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观察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6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胆红素脑病.结果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占71.64%,病理性黄疸占28.36%.经护理治疗后4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1周内,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平均降至(42.1±20)μmol/L以下;2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2.5周内均痊愈;未发生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情况.67例患儿住院时间5~14 d,平均住院(6.7±1.0)d.结论 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倪敏洁  陈斌  斯奇  王蕾  周临 《护理与康复》2014,13(8):725-728
目的 探讨多因素预测在足月新生儿黄疸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12例足月新生儿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85例和观察组227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图表预测,观察组采用脐血胆红素、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图表和黄疸相关围产因素相结合的多因素预测,按照预测出的高中低危风险分别予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统计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的中高危阳性率及新生儿因黄疸住院人数,观察新生儿黄疸多因素预测分布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提高评估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结果 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的中高危阳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因黄疸住院例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影响足月新生儿黄疸评估的主要因素为脐血胆红素、黄疸相关围产因素、24~60小时胆红素值.结论 多因素预测能早期、准确地预测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早期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因黄疸住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新生儿分娩后取脐血作胆红素测定并跟踪其后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血症发生率为28.0%。136例新生儿中,随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也增高,且当脐血总胆红素大于或等于35μmol/L 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达77.4%。黄疸组与非黄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对预测新生儿黄疸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测定其总胆汁酸(TBA)变化,了解其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检测87例黄疸患儿血清TBA水平.同时对其总胆红素和相关酶类进行测定.并与40例同期住院的不伴有高胆红素足月新生儿比较.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相关酶类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TBA测定发现当常规肝功能指标改变不明显时,血清TBA检测是一项新生儿黄疸患儿较为灵敏的肝实质损伤的指标;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TBA升高,可能存在胆汁淤积,应给予适当的利胆治疗.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持续而复杂,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从而影响新生儿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有效降低患儿血胆红素,而正确、精心的护理是蓝光照射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以出生早期(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40%~65%的新生儿可出现肉眼黄疸[1].随着近年来母乳喂养率上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提高[2].新生儿高胆可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故利用早期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黄疸十分必要,本院产科采用四磨汤联合开塞露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余加林 《新医学》2005,36(8):478-480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新生儿黄疸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授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是因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故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8.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抚触能否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 :新生儿出生满 2 4h后连续 5d行新生儿抚触及皮测黄疸指数 ,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第 2日至第 6日抚触组新生儿皮测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尽管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 ,但抚触有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累积过多有直接关系,若血清胆红素过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及时的诊断和早期降低血清胆红素十分重要.本文观察了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廖小琴  罗建设  谭小平 《护理研究》2005,19(26):2399-2400
黄疸为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健康足月儿均可发生.一般出生后2 d或3 d血清胆红素>85 μmol/L时皮肤出现黄染;>136.8 μmol/L时可有轻度嗜睡或食欲不振,4 d或5 d为高峰,7 d~10 d消退,但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2 μmol/L.>220.5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1].由于新生儿血-脑脊液屏障不成熟,通透性较大,胆红素易于透过而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患儿的死亡或出现运动及智力障碍等后遗症.临床上多采用药物疗法、光照疗法及换血疗法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寻找一种更简便、经济、效果较好的方法预防或治疗新生儿黄疸,一直是许多临床医务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我院2004年9月-2005年3月对新生儿实施游泳研究,了解能否通过新生儿游泳促进新生儿的排便,缩短胎便排出时间,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芝平 《全科护理》2011,9(22):2021-2021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85μmol/L~119μmol/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1]。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19μmol/L,早产儿>255μmol/L时,称为病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不够成熟,通透性较大,胆红素易于通过,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生的比率很高,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黄疸,10%的母乳喂养婴儿在1个月时仍可能有黄疸表现[1]。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胆红素在包括皮肤和黏膜在内的组织中沉积,引起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黄染。新生儿黄疸通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者属生理现象,随着生长发育,黄疸能够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较复杂,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早期干预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尤其是早期(生后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黄疸,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明显提高[1],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会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因此,利用早期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早期补充喂养、鲁米那合剂、抚触等早期干预措施减轻黄疸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2-1783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其在早期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1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胆红素浓度测定,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及72 h,分别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获取检测结果后,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非高胆红素组152例患者,高胆红素组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及黄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评定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2h内经皮胆红素日均值、日差值及脐血总胆红素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呈正相关,胆红素水平为60.1~80.0μmol/L时,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0~20.0、20.1~40.0、40.1~60组)(P0.05);脐血总胆红素浓度为60.1~80.0μmol/L时,阳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经皮胆红素测定联合脐血胆红素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玲  王素琴 《全科护理》2011,(29):2665-2665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和组织的黄染现象,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治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7例,对照组75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早期干预后,其黄疸消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黄疸减轻人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使新生儿尽快消除黄疸或减轻黄疸,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率和高胆危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黄疸病例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从而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以免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方法 以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1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3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测定采用重氮法,使用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试剂盒,参考范围:总胆红素(< 205 μmol/L),直接胆红素(<6.0 μmol/L).结果 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因素所致黄疸共127例,占总数的40.32%;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围产因素所致黄疸共96例,占总数的30.48%;溶血等其他因素引起黄疸共92例,占总数的29.20%.结论 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新生儿期较其他任何年龄段都更为常见,足月儿发生率达60%,早产儿发生率达80%,临床常见病因以感染为主,其次是围产因素及ABO溶血因素,近年来发现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红细胞增多症所引起新生儿黄疸也有散发病例存在,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病因的认识,积极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可大大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18.
黄国玉 《临床医学》2001,21(9):55-5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迁延不退,呈加重趋势及血清胆红素大于12mg/dl者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儿科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黄疸持久不退,不仅新生儿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而且可出现全身水肿、新生儿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其中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快速有效准确地判定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不但能区分生理性黄疽和病理性黄疸,并对预防胆红素脑病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也可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期(出生到生后28d),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从而导致皮肤、黏膜、巩膜及全身其他组织黄染的临床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50%~80%的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我科采用钩藤茶口服液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最常见症状。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 ,可引起脑细胞功能代谢紊乱 ,严重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 ,导致严重后遗症 ,甚至死亡。胆红素的肠 -肝循环丰富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原因之一。现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用小剂量生理盐水灌肠 ,以增加大便次数 ,促进粪便排出 ,减少胆红素的肠 -肝循环 ,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足月新生儿 40例 ,作为试验组 ,胎龄 3 8.3周± 0 .5周 ,出生体重 3 .40kg± 0 .3 4kg ,就诊日龄 2d~ 2 8d。其中溶血性黄疸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