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然后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HIV抗体阳性者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两种ELISA试剂筛查HIV抗体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352份血清标本,经WB确认阳性331例,阳性率为94.03%;21例为不确定,占5.97%。WB带型≥7条带的共计328例,占99.09%;6条带的3例,占0.91%。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和确认实验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阳性样本必须进行确证实验,对确证实验不确定的样本需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威海市2011-2014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威海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2011-2014年威海市辖区内25家筛查实验室,采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对送检的及本筛查中心实验室检出的220例筛查阳性标本,使用蛋白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220例筛查阳性标本中,确证HIV-1抗体阳性185例,阳性率为84.09%;确证阴性11例,阴性率为5.00%;HIV抗体不确定24例,占10.90%。筛查阳性标本来源于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供血机构,其中采供血机构的阳性率为63.64%(14/22)。确证的185例中,条带gp160和gp120出现率为100%,p55、p39条带的阳性率分别为62.70%(116例)、61.08%(113例)。在随访到的不确定标本中,条带含有gp160、p24的带型转阳率很高。二次确证有13.92%(11/79)的标本和一次确证的带型不一致。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HIV抗体结果以WB结果为准;WB试验中不确定标本需做好随访工作,尽量减少潜在新发感染者的流失。一次、二次确证不一致的标本可作为研究新发感染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IV WB结果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HIV感染样本中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75例WB结果为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HIV感染样本,依据核酸检测和抗体随访结果最终判定受检者的HIV感染状态。样本先使用HIV抗体ELISA、HIV抗体快速检测法(RT)、HIV抗体胶体硒法(CS)和HIV抗原/抗体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进行筛查和复核试验,再进行WB抗体补充试验和HIV核酸检测。分析不同筛查方法对疑似HIV感染者的检出水平,并分析WB不确定结果中条带分布及p24抗原/抗体与HIV感染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纳入的75例疑似HIV感染样本中最终确证38例HIV感染,37例HIV未感染;35例受检者样本筛查试验和复核试验检测结果均呈反应性时,最终确证33例HIV感染者。21例ELFA法HIV抗原有反应样本,HIV核酸检测结果均阳性,而WB检测结果不确定有19例,阴性2例;47例ELFA法仅抗体有反应样本中,HIV核酸阳性15例,阴性32例,而HIV WB不确定38例,阴性9例;对62例WB不确定条带分析显示仅有1个条带的确证HIV感染阳性率占5/26;2个条带中确证HIV感染阳性率占25/30;而出现3个条带的确证HIV感染阳性率为6/6。结论对疑似HIV感染者样本进行检测时WB出现不确定结果时若条带数越多,提示HIV感染的风险越大。对疑似HIV感染者,即使HIV WB结果为抗体阴性,建议结合HIV筛查试验检测结果或进一步做p24抗原检测或HIV核酸检测,以免出现漏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产生不确定结果的特点,探索HIV抗体不确定的处理对策。方法经HIV抗体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结果不确定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检测并对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浙江省经WB检测HIV抗体不确定者共计55例,经随访复查,34例确证阳性(61.8%),18例确证阴性(32.7%),3例不确定/失访(5.5%),共有13种带型组合模式。52.9%的研究对象2周随访发生阳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S/CO值6.0组阳转率高于S/CO值0~6.0组(χ2=11.898,P0.01)。所有核酸检测阳性样品(34例)最后均发生阳转,所有核酸检测阴性样品(16例)最后均未发生阳转(其中1例失访)。结论 WB不确定结果与检测对象的临床状态有关,根据各检测结果的特点,提前或延长随访复检时间、核酸检测和综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有助于不确定结果的解释和对艾滋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检测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反应样本与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的相关性,探讨ELFA在HIV感染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杭州市各筛查实验室上送样本中,ELFA检测HIV抗体阳性反应样本2 113例,HIVp24抗原阳性反应样本39例,用WB试验进行确证。比较ELFA阳性反应结果和WB确证结果的相关性,分析ELFA检测HIV抗体不同检测值对WB确证结果的预测性。结果 2 113例抗体阳性反应样本与WB试验结果符合率为98.25%(2 076例)。剔除46例无随访结果的样本,进一步讨论2 067例抗体阳性反应样本,ELFA法检测HIV抗体阳性预测值为97.92%(2 024例)。39例HIVp24抗原阳性反应样本首次WB确证36例(92.31%)为结果不确定,已随访的23例均确证为阳性。结论ELFA检测HIV抗体抗原结果直观,抗体阳性反应样本和WB确证试验有很好的相关性和预测性,是HIV抗体检测S/CO比值替代策略中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在各类人群中检测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替代策略在全人群中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对1 040份筛查阳性的样本,用6种不同的快速试剂、1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及蛋白印迹法(WB)同时进行检测,对WB不确定样本做病毒载量(VL)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040份筛查阳性样本中,W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1 007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1时,一致性为100%;WB检测结果为不确定,且VL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20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一致性为100%;以上结果在各类人群中均一致。