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心率(HR)、心肌耗氧量指数(RPP)及血清NO、ET-1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后HRT及HRV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均0.05),血清NO、ET-1水平及HR、RPP、HRT、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缺血变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HRT及HRV,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特点研究,探讨HRT与HRV在不同ACS患者中的特点及HRT与HRV间的相关性。方法ACS患者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各40例,选择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HRV指标SDNN、RMSSD、PNN50、HF及LF,同时分别研究TO或TS与SDNN、RMSSD、PNN50、HF及L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值升高,TS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率变异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CS患者行组间比较,3组TO、TS值及RMSSD、PNN5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STEMI组心率变异指标SDNN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O与SDNN、HF、LF分别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LF关系较为密切(r=-0.544)。TS与SDNN、RMSSD、PNN50、HF和LF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646)。结论ACS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STEMI患者表现尤为明显;TS主要与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TO可能与迷走和交感神经的共同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期间糖尿病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55.6岁±18.5岁,糖尿病史5年以上,基础窦性心律心率低于60次/min,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30/h。观察组41例患者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均进行QTd的测量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2组QTd和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QT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DNN、RMSSD、PNN50、HF增高,LF、LF/HF明显减低(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NN、RMSSD、PNN50、HF增高,其中PNN50、HF增高明显(P0.05),LF、LF/HF明显减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率偏慢的患者进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QTd和HRV,从而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DAN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松养心胶囊每次1.6g,每日3次,口服,共12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弥可保)每次500ug,每日3次,口服,共12周。用药前后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提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8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多项时域指标均明显升高,频域指标LF无明显改变,LF/HF明显降低,HF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提高AMI患者心率变异性,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改善自主神经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PCI术后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PCI术后室性早搏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即室性早搏次数、平均心率,心率震荡(HRT)[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心率变异性(HRV)[正常两个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平均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血清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室性早搏次数、平均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O较治疗前降低,TS、SDNN、SDANN、RMSSD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O低于对照组,而TS、SDNN、SDANN、RMSS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治疗老年频发室性早搏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艾司洛尔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平均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比例(PNN50)、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TS)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自觉心悸不安、气短乏力、神倦懒言、唇色紫或暗、舌质红苔黄腻及脉促结积分,室性早搏数量及TO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SDNN、SDANN、RMSSD、PNN50及TS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治疗老年频发室性早搏可显著减轻相关症状体征,减少室性早搏发生频率,改善心率变异性和心率震荡指标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胆片对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同时评价其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温胆片(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以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以及两者比值LH/HF)两部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HF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LF、LF/HF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66.7%。结论:温胆片能有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改善心率变异性,机制同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测定87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采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4h.采用动态心电图HRV分析软件分析SDNN、RMSSD、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比值的结果.结果 1级组SDNN、RMSSD、PNN50、HF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而LF、LF/HF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2级、3级组SDNN、RMSSD、PNN50、HF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LF及LF/HF比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与1级组比较,2级和3级组HRV值中SDNN,RMSSD、PNN50、HF均低于1级组(均P<0.05),而LF及LF/HF比值均较1级组增高(均P< 0.05).与2级组比较,3级组HRV值中SDNN、HF均低于2级组(均P< 0.05),而LF较2级组增高(P<0.05).RMSSD、PNN50、LF/HF比值较2级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程度与肝阳上亢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心率变异性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参考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人参、麦冬、五味子、桑寄生等)对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动态心电图长期、反复检查均为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4周后均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交叉口服安慰剂和参松养心胶囊4周.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率及心律变异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改善、心率升高,而且SDNN、SDANN、SDANNindex、RMSSD、PNN50及HF值降低,LF及LF/HF值升高,较治疗前或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能存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破坏,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和相对提高交感神经张力来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并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与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 应用24h 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测仪,分别测定单纯MI 组(39 例),MI 合并T2DM 组(20)例,正常对照组(24 例) HRV 的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反应交感神经张力,高频(HF)反应迷走神经能力,低/高比率(LF/HF)反应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衡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MI 组SDNN、HF 显著降低(P<0.05),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意义.MI 伴DM 组与对照组比较,HRV 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 显著降低,HF 降低、LF/H F 升高有显著意义.与单纯MI 组比较,SDNN、HF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HRV 降低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较单纯心肌梗死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12.
心疾宁胶囊对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观察心疾宁胶囊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将4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心疾宁治疗组(25例)和心得安对照组(2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24小时时域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夜间各指标治疗组显著改变(P<0.05),优于对照组;两组白天SDNN和Tri-Ind均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LF,HF,LF/HF显著改变IP<0.01),对照组LF,HF,LF/HF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QTd,QTcd显著改变(P<0.01),对照组QTd显著改变(P<0.01),QTcd显著改变(P<0.05),提示心疾宁胶囊能提高心率变异性,降低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2组同时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缺血相关指标及室性早搏等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2组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8周后,2组血压、心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2组室性早搏与治疗前比较亦随之减少(P均0.05),且研究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疗程结束时,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卢义琼  李华波 《中成药》2012,34(2):209-211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43例DCM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剂、洋地黄制剂、ACEI等);实验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8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RV及QTd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RV和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SDNN、SDANN、rMSSD、PNN50、QTd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DCM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抗凝、降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tid,连用2周。观察2组的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CHD患者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HRT),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观察芪麦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各100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料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TO及TS与LVEF、LVEDD、SDNN及SDANN的相关性,并把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及芪麦强心汤组,观察治疗半年后HRT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TO、TS、SDNN、SDANN、LVEF及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病例组的HRT与SDNN、SDANN、LVEF和LVEDD明显相关,治疗半年后芪麦强心汤组的HRT显著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HRT。结论:心力衰竭患者HRT减弱,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碎死的指标,芪麦强心汤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HRT。  相似文献   

17.
参松养心胶囊对亚健康人心率变异性指标干预后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亚健康人心率变异性指标干预后的随访。方法应用时域法对48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异常的亚健康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并设43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异常的亚健康人为对照组,3个月后比较参松养心胶囊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并进行了1年后的随访比较。结果参松养心胶囊能改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除RMSSD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1年后随访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改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1年后能较长期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室性早搏的控制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值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方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室性早搏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疏肝解郁方,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心率和室性早搏次数、心率震荡指数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2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心悸、胸闷、耳鸣、眩晕、气短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率和室性早搏次数及TO均显著降低(P均<0.05),TS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SDNN、SDANN、r MSSD、SDNN-Index及Pnn50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方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室性早搏可改善患者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有效降低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和快针组,观察针刺前、中、后心率和HRV的变化。结果与针刺前比较,手针组在留针期间和取针后R-R间期延长(P0.05),电针组在留针过程中R-R间期延长(P0.05),快针组在针刺5 min R-R间期延长(P0.05),起针后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组在针刺5 min时LF、HF、LF/HF均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SDNN、LF升高(P0.05);手针组和快针组在针刺5 min时SDNN、HF、LF/HF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对健康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引起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异性增大。手针减慢心率的持续时间长于电针与快针。电针针刺时引起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增大、交感神经兴奋。手针和快速针刺时心率变异性增大、迷走神经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变化。不同针刺方法对心率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