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各43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1例观察组和3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采取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5.00±12.41)毫升.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14.33)毫升,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主要有切口感染、肠粘连、出血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伤口感染率极小,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肠道准备时中药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手术前给予中药处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前给予中药处理能够取得确切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市中心医院 2011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水 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活质量水平〔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 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MTL 水 平及 GLQI 评分高于对照组,GAS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为 4.88 %,低于对照组的 19.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对急性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可以尽快促进患者术 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薛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98-9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且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的进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且较之全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补液量均更少,手术操作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肠粘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东莞三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0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以及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肠粘连发生率(11.43 %)明显低于对照组(3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在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发挥更显著的效果,能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分别为(41±12)min、(6.70±1.13)d、(14±7)m L,对照组分别为(56±17)min、(14.50±2.72)d、(76±27)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4661±683)元、对照组(4431±847)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3%、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胆囊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手术操作能力,减少对患者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配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大柴胡汤配合治疗;通过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CRP水平比观察组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大柴胡汤配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及发热时间,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单纯腹腔镜联合抗生素治疗相比,效果良好,差异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秦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90-9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患者恢复更快,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于基层医院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为280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将其中140例即时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140例延迟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胆囊体积,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缩短(P 0.05),观察组的胆囊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即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胆囊体积较小,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也减少,并发症少,即时手术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42例在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进行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共16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26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传统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胆囊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时间和排气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7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漏、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速度快,恢复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