结论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且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与WB或VL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100%,可以替代WB确证检测。在保证检测试剂质量的情况下,将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向全人群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者进行随访检测,探讨目前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受检对象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并于3、6个月和1年随访检测.结果 首次筛查试验PA试剂为阴性,第3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确证试验WB试剂检测带型gp120p24,判为HIV-1抗体阳性.比较试验第4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金豪、吉比爱ELISA试剂为阴性,雅培硒标试剂为弱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3次随访检测,筛查试验结果与首次检测基本一致,确证试验带型分别为gp120p24、p24和p24p55,1年后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受检对象随访后结果定为阴性.4次血样集中检测显示,筛查试剂批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试剂间有差异;确证WB试剂不同批号间带型存在差异.结论 目前应用的WB确证试剂存在一定的批间差异,对弱阳性带型或阳性带型不常见的样本,需更换试剂批号重复进行确证检测;确证试验结果处于临界阳性状态者需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WB确证试验若同时出现1条env带和p24带判为HIV抗体不确定,并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HIV1+2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与免疫印迹蛋白试验(WB)结果,探讨筛查与确认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HIV抗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修订版对河南省漯河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疑似样本复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胶体金试验(RT)两种方法检测,经复检后任何1种筛查试验结果呈现HIV阳性反应需进行WB试验,2种试剂复核结果与WB结果比较研究。结果 复检1 564份疑似样本经WB确认,1 420份呈现HIV型抗体阳性(90.79%),74份阴性(4.73%)、70份不确定(4.48%)。2种筛查试验与WB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0.93%和91.94%。结论 复核实验中酶联免疫试验吸光度值/临界值(S/CO)值越高,RT检测带越深,WB试验结果的阳性率也越高,HIV抗体阳性确认结果以WB为准。ELISA、R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而WB试验结果为HIV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者进行随访检测,探讨目前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受检对象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并于3、6个月和1年随访检测。结果首次筛查试验PA试剂为阴性,第3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确证试验WB试剂检测带型gp120p24,判为HIV-1抗体阳性。比较试验第4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金豪、吉比爱ELISA试剂为阴性,雅培硒标试剂为弱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3次随访检测,筛查试验结果与首次检测基本一致,确证试验带型分别为gp120p24、p24和p24p55,1年后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受检对象随访后结果定为阴性。4次血样集中检测显示,筛查试剂批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试剂间有差异;确证WB试剂不同批号间带型存在差异。结论目前应用的WB确证试剂存在一定的批间差异,对弱阳性带型或阳性带型不常见的样本,需更换试剂批号重复进行确证检测;确证试验结果处于临界阳性状态者需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WB确证试验若同时出现1条env带和p24带判为HIV抗体不确定,并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V抗体ELISA筛查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的关系,为HIV感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22例ELISA阳性标本与WB确证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AS9.1进行数据描述统计和关联性分析。结果 364例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ELISA阳性与WB阳性符合率为58.52%。经spearman相关分析,ELISA S/Co比值与确证阳性密切相关。结论 ELISA筛查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高S/Co也并不代表HIV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用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Ⅱ检测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Ⅱ在云南省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所有筛查阳性标本同时用替代策略Ⅱ及免疫印迹法(W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915份初筛阳性的标本中,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阳性且S/CO≥6的有854份,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WB确认为阳性,符合率为100%;两种ELISA法检测.结果 均阳性,但其中1种或2种S/CO在1.0~5.9之间的共有61份,经WB确认检测,其中32份为阳性,28份为不确定,1份为阴性.结论 两种ELISA试剂和第三种高特异性筛查试剂联合检测HIV抗体,可以替代90%以上的WB确认检测.当两种ELISA法检测.结果 S/CO>6,且第三种高特异性筛查试剂检测.结果 为阳性时,与WB确认检测.结果 符合率是100%;当1种或2种ELISA法检测.