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旭强  翟海锋  彭小刚 《新中医》2021,53(15):75-78
目的:观察通淋利湿益气方联合针刺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淋利湿益气方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腰腹部疼痛、排尿中断、小便涩痛、尿色黄赤、苔黄腻质暗红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腹部疼痛、排尿中断、小便涩痛、尿色黄赤、苔黄腻质暗红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腰腹部疼痛、排尿中断、小便涩痛、尿色黄赤、苔黄腻质暗红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β_2-微球蛋白(β_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β_2-MG、CysC、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β_2-MG、CysC、BUN和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淋利湿益气方联合针刺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肾通淋汤对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12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采用ESWL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口服排石颗粒,20 g/次,3次/d,连续服用14 d;观察组口服护肾通淋汤,1剂/d,连续服用14 d。记录腰痛减轻时间和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于ESWL术后当天,7 d,14 d采取B超检测排石情况;于术后12 h,7 d,14 d检测SOD,MDA,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82.54%(P0.05);观察组腰痛减轻时间和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ESWL治疗后7,14 d,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AG,β_2-MG和Cys 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护肾通淋汤用于肾结石ESWL术后患者,能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并能抗氧化,减轻肾实质损伤,促进ESWL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耿仁刚  王传圣  汪勇  杨辉 《四川中医》2020,38(7):146-149
目的:观察三金排石汤对肾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临床症状、血清Scr、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ESWL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金排石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腰痛减轻时间、血清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值、中医症候积分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腰痛减轻时间、血清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值、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金排石汤可以有效改善肾结石ESWL后临床症状,降低血清Scr、CysC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量表评分、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及IL-6、TNF-α、TGF-β_1、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水肿难消、纳呆腹胀及畏寒喜暖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TGF-β_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OD和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肾脏功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TGF-β_1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15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固肾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尿素(URE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胱抑制素C(cystatin C,CysC)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UREA、β2-MG和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益气固肾汤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尿蛋白排泄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淋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联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加用通淋补肾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随访12周,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BUN、Scr、NAG、β2-MG)的变化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68.8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BUN、Scr、NAG、β2-M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AG、β2-M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BUN、Scr、NAG、β2-M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复发率为23.08%,对照组复发率为57.1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淋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满意,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的临床效果,重点研究其对患者尿液代谢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外一科收治的105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加用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尿生化测定尿液代谢情况,监测用药前后肾损伤生化指标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达92.4%,与对照组的83.9%相比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尿液代谢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NGAL、β2-MG、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患者疗效满意,利于调整尿液代谢,改善肾功能,其机制与调控NGAL、β2-MG、Cys-C水平以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治疗组62例采用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结石清除率及肾损伤因子[NA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尿β2-MG(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近,均具有较好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NAG、β2-MG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尿NAG、β2-M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鹿角形肾结石清除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肾结石清除率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有较好疗效,可降低尿NAG、β2-MG水平,缓解肾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尿石2号方对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患者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NAG、胱抑素C(Cys C)水平和结石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行ESWL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联合尿石2号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NAG、γ-GT及血清β2-MG、NAG、Cys C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结石排出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尿NAG、γ-GT水平及血清β2-MG、NAG、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 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排石率和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肾结石患者ESWL清除结石的过程中存在肾损伤现象,术后应用尿石2号方可预防与治疗肾损伤,且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补肾化石汤辅助治疗对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补肾化石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肾损伤因子[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NAG、β2-M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NAG、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鹿角形肾结石清除率和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多发结石的清除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患者出现总并发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石汤辅助治疗对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显著,且降低尿NAG、β2-MG水平,能有效的缓解肾损伤,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MMP-3、COX-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利湿中药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血尿酸、ESR、CRP、IL-1β、TNF-α、MMP-3、COX-2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发热烦闷、口渴便黄、舌质红或暗、舌苔黄及脉滑数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血尿酸、ESR、CRP、IL-1β、TNF-α、MMP-3及COX-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关节疼痛,降低血尿酸水平和复发风险,并有助于下调炎症指标及MMP-3及COX-2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芪温胆颗粒治疗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Lepitn、Cys-C、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加服双芪温胆颗粒,疗程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检测血清CREA、BUN、Lepitn、CysC、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0.0%VS66.0%),观察组临床主要症状及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肾功能指标及血清Lepitn、Cys-C、β_2-MG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芪温胆颗粒能显著改善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降低血清Lepitn、Cys-C、β_2-MG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0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以SAS软件生成的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基础治疗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血压未达标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片/次,1次/d。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汤,1剂/d,分早晚2次内服;观察组采用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1剂/d,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尿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胱抑素C(CysC)水平,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包括eGFR_(MDRD)和eGFR_(CKD-EPI);进行治疗前后肝肾阴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GF-β_1,PAI-1,IL-1β和TNF-α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09%,优于对照组的7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5);治疗后观察组β_2-MG,CysC,NAG,m ALB和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UACR低于对照组,eGFR_(MDRD)和eGFR_(CKD-EPI)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_1,PAI-1,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能减临床症状,减轻早期肾损伤,延缓肾损害进展,并能调节TGF-β_1,PAI-1,IL-1β和TNF-α等因子,起到保护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柯沙沙  吴静怡  王一锋 《新中医》2021,53(10):28-31
目的:观察左归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精不足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若血压未达标,则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归丸加减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胱抑素C (CysC)水平,评定肾精不足证评分;每天测量血压,记录血压达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β2-MG、NAG、CysC及mAl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β2-MG、NAG、CysC及m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肾精不足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肾精不足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为89.60%,对照组为8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归丸加减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精不足证患者,可有效保护肾功能、控制血压,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阴健脾活血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对β_2-微球蛋白(β_2-MG)、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滋阴健脾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继发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β_2-MG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疮、心悸、声嘶及便秘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FT_3和FT_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TSH、β_2-MG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给予滋阴健脾活血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有效促进继发症状改善,控制病变进展,调节TSH、β_2-MG及IL-6水平,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经CO_2激光气化治疗后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疣体、异物感或瘙痒感、口苦口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4、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可有效改善CO_2激光气化治疗后的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可显著调节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及β_2-MG、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尿蛋白含量、中医证候积分及CRP、β_2-MG、Cys-C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尿蛋白含量、中医证候积分及CRP、β_2-MG、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80.49%(P 0.05);治疗过程中2组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可通过降低CRP、β_2-MG、Cys-C水平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水肿和脑脊液中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检测脑脊液中β_2-MG水平,通过脑水肿动态监测仪检查脑水肿情况,观察2组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2组患者脑水肿指数和脑脊液中β_2-MG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脑水肿指数和脑脊液中β_2-M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降低脑脊液β_2-MG含量,快速缓解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格列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除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外的降糖药物,观察组在原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格列汀口服降糖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AE)、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程结束后,对照组的24 h UAE、α_1-MG、NAG、CysC、RBP、Hcy、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肾小管损伤,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研究补肾导浊汤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患者的影响及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患者130例,采用单双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加用热淋清颗粒、观察组加用补肾导浊汤,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 C、β_2-MG、NAG水平及术后排石率、留置内支架管不适感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10±0.57)d,对照组(5.44±1.02)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4,P=0.0450.05);观察组结石完全排出率60.00%(39/65)、排出有效率92.31%(6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2例(18.46%)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但仅有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后,观察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Cys C、β_2-MG和尿NAG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且用药后,观察组血清Cys C、β_2-MG和尿N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导浊汤能促进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留置内支架管患者结石排出、保护肾功能,对降低碎石与内支架管留置风险意义巨大;值得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纳入更多指标加以观察和比较,为补肾导浊汤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中的使用价值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