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病伤阴与深部体温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深部体温(即深部组织器官的温度)较为稳定,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波动,而温热病患者由于感受邪热,致使阴液亏损,阴阳失衡,阴虚阳亢,进而影响深部体温。本文就温病伤阴与深部体温变化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1 资料方法 1.1.病例选择 系1990年至1993年6月底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急诊观察室收治的感染性发热病人,体温在38℃以上,具有口渴喜饮、舌干少津质红、小便短赤、肌肤失润的表现特征。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颁布的《外感高热的临床诊疗规范》,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第九版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天津地区中风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中风病危险因素及证候特点,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DME),调查中风病等内科疾病患者计1524例.结果:有10余项危险因素暴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荤食等3项,OR>10;吸烟指数≥5.25、饮白酒、因暴怒诱发、口味咸等4项,3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康复对不同证候中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期中风患者共155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候进行分组,风痰瘀阻型107例,风火上扰型15例,风痰火亢型17例,气虚血瘀型16例。各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时程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日不同时点的指数变化,比较各组疗效。结果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以风痰瘀阻证组提高更明显,气虚血瘀组及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组效果较差。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中风病患者康复效果不同,应建立辨证的个体化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C地149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按其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辨证分析,并对其中血糖升高的患者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中医证候多分在风痰瘀血、痰热腑实、痰热蒙蔽心神证,提示与痰浊有关。结论治疗庆在常规基础上配合中药化痰除湿,以取得更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下法是运用具有攻逐泻下、通导大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邪结便秘的方法。邪结便秘 ,可虚可实 ,有寒有热 ,但对于温病而言 ,基本属热属实。因其病变系邪热与肠中燥屎内结所致 ,治疗时运用攻下燥结、泄热通便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于温病何时攻下为宜 ,历来医家认识不一 ,有主张“下不嫌早”者 ,亦有主张“下不嫌迟”者 ,从时间的迟早上考虑得较多 ,从时机的选择上考虑得较少 ,令临床医师难以适从。1 先哲对下法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中满者 ,泻之于内”的论述 ,这是运用下法的一般性原则。《素问·热论》主张“其未满三…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中风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特点与脑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首次中风病人,将CT检查结果与中风不同时期中医证候分、频率、年龄等进行分析。其结果提示,中风病病人,痰症和瘀证是中风病人整个病程的主要病理改变。火证、瘀证和痰证是中风急性期主要改变,而出血性与缺血性之间的中医证型又不尽相同。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则是中风恢复期的主要改变。但中风病证候的改变与年龄改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岭南地区近10年中风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中风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近1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采用频数统计方法,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的规律。结果证候病例频次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痰湿蒙神证、阴虚风动证;依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火亢证、风火上扰证、痰湿蒙神证。证素的病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证、痰证、气虚证、风证、热证、阴虚证、火证、阳亢证、血虚证、阳虚证;证素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证、痰证、气虚证、风证、热证、阴虚证、阳亢证、火证、阳虚证、血虚证。结论岭南地区近10年中风病常见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为主;证素以瘀证、气虚证、痰证为主,其中痰证是岭南地区中风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证素。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733例经CT或MRT确诊的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2)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的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判断病势转归,指导辨证治疗,防止向恶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30-933
目的:探索研究中风病先兆证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方法: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预警指标,非线性Logistic方程建立预警模型。结果: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主要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症状包括口角流涎/流涎、纳呆/纳少/纳差、跌仆,舌苔黄,脉弦滑,证候主要是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实验室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血清载脂蛋白AI、血清钙离子、凝血酶时间;模型整体预测率:91.8%。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对中风病先兆证进行预警,其中证候(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能否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的预警指标之一,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不同阶段四诊信息的指标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讨中风病中医证候发生和演变规律,对195例中风病急性期病人,进行了90天内的调查和随访,对以发病3天、第28天、第90天为代表的三个阶段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中风病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聚类结果提示将中风病患者发病前3天四诊信息分为气虚血瘀、痰热、气阴两虚三类;发病第28天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湿、血瘀、痰热四类;中风病第90天的信息分为气虚血瘀、气虚、痰热、痰湿四类较为合理。可见中风病不同时点的证候表现有所不同,且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体现出由错综复杂到相对单纯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马成 《北京中医》2000,19(1):15-17
中医药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疫邪的传播流行条件、感染途径及预防诸多方面,历代都有科学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方法至明、清时代,在西洋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如疫邪的产生与气候、地理环境有关;传播流行与气候反常、环境、体质、生活习惯、社会诸多因素有关;侵入人体有经呼吸、饮食、皮肤等多种途径;同时总结出强身健体、除害、治理环境、隔离病人、饮食卫生、公共卫生和药防等多种预防手段.然而对疫病的治疗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思路与方法,一是疫病包括在伤寒、温病之中依照天地淫胜病治方法进行诊治;二是以吴又可温疫学说为代表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笔者以为特殊病因致病学说由来已久,虽未形成认识与方法上的理论体系,但治疗经验却相当丰富.其诊治问题应加强理论与临床研究,这对更好地开展中医药对传染病、流行病防治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本文拟从瘟疫学说入手,就特殊病因所致温病的诊治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疫邪的传播流行条件、感染途径及预防诸多方面,历代都有科学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方法至明、清时代,在西洋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如疫邪的产生与气候、地理环境有关;传播流行与气候反常、环境、体质、生活习惯、社会诸多因素有关;侵入人体有经呼吸、饮食、皮肤等多种途径;同时总结出强身健体、除害、治理环境、隔离病人、饮食卫生、公共卫生和药防等多种预防手段.然而对疫病的治疗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思路与方法,一是疫病包括在伤寒、温病之中依照天地淫胜病治方法进行诊治;二是以吴又可温疫学说为代表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笔者以为特殊病因致病学说由来已久,虽未形成认识与方法上的理论体系,但治疗经验却相当丰富.其诊治问题应加强理论与临床研究,这对更好地开展中医药对传染病、流行病防治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本文拟从瘟疫学说入手,就特殊病因所致温病的诊治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教学中尚存在教学与科研脱离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和加强两者的结合 ,从而培养出来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新世纪医药人才。为此 ,文章介绍了在《温病学》的教学过程中 ,对教学和科研结合的一些探索 ,如将科研成果写进教材、开放科研实验室 ,开设温病实验科、开展系列科研讲座等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 ,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加深了对温病理论的理解 ,从而达到了传授知识、开拓视野、启发思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括现代医学多数传染性疾病和部分感染性疾病在内的中医温病学,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于明清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并至今有效的指导着中医临床。由于温病学对温病的分期方法与现代医学对传染病分期方法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且温病的一些临床症状亦可用现代医学病理学基础加以解  相似文献   

18.
伤寒与温病     
郑珂  陈孝银 《河南中医》2016,(9):1497-1499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伤寒和温病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清透法是温病的主要祛邪大法,其运用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由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病机复杂、证候各异且多有兼夹,故合理运用清透法,才能更有效地驱除病邪、固护正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热入血室"证伤寒与温病均有,通过总结与归纳历代医家对热入血室的观点,从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角度论述该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从而窥探"热入血室"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异同。温病对"热入血室"的认识脱胎于伤寒,但又补充、丰富了该证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在临证时应从伤寒与温病两个角度合参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