结果 1<S/CO<6时,三种方法与WB确认检测.结果 符合率仅为52.5%.因此,在使用HIV抗体替代策略Ⅱ时,应同时考虑ELISA法的反应强度(S/CO值)和其他筛查方法的.结果 .在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后,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Ⅱ在云南省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使用四代艾滋病病毒(HIV)抗原抗体试剂筛查,联合蛋白印迹试验(WB)或核酸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第四代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阳性样本282例,采用第三代HIV抗体检测试剂复检,复检阳性样本进行WB确证,复检阴性样本同时进行WB检测及HIV核酸检测。结果 282例样本,经WB检测HIV抗体阳性195例,占69.1%,阴性71例,占25.2%,抗体不确定16例,占5.7%。71例WB阴性样本,HIV核酸检测阳性5例。16例WB不确定样本,经核酸检测阳性11例。四代阳性+三代阳性样本206例中,WB确认为HIV抗体阳性195例,占94.7%;9例不确定样本的WB带型主要为p24gp160。四代阳性+三代阴性样本76例,WB检测HIV抗体阴性69例,其中5例经核酸检测为阳性,核酸值均1×106拷贝/mL。结论四代阳性+三代阳性样本,WB确证阳性符合率高;四代阳性+三代阴性样本,WB检测存在漏检的问题,需要补充核酸试验确证。WB不确定样本,核酸检测可以实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几种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组合中,找出哪种HIV初筛试验组合做蛋白印迹(WB)试验的必要性。方法以2010-2016年,唐山市HIV初筛试验有反应的1 972份需进一步做WB确证试验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包括确证结果为"阳性"、"不确定"、"阴性"样本。两种快检(RT)(+)、两种RT(-)、一种RT(+)或(±),分别与各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化学发光结果的各种试验组合与WB结果及不确定带型的比较分析。结果1 972份样本中,两种RT(+)与ELISA、化学发光的试验组合中,WB确证阳性860例,不确定8例,阴性0例;两种RT(-)的试验组合中,WB不确定137例,2例随访后转阳,阴性925例;一种RT(+)或(±)的试验组合中,WB确证阳性7例,阴性20例,不确定15例,其中4例转阳;三种不同RT组合试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81.367,P=0.001)。在两种RT(+)与ELISA、化学发光的7类试验组合与WB结果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4.850,P=0.563)。结论两种RT(+)两种ELISA S/C(O值均≥6的试验组合替代WB试验确证HIV感染是完全可行的;两种RT(一)与一种ELISA阴性的试验组合是没必要进行WB确证试验的。这种替代策略可以大量降低HIV抗体确证的费用,也减少WB不确定结果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近5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状况,描述感染者特点,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抗-HIV初复检筛查,ELISA初筛阴性标本用核酸检测(NAT)方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HIV RNA),抗-HIV或HIV RNA反应性标本用蛋白印迹试验(WB)方法进行确证。统计2014-2018年南昌地区献血者HIV抗体检出率,整理分析HIV-1感染者人口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2014-2018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HIV-1型抗体确证阳性57例,HIV抗体不确定30例,抗体检出率0.018%。ELISA-/NAT+1例,WB鉴定为HIV抗体不确定。57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8.25%;21~30岁青年人占40.35%;未婚占64.91%;本科文化占33.33%;本市(县区)户籍占43.86%;高校学生占40.35%;初次献血占75.44%,捐献全血占96.49%;男男同性性传播占52.63%,异性性传播占43.86%;合并梅毒感染占14.04%。HIV-1型抗体阳性标本出现WB特异性条带gp160、gp120、p24均占100%,p66占96.49%,gp41占91.23%,HIV抗体不确定标本出现条带p24占66.67%,gp160占36.67%。结论近5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1感染者以初次捐献全血的高校青年男男性行为者(MSM)为主。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试剂开展HIV筛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在艾滋病病毒(HIV)确证检测过程中的漏检问题,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40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或)胶体金法筛查阳性、WB实验确证阴性的样本,分析其来源、S/CO值,并进行抗体追踪复检。结果 40份样本中检出9份HIV阳性,28份阴性,3份样本流失。阴性者均来源于没有高危行为的普通人群,其中无偿献血人群13份,ELISA S/CO均〈3。9份阳性样本中,6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自愿咨询检测(VCT)3例。其中ELISA S/CO值〈6的5例,〉10的4例,6例最后考虑为窗口期感染,3例可能为WB试剂中反应膜出现问题。结论 WB检测漏检,可能是样本处于窗口期感染或试剂反应膜问题,实验室应综合分析筛查阳性而WB确证阴性的检测样本,要进行追踪检测,以确定其真实的HIV-1感染状况,防止漏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蛋白印迹试验(WB)中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条带的特点,分析WB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对2010-2015年确证试验中出现的176例不确定样本的WB带型,以及随访到的55例样本再次确证的WB带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76例不确定样本中,来源于中心血站的占66.5%(117例),医疗机构占25.0%(44例),自愿咨询检测者占7.4%(13例),羁押人员占0.1%(2例)。不确定结果条带有20种带型,不确定带型居前三位的是:p24(+)占46.6%(82例);gp160(+)占12.5%(22例),p17(+)p24(+)占8.0%(14例)。核心蛋白(Gag)类的类型有2种,样本例数构成比54.5%(96例);外模蛋白(Env)类的带型有13种,样本例数构成比41.5%(73例),多聚酶(Pol)类的带型有5种,样本例数构成比为4.0%(7例)。完成随访的55例样本中,Env类条带的阳转率为55.6%(15/27),Gag类条带的阳转率为18.5%(5/27),Pol类条带的阳转率为0(0/1)。Gag类的不确定结果带型以p24居多,多与非特异性反应有关,但是不可忽视早期感染的可能。结论出现Env类带型的不确定结果阳转率较高,感染HIV的可能性更大;终末期病例应加强核酸检测,以免不确定样本流失。  相似文献   

17.
