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道蛔虫是常见的异位蛔虫症 ,多由饮食不慎 ,蛔虫孳生 ,或驱蛔不当 ,使蛔虫上窜 ,进入胆道。地处闽北山区的武夷山是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 ,患者多以疼痛难忍就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可排除其它急腹症 ,确诊为胆道蛔虫症 ,主要借助 B超检查 ,以 B超提示胆道蛔虫症为依据。胆道蛔虫汤是前人总结出来用于临床多年的方剂 ,笔者运用其治疗胆道蛔虫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 3 h,最长 4d;单纯性胆道蛔虫 43例 ,…  相似文献   

2.
“乌梅汤”是根据《伤寒论》乌梅丸化裁而来 ,其治疗肠道蛔虫并发症胆道蛔虫症疗效卓著 ,故将近年治疗的 4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8例 ,年龄最小的 12岁 ,最大的6 5岁 ;病程长的 3~ 5年 (疼痛反复发作 ) ,最短的数小时 ,一般在 1周左右 ;其中胆道蛔虫症占 2 8例 ,肠虫症占 14例 ;急诊病例 2 0例 ,门诊 12例 ,住院 10例 ;所有胆道蛔虫症均经 B超证实。肠虫症一般符合临床症状、体征或大便查有虫卵或吐蛔、便蛔或胃镜所见。2 治疗方法均以“乌梅汤”治疗。少数呕吐严重、感染重者辅以补液、抗感染治疗。“乌梅汤”…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 1989年 10月~ 1996年 10月运用自拟“胆道驱蛔汤”,对 68例胆道残留蛔虫进行了随诊治疗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68例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4 2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4 6岁 ,平均年龄 2 8岁 ;病程最短 4d,最长 2 0 d,平均 10 d。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经住院综合治疗 ,B超确诊蛔虫死于胆道 ,阵发性上腹疼痛转为胀闷痛。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胀闷 ,呃逆时症状缓解 ,嗳气纳差 ,巩膜轻度黄染 ,大便不畅 ,舌暗红苔黄或厚腻 ,脉弦。2 治疗方法 :胆道驱蛔汤组成 :柴胡 15g,枳实 10 g,厚朴 6g,川楝子 6g,槟榔 15g,…  相似文献   

4.
黄伟 《河北中医》2000,22(8):597
胆道蛔虫残体是胆系结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胆道感染诱因之一 ,此症多见于 B超诊断报告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方案治疗胆道蛔虫残体滞留 1 2 0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中 ,男 32例 ,女 88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6岁 ,平均 50岁。全部病例均经 B超检查诊断为胆道蛔虫 ,其中伴有胆囊结石 2 0例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 1 2例 ,胆囊切除 5例。病程 5~ 1 0年者40例 ,1~ 2年 80例。健康体检经 B超发现者 60例 ,有典型胆道蛔虫症状者 1 0例 ,因有其它症状而经 B超诊断者 50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伟 《江西中医药》2001,32(3):24-24
胆道蛔虫残体是胆系结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胆道感染诱因之一。此症多见于 B超诊断报告 ,现代医学尚无此病名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方案治疗此症12 0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2 0例中 ,均经 B超检查诊断为胆道蛔虫 ,其中伴有胆囊结石 2 0例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 12例 ,胆囊切除 5例 ;男性32例 ,女性 88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16岁 ,平均年龄 5 0岁 ;病史 5~ 10 a者 40例 ,1~ 2 a80例 ;健康体检经 B超发现本症者 6 0例 ,有典型胆道蛔虫症状者 10例 ,因其它症状而经 B超诊断者 5 0例。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临床对胆道蛔虫痛常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来治疗,止痛效果好,现将50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 典型胆道蛔虫痛50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8岁,男性32例,女性18例。纯中医治疗10例,纯西医治疗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上述病例皆在村卫生所或个体医诊所治疗3~5天,痛呕不止而住院的。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9~1991年用自拟“甘松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3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于下。临床资料:30例中,门诊病例18例,住院病例12例;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54岁,平均28.5岁;从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10天,平均3.8天。30例均具有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特征,并经B超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医利胆排石法治疗胆蛔症中的胆道死蛔残体症 4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5 7例患者为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 ,其中男 15例 ,女 42例 ,年龄 12~ 76岁 ,病程 3d~ 3个月不等 ,随机分成治疗组 43例 ,对照组 14例。2 诊断标准 :1典型症状和体征 :中上腹或右上腹持续性闷痛不适 (曾有阵发性加剧病史 ) ,压痛 ,无反跳痛 ,巩膜黄染。2B超诊断 :胆总管死蛔 ,胆总管死蛔伴感染 ,胆道结石伴死蛔 ,蛔虫性结石。 2组的 B超诊断对比见表 1。表 1  2组 B超诊断分类对比 (n)组 别例数…  相似文献   

9.
我院中医病房自1987年5月至1989年9月,用“总攻”疗法驱除胆道死蛔虫12例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系胆道蛔虫症住院患者,经驱虫、对症处理后腹痛缓解或消失,但B 超复查示胆道死蛔虫或蛔虫残骸者,作为“总攻”治疗对象。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工人6例,农民3例,工商业者2例,船民1例。伴不同程度胆管扩张7例,胆囊炎7例,胆囊结石与胆管内泥沙样结石各1例,胰腺炎1例,血吸虫肝病1例,胆囊切  相似文献   

