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群中结核病的发病率高,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提高潜伏结核和活动性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对控制HIV病人中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出现、发展并完善的一种新的结核诊断技术,即结核杆菌特异性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及其在HIV人群中的相关研究结果,并着重对该技术在潜伏结核和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以及结核相关性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的第四代可联合检测P24抗原和抗体的酶联荧光免疫试验(ELFA)技术,在性病门诊中的检测情况,评价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 495份初次筛查HIV-1/2抗体的检测者血清,采用ELFA和硒标法(金标法,DIGFA)同时进行检测,对其中任何一种方法结果为阳性的血清,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蛋白印迹实验(WB)确证实验。结果 79例ELFA法和DIGFA法均为阳性样本送经WB确认,结果亦为阳性;3例ELFA法检测结果阳性而DIGFA检测阴性的标本,经WB确证结果为2例不确定,1例阴性排除HIV感染。对其中2例不确定者进行定期随访,2个月后1例标本经WB确认为阳性,3月后另1例WB亦转为阳性。5例ELFA法为阴性DIGFA法为阳性的标本,经WB确认结果为4例阴性,1例不确定。该不确定者1月后随访,经WB检测而排除。结论 ELFA法因能尽早检测到刚出现的P24抗原,可以得到独立的精确的抗原抗体数值,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可将普通检测方法的窗口期缩短,可广泛应用于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函数,探讨其在华支睾吸虫病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0个沿江村屯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受检者粪便中的华支睾吸虫虫卵。设计华支睾吸虫病调查表,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变量,然后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通过与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判别函数中慢性胆囊炎、胆管炎、性别、吃生鱼、腹胀、民族、腹痛、年龄等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判别正确率为88.75%。结论利用SPSS软件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简便地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分析函数。该函数具有较高判别分析能力,能够快速筛检本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同时为其他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建立快速筛检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使用第四代与第三代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结果及核酸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估其在天津市男性性行为人群(MSM)HIV感染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天津市某区自愿咨询检测点进行咨询检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用EDTA抗凝管采集血液样品,同时使用两代HIV抗体筛查试剂进行检测,阳性者进行确证检测,两种筛查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样品,采用集合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共计检测MSM人群血液样本2 065份,共对87份样品进行了确证试验,1 978份HIV抗体筛查阴性样品经核酸检测,有1份集合样品呈阳性。HIV抗体确证试验为阴性和不确定的6份样品,进行单份核酸检测,有4份HIV-1RNA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符合HIV急性感染特征。此次研究中的MSM人群HIV感染率为4.16%(86/2 065),95%可信区间3.34%~5.12%。发现5例HIV急性感染者,估计该人群年发病率为3.16%,95%可信区间1.01%~7.35%。使用第三代抗体试剂进行筛查时,总费用为148 360元,其敏感性为94.2%(81/86)、特异性为100%,发现HIV感染者的单位成本为1 832.6元。使用第四代抗体试剂进行筛查时,总费用为166 080元,其敏感性为98.8%(85/86)、特异性为99.9%(1 977/1 979),发现HIV感染者的单位成本为1 953.9元。结论此次研究估测该人群的HIV感染年发病率为1.01%~7.35%,提示其高危性行为程度较高。在该人群中,使用第四代试剂筛查时,HIV感染者发现数比使用第三代试剂增加4.9%,发现HIV感染者的单位成本增加6.2%,提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将小分子半抗原激素T4与人血清白蛋白缀合而成T4缀合物,使T4由单价变为多价,实现FT4双位夹心免疫酶标检测法,灵敏度比常规酶标免疫方法(EIA)提高近10倍,批内、批间变异和回收率及正常和病理值均可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HI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研究进展,ART时机的不断提前以及ART药物的迅速发展,HIV感染者可以获得期望寿命。现在对HIV感染者的关注不仅仅在于AIDS本身,更多应该关注HIV感染者的合并症,甚至心理疾病。中华医学会发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提出全程管理的概念,而整合酶抑制剂在HIV感染全程管理的多个环节中优势显著,本文就其在全程管理中的地位以及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结核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2007-200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港、澳地区)333个县(市、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开展了结核病患者HIV感染状况调查,为了解结核病患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过科学抽样,在原有333个县(市、区)基础上再选择50个结防机构作为监测点,河南省有6个县(市)的结防机构被选为国家监测点。自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我省6个监测点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结核病人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实施细则》开始对目标人群进行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门诊肺结核病人HIV感染情况,了解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2006年门诊确诊的2074例肺结核病人进行HIV检测,访谈吸毒史、治游史、输血献血史。HIV阳性者进行CD4和CD8淋巴细胞计数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肺结核与HIV/AIDS双重感染率为4.5%,其中男性为6.8%,女性为0.3%,平均增长速度24.3%,20~40岁年龄组占95.7%。HIV感染者中97.9%来源吸毒,2.1%来源于夫妻性生活。吸毒肺结核病人中HIV阳性率49.2%,是单纯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的3.4倍。CD4/CD8均小于1,平均为0.261。PPD试验阴性率为66.6%。结论广西南宁市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疫情快速蔓延,吸毒肺结核病人是筛查和防治HIV/AIDS的主要高危对象。  相似文献   

10.