正艾滋病(AIDS)疾病严重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1]。目前的检测先经艾滋病病毒(HIV)筛查试验,如筛查结果为阳性,则进行确证试验。常用的确证方法为蛋白印迹试验(WB)。对于WB试验,有时会出现多次检测结果均为"HIV抗体不确定"。现对本市监测发现的多次WB试验结果均为"HIV抗体不确定"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实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诊检测结果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的组合,对HIV感染与否进行确证,避免单一WB确证实验的"不确定"结果,区别WB实验中"已感染-不确定"和"未感染-不确定"结果,及时精确判定阳性与阴性结果。方法以2007-2013年筛查为"阳性"结果的1190例需进一步进行确证实验的所有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包括确证结果为"阳性"、"不确定"及"阴性"者。三种确证结果及实验条带结果均与两种ELISA(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和两种快诊(胶体硒和胶体金)的联合检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190例HIV抗体待复查标本中,确证试验为阳性的930例样本,两种ELISA和两种快诊试验均为阳性;144例确证试验为阴性的血清样本,两种ELISA和两种快诊试验至少有一种为阴性,其中快诊无一例为强阳性;116例确证试验为"不确定"者,其中"不确定-阳性"样本两种ELISA和两种快诊试验均为阳性(包括强阳性、阳性与弱阳性),"不确定-阴性"样本两种ELISA和两种快诊试验至少有一种为阴性,其中快诊无一例为强阳性。结论两种ELISA与两种快诊的联合运用敏感性、特异性均达到100%(除窗口期),可以有效区分WB结果的"感染-不确定"与"未感染-不确定",建议国家调整艾滋病确证策略,利用HIV抗体筛查试验的联合运用来替代WB的确证试验,既排除了"不确定"结果,又节约了大量资源及减少不必要的伤害还可以满足及时精确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对实验室的HIV抗体筛查,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快诊实验的检测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方法参照2004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2007-2011年之间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采用WB进行确证。结果727例HIV抗体复查标本中,确证试验阳性为540例,占筛查阳性总数的74.28%;其中两种ELISA及免疫层析快诊都呈阳性反应的为558例,确诊540例,不确定’18例,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6.77%;其余的ELISA呈阳性反应结果加上快诊结果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0,其中不确定72例,阴性97例。ELISA结果的1≤S/Co〈3,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0.85%;S/Co值在3~6之间,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1.11%;S/Co〉6,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4.51%。阳性与不确定’、阳性与阴性的S/Co、不确定。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不确定’与阴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而不确定。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LlSA检测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随着S/Co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将升高,但是高S/Co值的样本并不代表感染HIV,HIV抗体阳性报告建议以确证试验结果为准;WB确证方法在不确定标本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快诊与ELISA的联合运用可以有效区分WB结果的感染一不确定与未感染一不确定,建议根据初筛结果,分类做好不确定人群的管理,尤其对两种ELISA及快诊均呈阳性反应的人群,应加大力度做好随访工作,确保无一例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核酸检测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诊断的可行性,为制定新的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免疫印迹(WB)试验确证结果为不确定、背景资料齐全、初次血浆留样大于1000μL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并与抗体随访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9例WB不确定的样本,有22例检出HIV核酸。其中成功随访18例,随访过程中17例HIV抗体阳转,1例带型有进展但不满足诊断标准。被访者WB条带在2周随访时均出现明显变化。核酸阴性的27例,7例成功随访,WB条带无进展或阴性。结论有条件开展HIV核酸检测的地区,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宜采用核酸检测尽早诊断;无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对HIV抗体不确定人群的随访间隔宜缩短至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