10.
一般资料患者20例、均经 B 超确诊为胆道蛔虫症,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37.6岁.发病时间最长12天,最短1小时。20例均有上腹绞痛。伴吐黄水及蛔虫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 1 997年以来 ,采用穴位注射结合中西药治疗胆道蛔虫症 2 5例 ,并与常规治疗的 1 4例进行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9例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1 0~ 4 9岁 ,平均2 4 .7岁 ;病程 1小时~ 3天 ,平均 2 .1天。全部病例均为突发阵发性剑突下或右上腹钻顶样剧痛 ,间歇时如常人。伴恶心 ,呕吐者 1 8例。大便均查到蛔虫卵。其中并发胆道感染者4例 ,合并胆囊炎者 2例。本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对照组 1 4例 ,两组年龄及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解痉 ,口服左旋咪唑及对症治…  相似文献   

12.
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3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结合症状、体征确诊。病程1天至半年。所有病例均出现过阵发性上腹部或剑突下钻顶样痛或胀痛。既往有明确肠道蛔虫病史者35例,疼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者38例,伴轻度发热者8例,伴轻度黄疸者4例。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6岁~78岁,平均31岁;蛔虫位于胆总管中上段者21例,胆总管下段9例,肝外胆管5例。对照组33例,其中男性16例,女17例;年龄8~72岁,平均35岁;蛔虫位于胆…  相似文献   

13.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愈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以全身广泛大面积表皮松解为主症。病情危重,临床上并不多见。本人1991~1998年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该症5例,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通过住院、家庭病床、门诊获得,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52岁。患晚期肝硬化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晚期类风湿关节炎1例。5例病例均有长期多种药物服用史。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1991年~1998年间共收治胆道蛔虫病人30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8~50岁,平均31岁.女19例,男11例;发病时间为上腹绞痛阵阵加剧半小时~1天.临床表现为腹部软,剑下或右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腹部绞痛.部份病人大便中有蛔虫卵,既往有蛔虫病史,或爱吃泡菜、凉菜或有类似病史,均以彩超或B超诊断为胆道蛔虫.  相似文献   

15.
我科曾对住院的胆道蛔虫患儿用小承气汤为主方治疗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8~11岁),一般1~2剂,均获痊愈,现举例如下: 方××,男,10岁,住院号69253。患儿上午3时许,突感右上腹部剧痛,痛至昏倒在椅下,曾  相似文献   

16.
胆心综合征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疾病与冠心病 ,胆囊病发作会引起或加重冠心病的病情。笔者运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胆心综合征 6 0例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从明确诊断为胆心综合征的病人中选择气滞血瘀型患者 6 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37例。年龄 36~ 75岁 ,病程 2个月~ 13年。其中胆结石 2 1例 ,急性胆囊炎 12例 ,慢性胆囊炎 8例 ,胆结石伴胆囊炎 15例 ,胆道蛔虫 1例 ,胆结石伴胆道蛔虫 1例 ,胆囊息肉 2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确诊为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胆囊息肉等疾病 ,并伴有胸…  相似文献   

17.
陈敏广 《陕西中医》2003,24(1):61-61
临床资料 本组 53例中 ,住院 2 5例 ,门诊2 8例 ;其中男性 3 1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81岁 ,平均年龄 6 2岁 ;病程最短 2月 ,最长 2 8年。诊断标准 :查体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B超检查明确提示“腹腔积液”。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以白术泽兰汤为基本方 :白术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5~1989年间,运用电针治疗急性阵发性腹部绞痛患者50例,并与杜冷丁治疗组5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凡急性发作的阵发性或间歇性腹部绞痛患者均列为选择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48岁;胆石症22例,胆道蛔虫症13例,输尿管结石15例。杜冷丁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50岁;胆石症20例,胆道蛔虫症10例,输尿管结石20例。二、治疗方法:腹部取穴,主穴以痛点最明显处为腧,配穴均取中脘或同侧肾俞。针刺得气后,加用脉冲电刺激,连续波,所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痛止后持续10~30分钟。杜冷丁组则用654—2 10毫克,杜  相似文献   

19.
<正> 胆道蛔虫症是肠蛔虫症引起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笔者1983年1月至1985年7月共收治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1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1.9。年龄5~30岁24岁,30岁以上8例。 2.临床症状:腹痛:剑突下阵发性剧烈、绞痛或钻顶样痛22例,钝痛4例,余为持续性腹痛、右肩胛部放射痛6例。恶心、呕吐22例,吐虫者10例。 3.体征:发热18例,早期无发热,导致胆道感染后可引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7~38℃。轻度黄疸2例。腹部体征:剑突右下方均有轻压痛,无肌紧张与  相似文献   

20.
蛔厥症颇似现代医学的胆道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笔者自1972年8月至1993年12月,采用自拟胆蛔合剂治疗该症120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儿.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其中7~14岁98例,占82%;农村86例,占72%,城市34例,占28%;疗程最短3天,最长8天,一般3~6天.合并胆道感染22例,占18%.全部病例均有突然发作的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呈钻顶样,剑突下或稍偏右有固定压痛,无肌紧张,痛时辗转不安,身出冷汗,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胆汁或蛔虫.本组病例均未采用特殊检查方法,仅根据以上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