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号染色体是肿瘤杂合性丢失好发的染色体之一,是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染色体。本通过对几种不同肿瘤中6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分析。阐述了几个频繁丢失的“热点”区域,并探讨了它们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恶性肿瘤中常发生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从而丢失抑癌基因的某一个等位基因.人类9号染色体特别是该染色体的9p21-p22区带,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着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在定位克隆抑癌基因的过程中,对肿瘤中高频率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分析是对抑癌基因进行定位并最终发现和克隆该类基因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类恶性肿瘤中常发生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从而丢失抑癌基因的某一个等位基因。人类9号染色体特别是该染色体的9p21-p22区带,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着染色体和杂合性丢失。在定位克隆抑癌基因的过程中,对肿瘤中高频率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分析是对抑部基因进行定位并最终发现和克隆该类基因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类第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座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出现高频率的杂合性丢失(LOH),提示该部位可能是抑癌基因潜伏的位点。最近克隆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可能是定位于染色体3p14.2的一个抑癌基因,该基因在肿瘤组织中广泛地缺失为研究肿瘤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5.
了解人宫颈癌组织中3,6,11和18号染色体部分位点杂合性丢失的分布状况,为宫颈部相关基因的定位以及临床诊断分子标志的筛选提供依据。采用宫颈癌基因组中3,6,11和18号染色体上的8个微卫星标志,对源自宫颈癌等高发区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以PCR-变性电泳-银染的方法检测上述位点的杂合性丢失。其中在染色体3p14,18q21等位点存在较高频率的杂合性丢失。结果表明杂合性丢失是宫颈癌癌变过程中常见的遗传性改变,宫颈癌中存在杂合性丢失的高频区,提示相应位点存在潜在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的研究表明 ,6号染色体长臂的杂合性缺失 ( L OH)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染色体改变之一 ,人们认为在区域上可能存在有一个或几个肿瘤抑制基因 ,并且它 (们 )的缺失或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8号染色体的遗传学异常,寻找与该肿瘤发病机制有关的杂合性丢失位点。方法通过微卫星分析(microsatellite analysis)方法,应用19个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8p)上的多态性标记物,检测髓母细胞瘤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结果在所检测的23例髓母细胞瘤中,21例为原发肿瘤,2例为复发肿瘤。染色体8p总的LOH比率为51%(124个LOH/243个可分析位点)。我们在8p22-23.2之间发现了一个高比率的共同丢失区,其长度为18.14 cM。结论染色体8p22-23.1上很可能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丢失可能与髓母细胞瘤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作者检测了25例家族性结肠息肉(FPC)病人(10名腺瘤息肉,5名结肠癌,10名腺瘤息肉伴有结肠癌)和19名散发性结肠癌患者。从腺瘤息肉、结肠癌和相邻正常结肠肌肉、粘膜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手术样品中分离出高分子量DNA;在某些病例中用移植到裸鼠中的肿瘤样品做肿瘤DNA来源,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并用几种DNA多态标记进行Southern杂交。在FPC病人(腺瘤和癌)中发现5个染色体(5、6、12、15和22号)杂合性丢失,它们的频率范围从21%~29%。在散发性结肠癌中也见到5、6、12和22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范围为13%~25%。在FPC和散发性结肠癌中没测到1~3、7、11、  相似文献   

9.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9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9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意义,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58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9号染色体上3个座位DNA微卫星多态标记的杂合性丢失。结果发现,3例可提供信息的原位癌中2例发生杂合性丢失,51例可提供信息的浸润期喉癌中LOH频率为65%(31/51)。研究表明,喉癌中染色体9p缺失区域在D9S324(9p21-pter)和D9S319(9p21)之间,即在此区域上存在与喉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它的失活是喉癌发生发展的早发事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结肠癌染色体12p12-13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结肠癌染色体12p12-13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DH)分析,了解KRAS2基因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从10例结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提取肿瘤、癌旁及相应正常组织的DNA,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荧光标记多重微卫星PCR法,对染色体12p12-13杂合性丢失进行分析。结果10例癌旁组织中有3例(30%)在12p12-13处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杂合性丢失,其中D12S1034出现频率最高,为28.57%(2/7);10例原发性结肠癌标本中6例(60%)在12p12-13处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有杂合性丢失,D12S1034和D12S1591是高频率丢失集中的区域,均占42.86%(3/7);癌旁组织、癌组织均发生LDH的标本有3例,占30%(3/10);仅在癌组织中发生LDH的标本有3例,占30%(3/10);仅在癌旁组织中发生LDH,癌组织无信号的标本1例;杂合性丢失的频率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SRAS2基因所在的12p12-13区域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基因组不稳定,该区域的高频杂合性丢失可能直接影响野生型KRAS2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胰腺癌组织3、5、7、9和18号染色体部分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的状况。方法选择来自3、5、7、9和18号染色体不同位置的9对多态性引物,对45例胰腺癌存档石蜡标本经显微镜下剥离后,以PCR-SSLP-银染法检测胰腺癌中这些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结果胰腺癌组织在18q21.1、3p14.2、3p21.1和9q22-31等处存在较高频率的杂合性丢失。结论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涉及这些部位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变化直接导致基因发生改变,使细胞生长失控,恶性增殖,最终形成肿瘤。17号染色体LOH是肿瘤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化,了解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类胶质瘤染色体改变和分子遗传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质瘤最常见的遗传改变是7号染色体的增加和10q、9q、13q、17q、22q的丢失;瘤细胞中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变化与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异常密切相关,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胶质瘤最常见的遗传改变是7号染色体的增加和10q、9p、3q、17p、22q的丢失;瘤细胞中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变化与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异常密切相关,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的研究表明,6号染色体长臂的杂合性缺失(LOH)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染色体改变之一,人们认为在区域上可能存在有一个或几个肿瘤抑制基因,并且它(们)的缺失或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胰腺癌组织3,5,7,9和18号染色体部分位点和杂合性丢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人胰腺癌组织3,5,7,9和18号染色体部分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的状况。方法 选择来自3,5,7,9和18号染色体不同位置的9对多态性引物,对45例胰腺癌存档石蜡标本经显微镜下剥离 PCR-SSL0-银染法检测胰腺癌中这些位点的杂合性丢失。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变化直接导致基因发生改变,使细胞生长失控,恶性增殖,最终形成肿瘤。17号染色体LOH是肿瘤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化,了解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肿瘤抑制基因被认为在致癌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灭活机制是使含有肿瘤抑制基因的一个染色体等位基因丢失,和另一个等位基因突变。本文用DNA多态标志物,对28例外科切除的胃癌(扩散型除外)。在12对染色体上进行了杂合性丢失(LOH)的研究。28  相似文献   

19.
在乳癌中17号染色体的重排或缺失是最常观察到的遗传改变。分子遗传研究提示这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数个肿瘤抑制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缺失可能是乳腺癌病理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除了位于17p13.1的p53基因以外,乳癌中17号染色体上至少还存在另外3个肿瘤抑制基因。实验证明17p13.3和17q12-qter在乳腺癌中经常发生杂合性丢失(LOH),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已将BRCA-1基因定位于17q21。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有关,其染色体上存在多个位点的杂合性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其相应的肿瘤抑制基因亦发生异常,这些改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