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腧穴。方法:使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腧穴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纳入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共93篇,涉及53个穴位,出现346频次。选穴以足三里、中脘、内关使用频率最高。经络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是足阳明胃经、任脉、手厥阴心包经。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所选穴位以足三里、中脘、内关最多,经络主要集中在胃经、任脉和心包经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阿片类毒品稽延性戒断综合征(POAS)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POAS的针灸临床文献,建立其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1.0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0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究针灸治疗POAS的腧穴运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对纳入的3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POAS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为电针;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体,注重上下配穴;腧穴配伍存在固定搭配,经穴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群为足三里-内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4个聚类群。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针灸治疗POAS存在一定规律,特定穴是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内关为针灸治疗POAS的主要腧穴。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CRD)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针灸治疗CRD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选穴处方数据库,统计腧穴频次及频率使用情况,并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Gephi0.9.1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71篇文献,包含83条针灸处方,涉及79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为582次。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冲与合谷为针灸治疗CRD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所用腧穴多分布于下肢部,腧穴归经以足太阳经频次最高,百会-印堂、合谷-足三里等为针灸治疗CRD的高频穴对。结论:临床针灸治疗CRD以脏腑辨证选穴为主,远近配穴和经脉配穴相结合,核心腧穴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冲与合谷等,并根据临床辨证灵活加减腧穴组合以通督醒脑、解郁安神,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脑灌注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11月2日收录的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得到125首针刺处方,共使用153个腧穴,累计用穴1 137次。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内关、合谷均为频次≥50的高频腧穴,督脉穴位使用最多,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曲池-足三里。结论 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脑灌注遵循近端选穴与远端选穴相结合的原则,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内关、合谷为常用穴位,以扶正祛邪、调补气血,改善脑部血流。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选穴配伍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asis,DGP)现代临床文献的经穴配伍选用规律。方法对1982—2014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WF)收录的符合针刺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DGP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其选穴运用频次、选穴所属经脉、所在部位及选穴配伍关联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得到相关文献35篇,分析发现配伍频次15次以上穴位的分别为:足三里与中脘配伍频次为33次,频率为94.29%;足三里与内关配伍频次为23次,频率为65.71%;中脘与内关配伍频次为22次,频率为62.86%;足三里、中脘与内关配伍频次为22次,频率为62.86%;足三里与三阴交配伍频次为16次,频率为45.71%;中脘与三阴交配伍频次为16次,频率为45.71%;足三里、中脘与三阴交配伍频次为15次,频率为42.86%。所选腧穴所属经脉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等,主要选取下肢部、胸腹部及背腰腧穴。足三里穴与中脘穴运用频次最高,且配伍最为常用。结论针刺治疗DGP的选穴配伍规律在按部配穴法中主要以上下配穴、三部配穴、局部配穴和前后配穴法为主;在按经配穴法中主要以交会经配穴法和表里经配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研究临床穴位刺激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干预方法及选穴组方规律。方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已经公开发表穴位刺激干预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中文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穴位刺激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穴位干预方法、选穴组方规律数据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穴位刺激干预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文献70篇,其中干预方法以穴位贴敷居多,文献篇幅占比20%,其次是穴位注射和单纯针刺;使用腧穴37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是足三里(23.08%)、中脘(13.55%)、内关(9.52%);高频经络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腧穴所属部位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和胸腹部;特定穴的使用更倾向下合穴、五腧穴、交会穴;三穴配伍中足三里、内关、中脘组合支持度最高,四穴配伍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较占优势。结论:穴位刺激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干预方法多以穴位贴敷相对简单舒适方法为主,选穴多以下肢部为主,并且选取腧穴及腧穴组方规律有一定规律可循,以期挖掘的数据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磊  张英  周馨  万冬桂 《新中医》2021,53(15):104-10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到2020年5月30日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平台中有关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中文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数据库中,并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1篇文献,在未区分具体癌症进行治疗的针灸处方中,胃经是最常选用的经脉,其次为大肠经、脾经。使用频次由多到少依次排序的5个腧穴分别为足三里、合谷、阿是穴、三阴交和内关,使用特定穴以五输穴、合穴、下合穴为主。针对不同脏腑癌痛进行治疗的针灸处方中,胃癌癌痛常用腧穴为足三里、中脘;肺癌癌痛常用腧穴为内关、肺俞、足三里;肝癌癌痛常用腧穴为太冲、期门、肝俞、三阴交。所选经脉以病变脏腑所属经脉和膀胱经为主,特定穴使用则以背俞穴、募穴、合穴为主。将使用频次≥5的高频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出4类结果。结论:针灸治疗癌痛,以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阿是穴为基本穴位处方。根据不同脏腑的癌痛情况,应以病变脏腑所属经脉之合穴、募穴配合膀胱经相应的背俞穴为基础,联合应用基本穴位处方随症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选穴规律和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中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文献,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纳入65篇文献,涉及腧穴共128个,使用总频次780次。其选用腧穴中,以足三里为多,其次排名依次为阳白、攒竹、三阴交、合谷;选用的腧穴归经以足太阳膀胱经为最,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较为常用;特定穴以合穴、下合穴及背俞穴选用频次高;关联规则分析中,阳白与足三里、丝竹空、足三里与阳白在穴位配伍上最为常见;聚类分析中,足三里,阳白与攒竹,三阴交与合谷最为常见。结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选穴具有一定规律和相似性,其规律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选穴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2001年1月—2021年6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选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足三里,选用频次最高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部位多选用四肢部穴位;最佳腧穴配伍为足三里-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据患者证型辨证取穴,推荐处方为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型取:肾俞、脾俞、肝俞、胃脘下俞、关元、气海、涌泉、阴陵泉及解溪;肺热津伤型取:太冲、内关、曲池、合谷、阳陵泉及外关;脾胃湿热型取:太溪、血海与丰隆。结论: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腧穴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国内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取穴规律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1991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共258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70篇文献,提取文献中的腧穴处方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0.0软件对腧穴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72条针灸处方,涉及68个腧穴,使用频次前6位的腧穴依次为百会、太冲、内关、四神聪、三阴交、神门,经脉选用以督脉为主,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分布在头项部、下肢和上肢部位,特定穴中以交会穴最为常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的穴位组合是内关—太溪—三阴交、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太溪,通过聚类分析共获得4个高频腧穴聚类群和5组核心穴对。结论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确切,腧穴选用以督脉、头项部、四肢和交会穴为主,同时挖掘高频穴位的配伍规律,为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