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细辛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细辛不过钱”说进行了澄本求源,此说只是细辛用量的特殊规律,而不是普遍规律。以《伤寒杂病论》为准绳,凭各家考证汉今衡量为依据,揆当代临床细辛用量为契机,对细辛用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细辛用量,即常用量为9g~15g,此剂量为煎煮剂量,并非丸散剂或单味研末剂量。  相似文献   

2.
细辛用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用量之我见程惠王建东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细辛性温,味辛辣,对诸风痹痛疗效卓著。临床上运用较广,但此药的用量各陈异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临床医者也因囿于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而不敢重用。笔者对此综合了有关资料,反复进行分析及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3.
细辛用量考究吕志杰,石文成(05009)细辛是一味常用中药,中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说:“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细辛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解热、抑菌、抗炎、...  相似文献   

4.
细辛用量历来有些争议,当代也议论不一,查有关古籍与20余年来有关中医报刊意见也很不一致。清代《石室秘录·完治法》治头痛细辛用量高至一两;《临证指南医案》细辛皆以分入药;《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8月号刊载:“一例因头痛牙痛在80分钟内共服细辛五钱中毒,呼吸急迫,汗出,神志昏迷,经抢救而愈。”《河北中医》1984年第1期报道,细辛用量高至30克,其中部分患者产生,“心悸、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紊乱”。《中  相似文献   

5.
细辛用量谈     
细辛临床应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良好的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等作用已为古今医家所公认。但本品的用量多少,历来皆有争议,聚讼纷纭,至今未有定论。本文不忖愚昧,试从各方面加以论述之如下: 一、“辛不过钱”的由来古代本革著作论药,对用量无明确规定,但对细辛的用量却控制得如此严格,确为罕见。从现有资料  相似文献   

6.
细辛用量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细辛的用量,历代多谓不超过一钱,民谚亦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之说。因而很多医生在临床中不多用。近代一些中药学将其用量延伸至1钱5分。笔者认为,细辛虽有小毒,如果辨证明确,亦可大剂量应用。多年来个人在临床上以不同剂量的细辛配合其它药物,在治疗某些疾病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未发现不良反应。今将笔者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7.
论细辛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一药用量,古今变化较大,近年争议颇多,随着药理研究的进展和临床效果的验证,其合理用量正逐步被揭示。今结合有关资料,再谈谈个人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1 细辛古今用量的变化细辛原出《神农本草经》“上品”中,其用量在宋代以前较大:如《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用二两(折27.84克),小青龙汤中  相似文献   

8.
一、“细辛不过钱”的提法并非定论“细辛不过钱”已成为临床用药的一条戒律,有的医书上也有如是的记载。然而,仔细推敲,却不尽然。缪希雍《本草经疏》曰:“细辛味辛温而无毒,入手少阴、太阳经风药也,风性升……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别录》谓:“湿中下气、破疾开胸……上乳结、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通精气,皆升发辛散开通绪窍之功也。”诸医家并未认为细辛为剧烈有毒之品,剂量上也无不能过钱之说。  相似文献   

9.
细辛用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辛、温,归肺、肾经,有较好的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细辛的主要成分有甲基丁香油酚、黄樟醚、细辛醚等,它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抗炎、解热、抗过敏等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头痛、上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法定的细辛剂量为水煎内服,成人1日1~3g。笔者查阅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识与使用,并结合临床应用心得,探讨细辛用量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谢永俊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86-787
对“细辛不过钱”之说澄清了其本源,指出此说只是对“单用末”而言;列出古今著名医家所使用细辛的剂量和经验,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对“细辛不过钱”之误说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细辛用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辛具有散寒、止痛、祛风解表 ,温肺化饮 ,通窍的功能 ,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对某些顽症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因其辛味极浓 ,性善走散 ,古有“辛不过钱”的说法。许多药学文献中也把细辛的用量规定为 1~ 3g。细辛的用量源于其毒性 ,临床实践和药理表明过量服用细辛 ,首先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 ,进而表现为抑制作用 ,最后使呼吸肌麻痹 ,导致死亡。因此小量而且慎用细辛已成为临床医生的经验沿袭 ,但是 ,多年来 ,临床实践中重用细辛或打破常规剂量用以治疗多种病症不乏其例 ,不但没有引起毒副作用 ,还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 的干燥全草。首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并言“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二千多年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对其祛风散寒、温阳止痛的卓著功效,皆予赞誉,而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关于细辛的用量,自南宋·陈承著《本草别说》曰:“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之后,多数医家认为细辛量大可致中毒,随之渐有“辛不过五  相似文献   

14.
周可林  董硕  申雷 《北京中医药》2018,37(3):246-248
细辛的用法、用量为自宋代以来医家争执不休的问题。中医文献中对此问题大致分为本经派陈承派及误读陈承派三派,对细辛有3种不同论述。结合古今医家的各种理论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对细辛的用法、用量加以分析,阐明细辛煎剂不必拘泥于《药典》,但服用散剂时则需要注意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世有“辛不过钱”之说,考此说始见于宋代陈承,他说:“细辛……若单用来,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痞塞不通而死。”后世医家大多承袭其说而不敢逾越这个界限。但亦有不少有识之士持有异议,如陈修园就认为:“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来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近  相似文献   

16.
细辛不过钱,为临床施药之清规,自古至今,未敢于逾越,连当今药典亦明文规定。细辛,水煎内服,成人每日1—3g,此规定当否,笔者不敢苟同,今陈异议。  相似文献   

17.
仲景方细辛用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在祖国传统医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和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不仅具有完整的辨证理论思想体系,而且理法方药一线相贯, 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是一部对临床实践指导性很强的经典医著。历代医家不断对其学术思想、辨证规律、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著书立说,阐发经义,启示后学。在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应用过程中,对细辛的用量方面亦有所感悟,试述之供议。  相似文献   

18.
从细辛入药部位、产地、品种及药物的剂型等总结得出"细辛不过钱"这一说是有局限性的。现代研究表明,通过掌握临床应用指征、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及剂量、煎服法等可起到减少毒性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细辛用量古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辛用量古今观徐桂萍①李端荣②①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264000;②山东省华峰实业总公司,济南250033关于细辛用量历来就有争议。古有“用不过钱”之说,大部分药书均不越雷池,临床亦多不敢过用。其实细辛的用量与剂型关系极大。《本草纲目》引《本草别说》...  相似文献   

20.
细辛用量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用量琐谈陈桂苍福建省诏安县中医院363500几百年来,中医药界流传“细辛不过钱”之戒律。鉴此,笔者浅谈如下。1误解《别说》,以讹传讹至今据说,“细辛不过钱”出自宋·陈承《本草别说》,书佚,无从考证。笔者查《证类本草》曰:“《别说》云:“细辛若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