门诊肺结核病人中筛查HIV感染病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门诊肺结核病人HIV感染情况,了解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3—2006年门诊确诊的2074例肺结核病人进行HIV检测,访谈吸毒史、治游史、输血献血史。HIV阳性者进行CD4和CD8淋巴细胞计数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 肺结核与HIV/AIDS双重感染率为4.5%,其中男性为6.8%,女性为0.3%,平均增长速度24.3%,2040岁年龄组占95.7%。HIV感染者中97.9%来源吸毒,2.1%来源于夫妻性生活。吸毒肺结核病人中HIV阳性率49.2%,是单纯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的3.4倍。CD4/CD8均小于1,平均为0.261。PPD试验阴性率为66.6%。结论 广西南宁市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疫情快速蔓延,吸毒肺结核病人是筛查和防治HIV/AIDS的主要高危对象。  相似文献   

11.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酶技术为早期发现结核病(TB)提供了新的方向。ELISPOT法是全球首次利用探测结核感染者的特异性T细胞,而不是利用抗体来诊断TB的一种新方法,比皮肤试验更可靠,比培养方法更敏感。在TB患者中,尤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最为困难,如果用这种新型的ELISPOT法诊断可能会给防治结核性脑膜炎带来较大的进展,在欧美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尝试将该技术用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由Czerkinsky等[1]于1983年根据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而建立的一种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功能的免疫学新技术.起初用于检测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的数量来推断B淋巴细胞的功能,后来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数量来推断T淋巴细胞功能.Lalvani等首先将ELISPOT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后,相关报道日益增多.现将ELISPOT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HIV感染孕妇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睡眠质量、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并在本院定期产检的60例HIV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基础干预,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持续8周的正念减压干预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采用HIV-1 RNA定量检测,对HIV筛查试验有反应但WB结果为阴性或不确定的样本进行诊断分析,探讨HIV-1 RNA定量检测在实际HIV感染诊断临床验证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地对2020年江西省确证实验室收集的172例WB阴性和138例WB不确定的样本进行HIV-1 RNA定量检测,以HIV-1 RNA定量结果>5 000拷贝/mL为HIV感染诊断标准,将核酸诊断结果与病例追踪复检的WB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WB阴性的样本有4.65%(8/172)检出HIV-1 RNA阳性,WB不确定的样本有64.49%(89/138)检出HIV-1 RNA阳性。其中96例(8例WB阴性、88例WB不确定)样本HIV-1 RNA定量结果>5 000拷贝/mL,另有1例WB不确定样本HIV-1RNA定量结果在20~5 000拷贝/mL之间,该97例样本随访的WB结果均为阳性;HIV-1 RNA定量结果低于检出限者213例(164例阴性、49例不确定),随访WB结果均为阴性。以5 000拷贝/mL为阳性诊断阈值,本研究中HIV-1 RNA定量检测应用于HIV感染诊断的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印迹术(EITB)检测感染鼠血清的循环抗原。所用抗体由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五种抗原(SEA、UEA、TA、CY、MC)免疫动物获得。SDS—PAGE和EITB显示这些抗原与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和蛔虫等交叉反应不明显。其中CY抗原的31KD条带是血吸虫特有。用EITB监测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6周内各期和用吡喹酮治疗后2周的循环抗原有如下变化:UEA抗体显示的187KD抗原多肽在4周出现并逐渐加深,治疗后变淡;与TA和CY抗血清反应的40KD抗原分别在感染后3天~4周和3天~2周出现;抗MC显示的15.3KD在6周出现,治疗后消失;与成虫表膜相关的20、15、12.8KD仅在治疗后出现。对这些特异的抗原性多肽动态观察似可为早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和考核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风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或是由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治疗等原因,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除活动性肺结核外,很多患者表现为痰菌阴性、无症状的潜在结核病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cction,LTBI),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来诊断LTBI.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我们使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酶联——SPA)诊断试剂盒检测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清抗体,用A_9株与国际汉坦株作为抗原,同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对比。结果:酶联——SPA与IFA两法的符合率急性期为91.43%,恢复期为96.67%,P>0.05;A_9株与国际汉坦株抗原两片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核菌素(PPD)试验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HIV感染/AIDS患者结核感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从布拖县九都乡、木尔乡、特木里镇"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已管理的2159例HIV感染/AIDS患者中,纳入可随访且已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1个月的688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PPD试验、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等肺结核现场筛查和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对符合条件者进行MTB病原学检测。排除175例未进行PPD试验结果核验、40例未行胸片检查且无结核病病原学诊断依据和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后,最终纳入466例患者;统计PPD试验结果(皮肤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及专家组判定活动性肺结核或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专家组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为参考标准评价PPD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检测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PPD阳性率与是否并发活动性肺结核及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阵列酶联免疫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微阵列酶联免疫法检测对照组样本的抗-HIV抗体、抗-TP抗体、HBsAg。分别统计2种方法检测阳性、阴性的样本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种方法分别检测140份实验组样本,统计检测结果并经卡方检验证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HBsAg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8.6%,其余指标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微阵列酶联免疫法与ELIS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证明可以满足临床输血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蛋白激酶C-θ(PKC-θ)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作为免疫突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刺激分子的下游分子,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KC-θ表达的局限性不仅能用于调节T细胞功能,也可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潜在靶点。对PKC-θ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帮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文章就PKC-θ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中的相关生物学效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